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影响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自尊的中介作用

2020-07-27 01:36刘宇晋
课程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养学业效能

文∣刘宇晋

一、问题提出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在学习情境中,个体对其学习内容和目标的掌控感,以及对自身学习效果与能力的主观判断的一种信念。已有研究证实,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Bandura认可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业成就的“预警器”。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会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拥有得心应手、学有余力的心理体验,从而能够胜任当前的学业任务;相反,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个体,面对学习任务容易萌生不胜任感,其考试成绩也常常表现不佳。梁宇颂根据归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将学业自我效能感分为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前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采取一定有效的学习方法达成学业目标的信念和判断;后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学业目标、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学业失败的能力的信念和判断。[1]

教养方式一般是指作为儿童主要抚养人的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相对固定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另外还包括教养观念、情感以及非言语表达等方面。不同研究者对父母教养方式做出了不同的分类。近年有研究者从特质论的角度,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三个维度。一般将拒绝、过度保护得分较高的个体归为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将情感温暖得分较高的个体评为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该方法因所制问卷信效度的检验效果良好而被大量研究采用,因此本研究中采用上述划分方式,作为衡量父母教养方式的指标。

国内外许多针对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也揭示出两者的相关关系。Alliman-Brissett等人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情感支持、职业示范和榜样因素等都会对子女的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2]国内研究发现,父亲的情感温暖与大学生子女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而母亲的拒绝和父母的过度保护则与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3]此外,父母的情感关怀促进初中生子女的安全感知,继而对自己建立起信心,最终转化成自我效能感。[4]岑萃发现,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正向预测中学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反之亦然。[5]

自尊(self-esteem),即自我尊重,是个体经过社会化而逐步形成的,对其自我价值的评价方式,也是对自我能力的心理体验,即对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属于自我系统中的积极情感成分。由于中小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加速发展但尚未成熟的时期,其自尊心理也表现出两极性的特点:高自尊水平的中学生更趋向主动追求好胜、求知和参与校园活动,而体验到较低自尊感的中学生往往自我封闭,更容易陷入抑郁心境,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业与交往活动。其中,高自尊水平的学生突出表现为“我很好”的积极体验。[6]而强自我效能感往往表现为个体关于所从事任务“我能行”的积极判断,具体在学业自我效能感领域,即中学生对于学业目标的实现把握信念。

对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自尊水平的关系,张文新和林崇德发现,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例如父母情感温暖等,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自尊水平的提高;而父母采取过度保护、严厉惩罚等消极的教养方式,则不仅无助于青少年自尊水平的维护,还会进一步抑制其社会化发展。[7]由于亲子互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活动形式,其自尊形成也受其生命早期接触得最多的父母的影响。换言之,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会通过情感支持增强子女的自尊,而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则可能抑制子女的自尊。

现有研究大多指出了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各自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但甚少有将三者纳入一个整体进行考虑。相关研究证实,父母教养方式会影响青少年自控力的发展,而自我控制感是个体自尊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中学生成长十分重要,表现为高自我控制水平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学业成绩,亦能反向预测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8][9]也就是说,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会通过自我控制(自尊)影响子女的学业行为。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选取四川省绵阳市663名在校中学生作为本次调查的被试。采用线上(问卷星)、线下(纸质问卷)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在回收并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620份,有效回收率为93.51%。其中,男生315人,女生305人;初中生472人(男生占47.4%),高中生148人(男生占61%)。总体平均年龄为14.36岁,标准差为1.69。

(二)研究工具

1.父母教养方式

采用由瑞典学者Perils等人编制、国内蒋奖等修订的中文版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hort-form 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 for Chinese,s-EMBU-C)。该问卷分为完全相同的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两个分问卷,各包括21个项目,其中又可分为3个分维度: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问卷采用4点计分,从“从不”到“总是”分别计1到4分。计算每个维度所包含的项目得分之和,即为该维度的得分。父亲教养方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8到0.81之间。母亲教养方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3到0.82之间。总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3。[10]

2.学业自我效能感

采用由Pintrich和De Groot编制、梁宇颂修订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Academic Self-efficacy Scale,ASS)。该量表将学业自我效能感分为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共 22 个题项。问卷采用5点计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到5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之和,即为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总分,且得分越高代表效能感越强。本研究中,两个子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9和 0.71,总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11]

3.自尊

采用由Rosenberg编制、王孟成修订的自尊量表(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RSES)。该量表共包括10个项目。采用4点计分,从“极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1到4分。总分值越高,代表被试的自尊水平越高,即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程度的感受较高。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12]

(三)施测程序与数据分析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所有问卷为匿名填写并当场收回。剔除无效问卷后,采用SPSS 24.0、Amos 24.0整理和分析数据。

三、结果分析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 单因素检验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统计检验,利用Amos 24.0,设定所有变量的公因子为1,将所有变量的各个项目作为外显变量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指数不理想(χ2/df=6.666, CFI=0.287, NFI=0.257,TLI=0.267,RMSEA=0.096>0.08),表明本研究未出现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13]

(二)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对父母教养方式、中学生的自尊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行描述统计和积差相关分析(见表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自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两者与父母的拒绝式教养方式存在负相关,而与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呈现正相关。母亲的过度保护与子女的自尊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无显著相关,而父亲的过度保护与子女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以及自尊之间相关不显著。

表1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描述性结果及相关分析

(三)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Hayes开发的SPSS 宏程序PROCESS(版本2.16)分析中介作用(Model 4)。该宏程序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利用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作用,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精致地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具体分析中,我们将Bootstrap 再抽样设定为5000次,给出的结果是校正(bias corrected)后的95%的置信区间。本研究在分析父母教养方式的每一个维度与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时,会将其他两个维度作为协变量进行分析。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续表)

由表2可知,自尊在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以及母亲过度保护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其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31, 0.01]、[-0.22, 0.07]、[-0.23, 0.05],置信区间包括0。母亲拒绝的教养方式,完全通过影响孩子的自尊水平,进而影响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其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为[-0.32, -0.01],置信区间不包括0。父亲情感温暖式教养方式和母亲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部分通过影响孩子的自尊水平,进而影响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其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14, 0.43]、[0.16, 0.44],置信区间不包括0。这一结果也得到了Normal theory检验(或Sobel检验)的支持(p<0.05)。

四、讨论

本研究探讨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作用,以及子女的自尊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式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子女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表明家庭中父母给予的情感关怀有助于塑造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相反地,父母拒绝式教养方式能够反向预测子女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这意味着在家庭系统里,无论父亲还是母亲,一方面既不可对子女的需求采取拒绝逃避的态度,另一方面亦不可采取过分“护犊子”的方式来抚养孩子,不然可能会导致其在学业上表现出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此外,父母的情感温暖与子女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rs=0.27, 0.31)高于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子女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r的绝对值从0.04到0.11),可能是由于父母的情感温暖更能反映亲子互动中的关系质量,这进一步激发出中学生子女在其阶段性主要任务——学业上自我效能感的良好表现。由此说明,亲子互动讲求质量并举:对于数量程度来说,父母给予子女的关心不够(逃避拒绝倾向)或者过多(过度干预、保护)都不利于其成长;而从质量效果上看,抚养子女重在有质量的陪伴,而非仅追求共处时间,即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投入被子女逐渐感知、内化,并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集中表现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上)。

父母拒绝造成负向预测中学生子女的自尊水平,而父母的情感温暖与中学生子女的自尊水平呈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家庭消极的教养方式无助于中学生子女的自尊水平的维持,甚至影响其健康心理的塑造。父母不仅是未成年子女行为模仿、观念社会化的重要来源,还是作为其校园之外的外部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补充。当不适应学校生活时(如遭遇教师批判惩罚、同伴欺凌暴力等状况),个体的自尊人格往往受到挑战。此时求助于家长,既能够得到必要安慰来补偿其心理创伤,又能得以“伸张正义”,保障其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可被视为一种反应系统,采取恰当、必要的行为态度,将反过来促进子女对自我价值的塑造。

(一)自尊的中介作用

中介关系仅得到部分支持,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会对中学生的自尊产生不同作用,进而对子女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中学生的自尊在母亲拒绝的教养方式对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效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表明那些时常采取回避、拒绝态度的母亲,其子女往往在学业上缺乏自信心,是由于他们的亲子互动方式不利于孩子正常自尊的发展。而中学生的自尊在母亲情感温暖和父亲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效应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这意味着由于自尊反映的是自我概念的积极方面,而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如父母的情感温暖会激活中学生个体的自尊程度,从而引起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这反映出三者存在不同形式的中介关系。而自尊对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以及母亲过度保护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没有得到证实,研究者推测,这可能与国内越发常见的“丧偶式育儿”现象有关,即母亲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扮演绝对的主角,而父亲的抚养职责极少甚至完全消失。因而在这类家庭里,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无论表现出拒绝还是过度保护都显得无足轻重;而习惯了被“全能妈妈”操办一切的孩子,对母亲的过度保护已形成依赖,也不利于其自尊人格的形成。然而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研究尚未深入,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立足于Bronfenbrenner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系统中的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从“质”和“量”两个角度解释父母的教养方式如何塑造中学生子女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助于理解家长言传身教对于子女自尊发展的作用,亦体现了家庭环境在子女心理健康、学业中支持性的作用脉络。就前后关系而言,研究澄清了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类型对子女成长的巨大影响差异。积极的教养方式,如对子女投入充足的情感关怀,将支撑其自我价值的发展奠定,从而树立其对学业上的胜任力。反之,消极的教养方式,反映出父母在抚养子女问题上的极端化,面对子女投来的各种需求信号,无论是采取逃避忽视的策略,还是做出溺爱、过多干涉的行为,都无助于孩子的自尊心的建立。这种一般性的自我判断,也会泛化到其中学时期的主要任务——学业上,其最终很有可能表现为学业成绩不佳。对于已经秉持消极的教养方式的父母而言,研究者认为要清醒认识到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正视它并多次持续与孩子进行真诚沟通,唯有他们感知到被尊重,才能最终转化成充满温暖的教养模式。相关研究也证实,未成年子女对父母的抚养行为的认知,如果能内化为感恩的情感,就会增强其对学校的归属感与对学习的投入,继而提高学业成就。[14]

这带给人们一些启示,未成年人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萌生需要一个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中尤其离不开家庭环境的作用。本研究驳斥了一些家长的育儿经验,即认为管理子女的学习责任全部都在学校或教师身上,以及认为自己只需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放任孩子“自由”,日后成才全靠“天意”的想法。对于年轻人的培养,固然需要全社会的力量,但如果在最小、最直接的家庭系统中,就尽可能给予子女恰当适度的抚养教育,其实就已经践行了力所能及的“最关键的第一步”。

当前,社会流动性不断加大,大量父母外出务工,广大农村乡镇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这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难题。就本研究得出的经验分析,家长的责任不只是孕育子女,更体现在教育子女上。那么把孩子带到打工地一起生活,是否就足够了呢?研究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父母的抚养教育,体现在高效高质的亲子互动之中——带在身边共同生活,不代表提供了高质量的培养。《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认为,不同阶段的孩子的亲子共处需求有所侧重,报告还指出10岁以前,家长的学业卷入更为关键,父母应多提高亲子共读频率,幼儿园阶段可选用绘本,而对于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小学生则可尝试进行传统国学经典教读。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理解,家长直接对孩子的学习引导,作为一种榜样示范,身体力行让子女认识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更可促进其对学习的投入。[15]

另外,从国家层面,研究者也看到了国家政策从家庭建设的顶层设计角度对此问题的重视。所谓家庭建设,包括家庭、家风和家训等内容。例如,习总书记十分关心家庭教养方式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号召各地加大家风建设。中央电视台也多次专题解读了《颜氏家训》中的言传身教的传统智慧,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而在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当中,小学语文课上新增了《弟子规》等传统经典家庭德育思想的教授,唤起师生、子女和父母的共同反思。以上因素形成共识,最终将成为共筑学习型社会的基石。

(三)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影响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自身素质因素、家庭教育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多个维度和成分,而本研究只关注了家庭因素中的父母教养方式这一方面,就内部深度而言,不够聚焦,以后研究可更多地挖掘父母对子女的学业卷入因素的考量。另外,就研究广度而论,尚缺乏对其他社会环境因素的探讨,未来的研究可以同时探讨或对比学校环境因素与中学生自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特别是教师因素和同学同伴关系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以更加全面地揭示中学生群体置身的环境因素对其社会内化、学业成就的作用机制,以增加研究的实效性。其次,本研究所研究的中介变量——自尊水平,所采用的虽然是国内目前研究最通用的自尊自陈量表,但其测查的仅仅是外显自尊,而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往往包含个体心理的不同侧面,后续研究可考虑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等方式更全面地揭示被试的自尊状况。最后,本研究属于横断相关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尽管对各变量关系的分析与讨论是建立在已有理论和研究基础之上的,结果仍不能完全确定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未来的研究可以采取纵向研究或行为实验的方式,对相关变量的因果关系做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把与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关的个体因素自尊和所处家庭环境中的父母教养方式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了其中可能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经过问卷调研和统计分析,证实了自尊在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和中学生子女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

猜你喜欢
教养学业效能
艰苦的学业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