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陈池瑜
武石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国画家,他毕业于上海美专,少年时参加革命,后任新四军五师的美术干部。他是一位革命战士,也是一位成就显著的版画家与国画家,他还创作过漫画、连环画与年画,其绘画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赤诚的情感内容和独特的形式特征,特别是他在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的版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他创作的反映中原突围战争题材的水墨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最近武石的家属捐赠100 余件武石的版画、国画、漫画、连环画和年画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亦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武石捐赠作品展。国家博物馆负责接受武石作品捐赠工作和展览工作的同志,知道我和武石先生同过事,并曾为他写过评论,故此次嘱我再为武老作一文,我很高兴承担这一任务。
武石原名冯子树(图1),1912 年生于湖南湘潭县赤泥冲。他的家离齐白石的星塘老屋只有二十里路,他从小受到齐白石绘画的影响,喜欢绘画。武石在湘潭办画展时曾告诉我,齐白石的作品在他上过的小学里都挂过好几幅。齐白石到湘潭县城或由县城到外地出差、考察、作画,都住在县城一位女老板娘的旅馆里,送了一些画给店主,还在旅馆的墙上画有壁画。武石青少年时期曾在这家旅馆见过齐白石画的壁画。他的一位叔叔做小学校长,收藏有四张齐白石条幅作品,后转给武石保管。在文革中,武石将这四张齐白石的画交给洪湖县一个亲戚保藏,结果被亲戚当柴火烧了。武石从小就听过齐白石的故事,看过他的画,深受其影响,立志学画。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具有进步思想,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马日事变”后,在白色恐怖中,他和湘潭中学的女同学李爱莲投身于大革命运动。他们跑出县城,后李爱莲又返回县城,被捕牺牲。60 多年后,武石创作《荷花图》,并作《莲花赋》一诗,“每念莲高洁,召唤莲花魂。魂兮归来花欲放,花欲放兮清气生”[1],缅怀这位十五六岁的英雄少女。后来他考入华中美术学校,1932 年又考入上海美专国画系学习国画,师从潘天寿、吴茀之先生,专攻花鸟画,打下坚实的国画创作基础。30 年代的上海,新兴美术学校林立,艺术思想活跃,展览纷呈。一方面,洋画运动蓬勃发展,并由庞薰琴、倪贻德组织了决澜社,掀起中国的现代主义美术运动;另一方面,进步文艺也得到发展,在上海成立左翼作家联盟,鲁迅先生主持木刻讲习班,新兴木刻得到快速发展,木刻成为进步美术青年投入战斗,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以及宣传抗战的重要画种。武石曾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 周年著文,回忆他于1934 年在上海美专念书时,和几位同乡同学去法租界巡捕房,将一位因从事木刻创作的进步青年同乡同学被捕死去的遗体收殓,移放到湖南会馆。他十分悲愤,由于对死者的崇敬和受到上海新兴木刻的影响,开始喜爱起木刻,“那原因就是因为木刻与革命竟是那样融合在一起,而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那么害怕,那么痛恨!”从此武石在学习国画的同时,开始学习木刻技法,进行木刻创作。
武石在30 年代和40 年代,是一位热血青年,是一位对国家命运、对救亡图存有强烈责任意识、对人民的解放和革命事业贡献青春的文艺青年。1936 年,上海成立救国会,武石积极参加救国会的活动。1937 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武石义不容辞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他先参加上海演剧六队工作,继而担任上海职业青年救亡服务团的副团长,并在浙江、江西奔走呼吁抗战,他以画笔和木刻刀为武器,创作揭露日寇罪行的漫画,在农村展出,并在浙赣线上画了不少宣传抗战的壁画。上海沦陷后,武石曾在江西上饶、余江等地区参加抗日游击战的组织发动工作,并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创作以抗日游击战争为题材的版画,在江南前线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更坚定了他的革命意志。1941 年皖南事变前后,他又辗转于湘桂,从事进步文化活动,曾在衡阳和桂林的《力报》从事编辑工作,并参加演剧九队的舞台美术与海报设计工作。1942 年他从长沙启程,经洞庭湖到武汉,前往革命根据地。他通过组织的交通联系,带着三把木刻刀,经过重重封锁线,到达中原敌后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新四军五师师部从事美术工作,具体在鄂豫边区党委主办的《七七报》社工作。五师政委陈少敏大姐很关心武石的创作,鼓励他多观察战士和农民的生活,揭露敌人的罪恶。有时部队开会,如开“农救大会”,他就坐在小凳上边听边观察边画速写。五师驻扎在四面环山的大悟山下,武石用水竹制作竹笔,用枪筒子做“墨盒”。武石曾回忆,他刻的《军民生活》《政委收菜》(陈少敏大姐也种一块菜地),得到陈少敏政委的赞扬。有一次开农救会,有一位农民汪老头自己顶替儿子来开会,心存疑虑,经过会议宣传,他转变思想,叫儿子积极参加农会工作,武石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汪老头转变》,并在《农救报》上发表,受到军民的好评。武石是在革命斗争和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革命画家,他用画笔和刻刀创作出众多作品,表现军民团结、战斗场面、官兵生活,及边区农民支援部队、种粮收割,有时他是边走边刻,边印边贴,有时还配上诗歌,结合口头宣传,鼓舞士兵和老百姓的士气。有时老百姓拿出家里的大梨木板,点着大油灯,进到敌人大据点帮他买颜料,帮助他创作木刻。武石切身体会到:“只有依靠党、依靠群众,个人才能得到一些成长,发挥一些作用。我们的美术活动、美术创作,只有为革命斗争,和斗争结合,才会有积极的意义,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2]
武石在战争年代,和工农兵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火热的斗争中心连心,鱼水情。他说这些生活就是创作源泉,内心有一种激情,感到要画要写。所以他的绘画是他战斗生活的再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场景的写照。他在新四军五师创作的三百多张版画作品,在中原突围战斗中,不断减负、轻装,再后将一百多张也丢了,现存下来的作品十分珍贵。
武石在版画创作中取得卓越的成就,1991 年在纪念新兴版画六十年的评奖活动中,武石荣还获“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他担任过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从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的武石版画精品中,可以看到他在版画上的艺术成就和价值。他在1938 年至1949 年创作的木刻,题材主要有表现劳苦大众的疾苦、支援前线和抗战等内容。1938 年创作的《路有冻死骨》和1939 年创作的《犁》,体现人道主义关怀,揭示底层劳动者在日军侵略中的苦难。前者刻画在黑夜中冷月照耀的大路上仰天躺着饿死者僵硬的尸体,后者画一农妇无力地趴在犁上,坚持着犁地,画幅虽小,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宣传抗战的作品有《反侵略》(图2)、《到前线去》(图3)、《打击》、《抗日何罪》、《鬼子就在那边》、《要讨还血债》、《他是汉奸》、《芦林出击》等。1940 年创作的《到前线去》、《鬼子就在那边》,带有情节性,人物众多,场景激奋、紧张。前者描绘屋前大树下,群情激昂的人群,手握枪杆或铁器,开赴前线。后者画一位农民给新四军送情报,用右手指着鬼子就在那边,战士们准备出击,画的远景是我军长长的行军队伍。这两张画的形象刻画都很生动。1943 年创作的《芦林出击》描绘在芦苇丛中的湖面,我军战士划着两只船,船头一战士弓腰握枪,警惕地注视前方,在夜色中战斗出击,反映抗日游击战的一个侧面。表现解放战争中军民情谊的《劳军图》、《热烈支前》,场面热烈,情感真挚,老乡们有的挑着粮食,有的抬着物质,有的撑船,有的架桥,有的给战士戴大红花,有的给战士手中送干粮,众多形象各富特征,生动自然,可谓军民团结如一人,深刻揭示了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
图2 反侵略 16cm×13.5cm 1942
图3 到前线去 17.5cm×22cm 1940
武石的版画,简洁有力,主题形象突出,有的具有宣传画的特征,视觉冲击力很强。如《反侵略》中,一支队伍举着抗日标语在画的下方,两座耸立的砖柱似有千钧之力,一面大旗横在画的中央,旗帜上书写“反侵略”三个大字,明亮醒目,使反侵略的主题得到充分的表现。《伟大的纪念》用“五”“一”两字设计成粗壮的三角形,压着大腹便便的资本家,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将设计符号、讽刺的形象结合一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精神意义。《联合起来》(图4)一画用红色印出,画的下方是紧握的两只大手,中间有地球形象,地球两边是工农群众,上方是红旗飘扬,旗上书写“援助苏联 消灭法西斯蒂”,构思新颖,寓意深刻。
图4 联合起来 单色木刻 25cm×14cm 1941
新中国成立后,武石到武汉从事文化工作,先后在省文联、省群艺馆、武汉市美协、湖北省美协、湖北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工作,还曾担任湖北省美协副主席。据汤麟教授回忆,他是湖北美协主要筹办人之一。他在工作的同时,还创作不少版画和国画。解放初期,他在《长江日报》《湖北日报》发表了《田地回老家》等60 多幅绘画作品[3]。这次捐献给国家博物馆的武石50 年代至80年代的版画作品,都是表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工农群众新的生活与新的生活面貌,特别是表现工程建设题材、劳动丰收方面的题材,其成绩尤为突出。如表现50 年代兴建的长江上第一座桥梁武汉长江大桥,60-70 年代在武昌修建的武汉钢铁厂;80 年代在宜昌修建的葛洲坝水利工程,都是在湖北兴建的国家重大工程。武石积极深入工地,收集素材,画速写,创作了《最后一根钢梁》(图5)、《武钢建设中》(1979 年)、《葛洲晓雾》《长江截流》(图6)等优秀作品。《最后一根钢梁》为套色木刻,画的下部分是汹涌澎湃的滚滚长江水,江中桥墩和钢架支撑着正在施工的桥面,吊车正在安装桥上的最后一根钢梁。这件作品的虚实空间,及桥面立体交叉的钢梁和支架,形式构成感强烈,表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举。此画受到广泛称赞,被誉为“气魄大而有感染力”,参加莫斯科社会主义造型艺术展,在国内外20 多家报刊发表,入选《中国绘画十年选集》。《武钢建设中》用横构图表现一排钢厂正在建设中,吊车林立,运输材料的汽车来来往往,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长江截流》描绘长江葛洲坝水利工程将大江截流合拢时,南北筑坝吊车装载三角菱形水泥预制块倾倒长江中(经过多次科学试验,只有这种形状的预制块才能不被江水冲走),激起高高的白色浪花,成功合拢截流的典型场面,再现葛洲坝建设中的宏伟图景与成功截流的人类智慧。《丰收》、《小麦丰收》,场面宏大,表现农民辛勤收割水稻和小麦的劳动丰收景象。《假日》描绘中学生在假期参加农业生产的情形。《晒新棉》用俯视的视觉构图方法,分三纵条呈现白花花的棉花及搬运装着棉花箩筐的妇女,她们喜气洋洋,精神焕发,沉浸在劳动丰收的幸福中。其他版画作品《天台山下》、《抽水机站》、《放水老农》、《航标工人》分别表现农民和工人劳动工作的侧面.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新的生活,这些作品,讴歌普通劳动者,礼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塑造劳动者新的艺术形象,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艺术价值。武石的版画作品,无论是表现战争岁月的题材,还是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内容,都具有进步的、积极向上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其表现形式多样而精良,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是20 世纪中国版画创作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很高的。
图5 最后一根钢梁 套色木刻 81cm×53cm 1957
图6 长江截流 50cm×67.5cm 1981
武石是上海美专国画专业科班出身,从小受到乡邻齐白石艺术的影响,又得到潘天寿、吴茀之的亲授,虽然在战争年代因革命斗争需要和环境限制,他主要创作版画,但对国画创作始终割舍不下。50 年代至60 年代,他一边创作版画,一边创作国画,到70 年代后期和80 年代,他主要开始创作水墨画。武石曾二度沿着当年的战斗踪迹进行采访,画出速写,并回忆当时的战斗情景,用国画形式,画出了上百幅战争题材的作品。1986 年,为了纪念中原突围胜利40 周年,武石出版了《征途纪行》画册,举办《征途纪行》画展。1946 年中原战役爆发,武石参加了中原突围战斗,从大别山到秦岭,突破30 万敌军的包围,浴血战斗,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武石选择国画来表现这一军事题材内容,笔墨酣畅淋漓,绘制出一幅幅战斗画卷,气壮山河,催人奋进!继1986 年在湖北举办《征途纪行》展览外,又于1989 年12 月,在社会上和文艺界正需要弘扬主旋律的黄钟大吕之时,由中国美术馆和湖北省文联、湖北美术学院主办,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武石革命历史题材的国画和版画作品,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陈再道、王首道、邓力群、王忍之、廖汉生、陈昊苏等几十位部队首长和党政领导,冒着严寒前来参观画展,美术界著名艺术家古元、李桦、叶浅予、蔡若虹、华君武、尹瘦石等也出席开幕式,祝贺画展成功。《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几十家报刊进行报道和发表评论。武石的中原突围题材的军事历史题材国画,如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的《南征待渡急》、《黄河现冰桥》、《侏儒大捷》,及版画《夜渡丹江》《中原突围组画》等,创造了富有雄壮之气,崇高之美的壮丽画卷。舒乙先生在纪念武石100 周年画展座谈会上,称赞他的作品“是美术的革命史”,“武石是中国革命美术第一人”。武石的战争题材国画作品,大部分捐给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武石集战士和画家于一身,对革命工作和绘画创作都孜孜不倦,创作了众多杰出的版画作品和优秀的国画作品,特别是在表现革命战争题材和新中国建设题材方面,取得突出的创作成就,他用其战斗中的经历和创作中的作品,实现其人生理想与艺术理想,其作品的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社会和艺术界充分肯定,他将革命与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是20 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一位特殊的卓有成就的版画家与国画家!
此外,本次捐给国家博物馆的国画作品风景画33 件,花鸟画15 件,连环画及年画3 件,从另一方面反映武石在国画创作中的成就。
武石50 年代60 年代的国画作品,重视写生,在写生中提炼素材,进行新的创作。如《横跨大江南北》、《大桥工地》、《最后一个“米”字》、《争取提前出铁》《上余家店红军医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建设中》、《北京德胜门》等,扩展了国画表现的范围,有的具有很强的纪实性质,如《大桥工地》《最后一个“米”字》两张国画速写,截取桥梁建设的局部和吊车与操作的工人局部场面,细致刻画,精准细腻,加之构图新颖,呈现出从前未有过的崭新的国画形象。《北京德胜门》将德胜门建筑刻画得真实而庄重,城墙则用墨色敷染,虚实相生,表现力很强,亦可见出他写生写实的功力。《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建设中》,则用朦胧淡雅的方法,表现出晨雾下正在建设中的人民大会堂。武石用写生方法创作的这批作品,是中国画新的有益的探索,富有新的时代气息。另一些山水画或静或动,各有气象:《树木小店》、《柏树林》,幽静安然,意境清婉;《向马鞍山要粮》、《三峡航标船》,或是开山劈岭,或是波涛翻滚,动感强烈;《峡江游》、《巫山云》、《濯足万里流》、《玉皇顶》、《黄山东海》、《夔门天下雄》、《林海》、《三峡》等作品,笔墨浑厚,滋润华茂,气势雄放,表现出山峡、黄山、泰山的雄强奇姿,是山水画佳作。
武石的花鸟画受到齐白石、吴昌硕的影响,又注重新的创造。《荔枝图》、《紫藤》、《梅雀》、《白荷》等,构图饱满,注重装饰平面感,或用大块墨色造型,或用线条穿错交织成画面,形式感强。另一些表现蔬果,如葡萄、石榴、柿子、枇杷、桃子、荔枝等作品,朴厚而灵动,清新而华贵(图7)。
图7 紫玉飘香 中国画 137cm×68cm 1993 湖北美术学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