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家国情怀 致力铸魂育人

2020-07-26 14:18陈惠珍路柏林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家国情怀

陈惠珍 路柏林

摘 要:在今年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情怀要深”。本文从“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与作用”、“牢记历史使命”、“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关注时代和社会变化”“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五个方面阐述了思政课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家国情怀;铸魂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19-1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作为个体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对价值共同体持有的一种高度认同,并促使认知共同体朝着积极、正面、良性的方向发展的一种思想和理念;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明确了团结引领服务知识分子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内涵,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新时代落实党的人才政策、开展知识分子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涵养我们自身的家国情怀,提升我们的政治学科素养,为培养年轻的下一代贡献力量。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首先要厚植自己的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涵养自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以自己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报效国家和人民,并以身垂范。

一、厚植家国情怀,就要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与作用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的家园及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发展、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成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更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培育家国情怀,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用爱国主义这个精神纽带把4亿多家庭、近14亿人民的智慧和热情凝聚起来,朝着既定的目标顽强拼搏、砥砺前行。

二、厚植家国情怀,就要牢记历史使命

在3.18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告诉我们,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思政课教师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引路人,担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神圣职责,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代重任。“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责任所在、使命所在,也是挑战所在、价值所在。

三、厚植家国情怀,就要始终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思政课教师要从历史规律与现实发展的角度,正确理解个人奋斗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关系,自觉把个人理想、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之中。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明确自身对于国家、民族、人民的责任,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现实诉求,自觉地把自身追求与努力融入新时代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之中。要“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始终胸怀国家、心系人民,用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诠释爱国主义,体现爱国主义的伟大价值與意义。

四、厚植家国情怀,就要密切关注时代和社会变化

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心系国家和民族,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国内外时事,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并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这些社会热点、焦点,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理解这些社会热点、焦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认识精神萎靡、信念缺失等的危害,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认真学习,多学本领,在充分展现青春风采中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使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教育青年学生深刻认清世情、国情、党情,保持危机意识,与时代共奋进、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共发展。

五、厚植家国情怀,就要勇于担当,真抓实干

在新时代,厚植家国情怀就是要将爱国精神转化为报国行动。自觉用自己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以舍我其谁的气概,勇立潮头,敢于追梦、敢于圆梦,善谋实干、善做善成,做新时代人民教育事业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不能囿于个人利益,而应牢牢地把个人发展与祖国前途联系起来,牢记初心,以“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这样的责任担当履行人民教师的职责,把家国情怀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认真上好每节课,做好每一项工作,守好“责任田”,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如今,思政课的地位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思政教师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我们思政课教师要以座谈会的召开为契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进一步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完善内容,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①;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②,江苏 无锡214000)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家国情怀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双向兼任”机制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
试论新时期定位思政课教师的三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