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线治疗仪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研究

2020-07-27 05:56李娅黄开秀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反馈红外线例数

李娅,黄开秀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重庆 400050)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固、阻塞管腔,从而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是常见的血栓性疾病,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1],且会导致血液高粘、高凝、高聚状态。 若未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出现淤血性皮肤炎症、溃疡等并发症,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2]。

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于脑卒中、颅脑损伤、多发伤、骨折、长期卧床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肢体疼痛、肿胀、皮温升高。 临床上治疗下肢静脉血栓主要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溶栓、抗凝疗法、袪聚疗法等,这些方法可治疗深静脉血栓,但治疗时间长,同时需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 因此,探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效治疗方式非常必要,所以该科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选取120例患者,其中60例患者针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生物反馈红外线治疗并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因脑卒中、多发性外伤来该科康复治疗且合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20例, 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超声影像和D-D 聚体检验,确诊有下肢深静脉血栓。 (1)纳入标准:①年龄28~80岁,男女不限;②均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肢体疼痛肿胀;③连续治疗时间10 d。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3.23±1.24)岁,平均病程(4.71±1. 07)个月。对照组患者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2.96±1. 35)岁,平均病程(4.74±1. 08)个月。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病程、用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 有金属物植入治疗史或其他不适合红外治疗者如脊柱感染引起的疼痛;(2) 有明显合并症者;(3)患者病情危重, 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作出确切评价者;(4)孕妇、不能配合者、精神类疾病患者[3]。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即非手术治疗方法溶栓疗法。 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重组链激酶等药物溶于液体中静脉滴注,1 个疗程7~10 d;抗凝疗法。 常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4100 IU 皮下注射2 次/d,同时按医嘱服用止痛药,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

1.3.2 观察组 在采用上述基础上加用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 其原理通过传感器自动分析被治疗者指尖动脉搏动节律,自动调制发生装置(灸疗治疗头),以实现同步脉动治疗方式,发出与微循环波动节律一致的脉动能量与光谱刺激频率,模仿了雀啄灸的原理(生物信息反馈灸疗仪)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消肿止痛,促进修复等作用。 方法: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照射距离(参考15~30 cm)以个人舒适为准,裸露照射部位;戴上脉搏传感器,佩戴脉搏传感器时,有线一端朝手掌,以保证信号正常接收,显示屏上出现脉搏信号,按下启动键即可,时间15~20 min。1 次/d,连续治疗10 d。

1.4 护理

1.4.1 对照组护理(1)病情观察:首先病情评估,观察患者深静脉血栓肢体肿胀的部位,有无疼痛、皮温及伴发症状和诱发因素,有无日轻夜重,是否有外伤、手术、感染、肿瘤、出血性疾病等。 如出现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温度降低,提示动脉供血不足,告知医生做相应处理。 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抗凝治疗。 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同时每日测量、比较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

(2)生活护理:卧床休息时,抬高患肢,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尽早开始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禁止按摩或进行肢体气压治疗。 待全身症状和局部疼痛缓解后,可行肢体气压治疗,轻便活动;下床活动时,应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生活规律,按时作息。

(3)饮食护理:指导患肢进食,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例如鸡肉、牛肉、芹菜、韭菜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肢体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同时告诫患者绝对禁烟,防止烟草中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

(4)疼痛护理: 疼痛为深静脉血栓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指导患者抬高患肢,患肢宜高于心脏平面20~30 cm,减轻疼痛与水肿。 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物。 护理人员住院期间多巡视和交流,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所需,指导患者在疼痛时分散注意力,例如听音乐、默念数字等。

(5)心理护理: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原发病带来不良影响,阻碍康复时间和治疗,造成患者精神紧张、情绪低落,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细致心理评估,并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 主动介绍治疗方案及治疗成功率,减轻患者焦虑悲观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1.4.2 观察组护理 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线治疗护理:评估患者配合度,并告知患者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更好的配合。 操作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适当进食,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并注意保暖,治疗过程中交待患者勿随意移动体位及照射距离,按时巡视观察病情及照射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局部烫伤。 治疗完毕后,检查患者皮肤有无异常。

1.5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采取护理及不同治疗方式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痊愈:患者下肢疼痛、肿胀现象完全消失,手按后无凹陷,影像资料检查静脉血栓完全消失,血流正常;显效:患者下肢疼痛、肿胀现象明显减轻,手按压后有轻微凹陷但随之恢复影像资料检查静脉血栓显著消失;有效:患者下肢疼痛、肿胀现象得到好转,手按压后出现凹陷但逐渐恢复,影像资料检查后静脉血栓部分消失;无效:指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无改善迹象甚至恶化。

1.6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在采取护理干预治疗10 d 后进行疗效与护理效果的比较,在3 个月时使用电话随访进行复发率和满意度的评估。 临床上肿胀及疼痛缓解的判断因人而异,减轻:是指肿胀、疼痛较入院时程度减轻,睡眠不受影响,不依赖止痛药。 消失:是指患者无肿胀、疼痛,彩声多普勒检查结果示正常。

1.7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35、11、10、4例;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16、9、15、20例。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肿、痛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10 d 后肿、痛减轻平均时分别为(5.27±1.50)、(7.03±1.74)d;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10 d 后肿、 痛消失平均时间分别为 (8.75±1.25)、(11.79±0.93)d。肿、痛减轻平均时间,肿、痛消失平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10 d 后肿、痛缓解时间[(±s),d]

表2 两组患者治疗10 d 后肿、痛缓解时间[(±s),d]

组别肿、痛减轻平均时间 肿、痛消失平均时间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 值P 值5.27±1.507.03±1.746.21<0.058.75±1.2511.79±0.938.92<0.05

2.3 两组患者出院后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出院3 个月后无肿、痛分别为46(76.7%)、17 (28.3%); 两组轻度肿、 疼痛分别为11(18.3%)、25(41.7%);两 组 中 度 肿、痛3(5.0%)、18(30.0%);两组复发例数及复发率分别14(23.3%)、43(71.2%)。所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出院3 个月后肢体局部肿、痛情况比较[n(%)]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例数及百分率分别为48(80.0%)、30(50.0%);两组较满意例数及百分率分别为8(13.3%)、21(35.0%);两组不满意例数及百分率分别为4(6.7%)、9(15.0%);两组满意率分别为56(93.3%)、51(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致病因素和人体血液高凝有重要联系,血液在高凝状态下容易导致人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 临床治疗中常见的致病因素有脑卒中、颅脑损伤、多发伤、骨折、长期卧床、手术后遗症、妊娠、分娩、肿瘤、外伤以及高龄等。 下肢静脉血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肺栓塞、静脉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所以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早期治疗非常必要[5]。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血肿”“脉痹”“股肿”“血瘀证”的范畴。 《血证论》[6]中记载淤血流注、愈发肿胀,乃血变水之证。 该次研究中,对照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与护理,使用临床常用的抗凝剂,虽然对防治血栓,对患者发生肺栓塞有良好作用, 但近几年临床滥用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药,导致患者耐药性提高,因而抗凝药物治疗中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时疗效下降,所以不适合所有患者用药, 同时易合并出血等并发症等不良反应。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基础上,增加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雀啄灸红外治疗仪通过生物信息脉搏传感器,自动提取患者的微循环信号反馈给光能发生器发出微循环(心率)同步能量,当最大血流经过时,以最大能量施灸;当血流经过后,光能发生器不工作,让皮肤降温,能量随着受疗者的心率信号同步。 该法一种智能化、差异化治疗方式,符合每个人的自身能量需求,有利于提高能量的吸收,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灸量。 利用心率生物信息反馈调制红外线脉动节律,可以提高红外透过皮肤组织利用率,改善微循环,提高疗效,且操作简便,起效快。 以上特点均有利于提高红外线的生物利用度, 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发挥红外线的抗炎、镇痛、促进组织修复、增加局部药物分布等多方面作用。

该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无不良反应,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安全无污染等特点,更易于患者接受,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生物信息反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信息反馈红外线例数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浅谈信息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中药外敷配合红外线治疗药物性静脉炎41例及护理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