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短期预后的效果分析

2020-07-27 05:56刘香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比率功能障碍障碍

刘香连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老年病分院老年科,广东深圳 518020)

脑卒中吞咽功障碍指的是脑卒中患者无法正常吞咽,从而引起的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1]。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该疾病主要致病因素为皮质及皮质下投射损伤, 吞咽功能障碍治愈难度较大,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不断优化康复护理干预。 针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但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康复团队小组主要由临床医师、康复治疗师及护理人员组建, 但实际康复过程中,患者家属担当重要角色,患者所有照顾行为基本均由家属承担,因此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过程应充分发挥家属的作用[2]。 该研究2019年1—12月就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对2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短期预后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4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双盲法分组,对照组24例,试验组24例。试验组男患15例,女患9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50岁,平均年龄(65.5±2.1)岁;脑卒中类型:脑出血12例,脑梗死12例;病变部位:脑干12例,大脑皮质8例,基底节区4例。 对照组男患14例,女患10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52岁,平均年龄(65.6±2.2)岁;脑卒中类型:脑出血10例,脑梗死14例;病变部位:脑干11例,大脑皮质10例,基底节区3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意识清楚,可进行配合护理干预;(2)洼田饮水试验≥2 级;(3)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目的、方法详细了解,签订同意协议书,报送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肺部疾病;(2)合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3)非脑卒中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碍;(4)认知功能障碍[3]。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吞咽功能障碍相关知识,发生机制、危害及康复护理的必要性等,协助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及发声训练。 试验组接受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1)康复护理计划制定,脑卒中患者入院后进食前需进行吞咽功能筛查,确诊为吞咽功能障碍后,家属与医师、康复师及护理人员共同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包含护理时间的确定、方式的选择、紧急情况的处理等;(2)吞咽摄食管理,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进食,进食前评估基本病情,选择进食体位,合理控制喂食量、喂食速度等,评估患者诱发吞咽反射因素、口腔清洁等;(3)营养支持护理,日常护理工作中家属密切关注患者精神状态、 食欲、进食过程是否容易呛咳等,协助医护人员确定营养支持途径是否合适,并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不断调整营养支持方案;(4)家属陪伴患者的时间最长,作为患者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护理中应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医护人员沟通后协助医护人员制定心理疏导方案,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不断鼓励患者,赞美患者,如有必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

1.3 观察指标

(1)吞咽障碍分级,治疗1 个月后行洼田饮水试验,1 次饮完,无呛咳Ⅰ级,分2 次或多次饮完,未出现呛咳为Ⅱ级,1 次饮完,但出现呛咳为Ⅲ级,分2 次或以上饮完,部分出现呛咳为Ⅳ级,多次饮完,每次出现呛咳为Ⅴ级[4]。

(2)并发症比率,呛咳、吸入性肺炎及窒息。

(3)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干预后1 个月评定,采用SF-36 量表,8 个维度:PF、RP、BP、GH、VT、SF、RE、MH,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5]。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 生活质量评分用(±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 检验;吞咽障碍分级、并发症比率用(%)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吞咽障碍分级对比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吞咽障碍分级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Ⅰ级、Ⅱ级所占比率高于对照组, Ⅲ级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Ⅳ级、Ⅴ级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障碍分级对比[n(%)]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时间PF RP BP GH VT SF RE MH试验组 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对照组 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t 干预后值P 干预后值15.40±7.3424.50±7.044.380<0.0515.46±7.2217.98±7.561.180>0.053.090<0.057.06±1.2515.00±2.3814.470<0.057.11±1.1811.21±2.058.490<0.055.910<0.0560.90±5.4574.88±5.6312.280<0.0560.97±5.4167.77±5.304.400<0.054.500<0.0528.77±5.6037.99±5.405.810<0.0528.73±5.5632.28±5.072.310<0.053.780<0.0538.67±6.7057.00±6.749.450<0.0538.62±6.8746.66±6.544.150<0.055.390<0.0533.00±5.4853.37±5.0813.350<0.0533.11±5.4446.76±5.738.460<0.054.230<0.0520.85±3.4542.90±3.7521.200<0.0520.81±3.5831.33±3.5810.180<0.0510.920<0.0543.90±4.7560.15±4.5912.050<0.0543.96±4.6452.20±4.236.430<0.056.240<0.05

2.2 并发症比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比率4.1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率对比[n(%)]

2.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3 讨论

吞咽是通过特定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其运动中枢及相关神经受损,主要表现为吞咽时间延长、舌骨喉复合体运动异常。 患者出现吞咽障碍导致无法正常进食,食物滞留于厌骨、梨状隐窝,引起误吸。 长期吞咽功能障碍对患者摄食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据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病死率10%左右,而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死率高达30%左右,针对此病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 主要通过康复护理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可见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6]。

3.1 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据相关研究指出,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关注家属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过程的重要性[7]。 该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Ⅰ级、Ⅱ级所占比率高于对照组,Ⅲ级比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医护人员可对家属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患者熟练掌握护理技巧,即使患者出院后,仍可接受较为正规的康复护理[8]。 护理过程通过与患者亲密接触, 对患者当前病情进行评估, 为医护人员调整康复护理方案提供有效依据,家属在吞咽功能患者护理工作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9]。

3.2 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减少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比率4.17%,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会进一步导致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恢复进程造成严重阻碍,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10]。 家属是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和康复训练督促者,如家属缺乏护理知识,不具备相应的护理技巧,导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呛咳、 误吸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窒息,对生命造成威胁[11]。家属参与到早期康复护理可充分发挥家属辅助训练、辅助进食及社会支持的作用, 尤其是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对患者心理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康复护理[12]。

综上所述,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短期预后效果明显, 可有效改善吞咽障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比率功能障碍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状况——以步步高及永辉超市为例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