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娟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湖北武汉 430079
开放性四肢骨折是由于机体皮下软组织或骨折部位黏膜发生破损,骨折断端与外界连接部位被撕裂,易引发患者发热、休克、感染等[1]。手术切口感染对切口愈合造成影响,不利于术后恢复,也可能影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该骨折类型通常创伤面较大,不同程度的存在污染情况,且手术时间较长,术中需对伤口扩大操作,切口与深处组织长时间暴露后加大感染风险,再加上骨折愈合迟缓也是引发感染的重要因素[2-3]。因此,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加强切口感染预防与控制十分重要。本研究对到我院治疗的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 年6 月~ 2019 年6 月到我院治疗的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92 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6 ∶20,年龄24 ~76 岁,平均(47.2±8.4)岁,骨折到入院时间2h ~2d,平均(0.85±0.32)d,单处骨折20 例,多处骨折26 例,其中车祸伤26 例,跌落15 例,其他5 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4 ∶22,年龄23 ~74 岁,平均(48.2±7.1)岁,骨折到入院时间2.5h ~1.5d,平均(0.91±0.34)d,单处骨折22 例,多处骨折24 例,其中车祸伤27 例,跌落14 例,其他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四肢开放性骨折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伤口出血,可见骨折端嵌插穿出伤口外或是伤口内骨折端显露,局部肿胀、疼痛;存在神经、血管、肌肉肌腱受损等体征;无手术禁忌证者。排除标准:合并存在恶性肿瘤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意识障碍者;凝血功能异常者。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做好手术相关准备工作、体位护理、协助完成麻醉、配合手术医生,严格执行医院的无菌操作流程等。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内容如下:
(1)提升医护人员预防感染意识。为进一步减少医源性感染,应对医护人员加强培训,提升其感染防控意识,对术后切口感染加强监督工作,将无菌手术患者和存在感染的患者实施隔离处理。
(2)术前准备。收治患者入院后及时协调各科室,加强无缝对接,做好手术相关准备,对手术室严格消毒灭菌,使室内细菌指标达标;最大限度减少等待时间,以免切口暴露时间过长。皮肤消毒时应扩大面积至切口四周12cm 区域,由中间向外放射性消毒,然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使用无菌巾擦拭干;医护人员应严格控制手卫生达标;挪动患肢时应特别注意,切勿对其造成再次伤害。
(3)术中配合。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清洗切口时使用0.5% 碘伏,使用引流管引流液体,以免出现回流,及时撤除四周潮湿的无菌巾,保持其干燥、清洁;对于存在污染的创面应给予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冲洗,创而或切口过大时,有必要时可给予抗生素药物;术中注意保护切口,加强引流、隔离。
(4)术后配合。术后密切关注切口愈合情况,对其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感染征兆,并采取预防性措施。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加强营养支持,结合不同个体情况拟定制饮食方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能力,促进切口愈合,降低感染几率。患肢加软垫,并对健侧肢体按摩,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观察切口存在渗血、渗液情况应及时更换敷料。
(5)疼痛护理。术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让其知晓术后疼痛属于正常现象,转移患者注意力,以免对疼痛过于关注;对于疼痛显著者则采取镇痛措施,有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肢体肿胀时可使用高分子水凝胶、天然冰片等进行冷敷,注意切勿冻伤皮肤。
(6)用药护理。引导患者严格按医嘱使用抗感染、活血、消肿、止痛的药物,让其知晓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7)康复护理。术后及时引导患者开展康复功能锻炼,锻炼初期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步增加训练难度,以患者耐受为宜。重点训练受损肢体肌肉收缩能力,锻炼时应保持一定的节奏、规律性;术后10 ~15d 可采取关节被动训练,由骨折处近端与远端无约束位置的上下处关节进行活动;术后30d 可对关节开展伸屈训练,促进肌肉能力,适量负重训练,促进康复。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出院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评分。本研究采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估其心理情绪,焦虑分界值50 分,抑郁分界值53 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收集分泌物予以细菌培养和鉴定,明确切口感染情况。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抑郁 焦虑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46 42.58±1.38 32.85±1.20 33.650 0.001 48.55±2.30 37.35±2.28 21.872 0.001对照组 46 42.57±1.67 37.26±1.28 15.961 0.001 48.47±2.27 40.94±2.35 14.576 0.001 t 0.031 17.047 0.168 7.436 P 0.975 0.001 0.867 0.00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n 切口愈合时间(d) 手术时间(min) 出院时间(d)观察组 46 7.68±1.34 60.37±5.68 8.71±1.33对照组 46 9.67±2.27 77.19±5.31 11.20±2.45 t 5.120 14.672 6.058 P 0.001 0.001 0.001
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3,P=0.048)。
开放性四肢骨折临床中通常采取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切口会对患者创面肌肉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导致血供不循环,引起组织坏死[4-5]。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其伤口直接与空气接触,易发生污染,加上骨折后较短期内存在过大失血量,导致患者机体免疫能力不足,其被病原菌感染风险加大,骨折手术患者大多数需要在患肢植入固定件,其长时间卧床静养,导致骨组织供血欠缺,一旦未对切口感染引起重视,加强预防将使切口不断繁殖微生物,诱发感染[6-7]。应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术患者护理工作引起重视,采取手术室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骨折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在于: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过程当中,对医护人员加强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其预防感染的意识,使其主动性进行护理[8-9]。术前准备工作当中对手术室环境、设备等全面消毒灭菌,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流程,对双手全面消毒,以免将病菌传播,预防感染;在开展备皮工作时,先对备皮部位全面清理污渍等,再对创面皮肤大面积消毒,严格按消毒要求操作,使手术在无菌操作状态操作[10-11]。手术操作过程当中积极配合手术医生,降低失误差,最大限度缩短手术时间,使开放性骨折切口裸露时间更短,减少了和细菌接触的机体,同时对切口部位使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等全面冲洗创面,并及时更换敷料,使其保持干燥;故此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感染几率,促进切口愈合,患者及早康复出院[12-13]。本研究结果也表明,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由于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因创伤的突然性,其毫无心理准备,其产生一系列不良应激反应,不利于其身体康复。术前全面评估营养状况并给予营养支持,为打消患者不良心态,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让其知晓手术目的、预后效果等,保障手术顺利实施。并给患肢使用软垫,对健肢予以按摩等,积极须取康复措施,以此保障患者及早恢复[14-15]。
综上所述,四肢开放骨折术后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切口局部加强护理措施,严格控制各环节护理工作质量,促进切口愈合,有利于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