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2020-07-25 13:49饶俊平宋宏中丘柳玉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基底动力学血流

丘 宝 饶俊平 宋宏中 丘柳玉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梅州 51470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肾内科,广东梅州 514700

1761 年意大利的解剖学家在尸体解剖中发现了动脉延长扩张,同时此名词也是被首次描述。现在医学中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延长、扩张、迂曲改变造成的血管畸形,此症状会对患者的颅神经造成直接压迫,或是患者脑干部会发生连锁的临床症状,继而造成脑积水阻塞,或是脑部供血不足继而出现缺血[1-2]。随着研究发展,1986 年Smoker 等将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相关性疾病正式命名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3-4]。根据近些年的研究发现,VBD 是后循环脑梗死所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有此疾病的存在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引发脑卒中[5-6]。在临床资料中,对VBD 的研究甚少,继而作出以下分析与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9 月~2019 年9 月我院收治的120 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根据CTA 或是MRA 检查诊断可分为两组,非VBD 患者60 例为对照组,VBD 患者60 例为试验组。试验组中男29例,女31 例,年龄31 ~78 岁,平均(54.2±8.2)岁,对照组中男31 例,女29 例,年龄32 ~79 岁,平均(55.1±9.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年龄>18 岁;无精神病史,且正常沟通;患者自愿,且家属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意识不清晰、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其中包含性别、年龄、糖尿病等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如血脂、血糖、血尿酸等,将其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对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详细记录,并通过血液化验、心电图、心脏超声及CT、CTA、MRI 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危险因素,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家族遗传病史等情况,以此探究与VBD 有相关性的危险因素。

1.3 观察指标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发病的Logistic 回归分析:以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发病情况为二分类因变量,自变量为年龄≥60 岁、有吸烟史、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饮酒史、高尿酸血症、TC、TG、LDL-C、HDL-C 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脑血流动力学特征: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特征指数并进行比较,脑血流动力学特征:颅内大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Vdp)、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Vd)、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性指标:收缩/舒张比值(SD)=Vs/Vd、收缩/平均比值(SM)=Vs/Vm、阻 力 指 数(RI)=(Vs-Vd)/Vs、搏 动 指 数(PI)=(Vs-Vd)/Vm。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类资料比较

试验组的年龄、饮酒史、吸烟史、合并基础疾病包含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高尿酸血症、TC、TG、LDL-C、HDL-C 均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其他指标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特征比较

试验组的脑血流动力学特征所表现出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收缩/舒张比值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峰值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影响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发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发病情况为二分类因变量,自变量为年龄≥60 岁、有吸烟史、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饮酒史、高尿酸血症、TC、TG、LDL-C、HDL-C 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年龄≥60 岁、有吸烟史、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饮酒史、高尿酸血症、TC、TG、LDL-C、HDL-C 均是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据全球统计,排名第三位的全球死亡疾病是脑血管疾病[7]。其中多发国家就有我国,在我国约有20%以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会死于后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易令患者发生梗死,且症状较为隐秘,前期不易发现[8-9],而随着病程加剧发展,后期发现逐渐趋于恶化。尤其近些年,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国民选择增多,但随之加重的还有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继而使得我国各类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形势,而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即VBD之前在临床中属于少见且病因尚不清晰的脑血管变异性疾病,但随着疾病增长,此疾病发生率也随之增高,此疾病临床依据较少,且危险因素较多,故而当患者患有此疾病,应及时治疗[10-11]。VBD 的临床表现多以循环缺血与梗死为主,严重时还会引发脑部积水与动脉破裂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有临床学者发现,后循环脑梗死是以独立形式存在的VBD 中的危险因素之一,继而当患者患有脑梗死,发生VBD 的几率就开始增高[12-13]。目前,临床未有多种资料显示究竟哪些因素与VBD病因有关联,但在本研究的数据中显示,先天性发育与后天性因素皆于VBD 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联。先天包含年龄、性别等,后天性因素包含多种指标都与现实生活因素密切相关,由此可知,患者对自我身体意识的管理十分重要。除此外,VBD 的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变异性有相似之处,研究中有项指标数据为合并两种或三种以上基础疾病,这项对比中,VBD 患者比较明显较高,而结合其他因素结果可得出,疾病也可引发变异血管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而这也可能是VBD患者合并其他病症长期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14]。

表1 两组患者各类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特征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特征指数比较(±s)

项目 试验组(n=60) 对照组(n=60) t P Vm(cm/s) 28±10 41±16 5.337 0.000 Vs(cm/s) 40±14 62±13 8.920 0.000 Vd(cm/s) 37±8 35±9 1.287 0.100 PI 0.4±0.2 0.8±0.2 11.736 0.000 RI 0.5±0.2 0.9±0.2 10.122 0.000 SD 1.5±0.6 2.5±0.7 8.100 0.000

表3 影响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发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脑血流动力学特征的对比结果中可得出,椎基底动脉的延长扩张、迂曲,可令动脉外径变得异常扩张以及削弱血管壁,将其内的血流边长双向并引发血栓形成,同时也可引起顺行血流速度的降低。这与杜飞等[15]研究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一致,此外,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并结合表2 表述的脑血流动力学特征对比中,可得知VBD 的危险因素不仅存在先天因素中,更多在于后天因素的养成,而通过脑血流动力学特征对比与各因素分析对比,可及时预防、诊治,也可为临床提供相关数据。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可引起椎基底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较多,尤其是患有多种合并疾病、有吸烟史、年龄较高的患者应及时做好护理干预,同时患有脑梗死应对椎基底动脉扩张尽早做诊断,以便提早预防治疗。但目前临床对于VBD 无较多的临床资料,此探究均为围绕患者和疾病开展,且本研究病例数相对较少、回顾性在容易产生偏倚等特点,致使数据结果的普遍性有所缺失。鉴于此,建议临床继续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多种因素在VBD 发病中的作用,以期实现治疗VBD 的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基底动力学血流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