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基础部 | 韦秀玉
陈天然(1926—2018,图1),1926 年生于河南省巩县(现巩义市)河洛镇柏沟岭,中国著名书画家、版画家、诗人①。1946 年,他由于受到书法、蓝印花布、木版年画等民间艺术的熏染而着迷于黑白艺术语言,被当时流传甚广的黑白木刻吸引,开始学习制作木刻版画。1947 年,他创作了《累》(图2)、《收割》、《流浪》、《新的憧憬》等黑白木刻作品,发表于郑州等地的报纸上。1948 年,他试图去延安追随“鲁艺”,未能顺利实现,于是到洛阳担任《新洛阳报》的美术编辑。1949 年,他随中原总工会南下到武汉,陈天然在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五个月。后来到《中南政报》《湖北日报》和湖北省美术工作室等单位从事版画创作,创作了《山地冬播》《套耙》《牛群》《休息》等一批优秀的版画作品,成为湖北一代湖北版画的代表人物。更为重要的是,1960 年,陈天然担任湖北艺术学院版画教研组组长,创建版画专业并招生,这是湖北美术学院版画专业教育的开始,也是湖北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的第一个版画专业。首届学生中有查世铭、戴槐江、张京德、陈元武、关荫沛等,都成为湖北版画创作及教育的中坚力量。可以说,正是在武汉,陈天然开启了他个人艺术生涯的黄金时代,同时也见证了湖北现代版画时代新篇章的启幕。
图1 陈天然 1982年摄
图2 累 黑白木刻 1947
关于陈天然的已有研究中,对其书画的宏观研究较多,如徐恩存的著作《诗情土地的跋涉者——陈天然的艺术世界》、张啸东的论文《爱与田园的画家——陈天然中国画艺术论文》等。齐凤阁从美学视角研究陈天然版画创作的特色,分析其形成的基因及成功经验。常安从陈天然版画的题材内容讨论其版画的地域特色,阐述其作品中浓郁的故乡诗情和泥土画意。二位学者撰写专文论述陈天然的版画,认为先生的版画造诣颇深,但总体而言,学界对其版画研究略为不足。在上世纪50 年代,版画通常应用于报刊杂志,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的公开传播,与大众广泛交流,因此,评析其版画艺术应该注重社会语境。正如如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所言:“语境是艺术定义中最重要的因素。”[1]艺术与社会紧密关联,只有从社会历史的视角检视艺术作品,才能还原其情境,适切地诠释其意义。从社会学视角考察陈天然版画的创作将更适于评析其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因此,本论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其版画的艺术特质与社会交流之间的关系。
图3 回娘家 套色木刻 1962
图4 牛群 套色木刻 1957
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谈论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以求革命文艺工作的正确发展。毛泽东同志强调,文艺工作者应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了解他们,了解与他们相关的事物,熟悉人民群众丰富和生动的语言;学习社会,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了解各阶级人民的面貌和心理,把握文艺工作的丰富内容和正确方向[2]。1949 年,陈天然随中原总工会南下武汉,不久到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接受了老艺术家和解放区来的艺术家们“为人民服务”的艺术观,接受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应该为人民创作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3]。
陈天然曾说:“充满阳光,充满希望,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一想到国家、人民、乡亲,就由衷地感到兴奋,感到神圣,感到诗意无穷!”[4]先生创作了一大批以人民、国土、乡土为题材的版画,包括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描绘和平年代人民的幸福生活。先生曾给日本书法家古谷仓韵写过一篇评论文章《苍郁劲健 独出机杼——日本书法家古谷苍韵及其作品》,其中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理解:“艺术是种创造,要强烈表现自己的个性、气质,并要与时代同步发展,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不表现这些,不进行发展是不可能的。而艺术的创造与发展则是一种‘渐变’过程,是在吸收前人的精华过程中逐渐萌生的。”[5]先生的版画创作也一样,不仅关注时代气象,还注重传承中华艺术的优良传统。他版画中的场景大多以人民的丰富生活为源泉,记录和平年代人民安定、和谐的幸福生活。画中人物始终是点睛之笔,将中国传统文人寄情于山水的审美趣味与时代发展的图像符号相结合。如套色木刻《回娘家》(图3)中,夫妻二人骑着自行车走在广袤无际的原野,地平线非常低,大概在八分之一处,将文人绘画留白的空间处理与人民幸福生活的描绘巧妙结合。这与善于描绘家庭幸福生活的俄国画家夏加尔有相似之处,突出主体人物,周围的世界都退居二线,渲染幸福和快乐的感受:飞鸟相伴,其乐融融,诗意无限。在套色木刻《瑞雪》中,田野一望无际,前景嵯岈的老树苍劲挺拔,凸显中原冬景的荒寒之美,远处,一列自行车队伍在向前行进,一派瑞雪兆丰年的迹象,既继承文人荒寒美的趣味,又描画了时下人们欣欣向荣的生活图景。
先生的版画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描绘为人民美好生活服务的重要力量。画中除了描绘人的勤奋劳动之外,还刻画那些为人类生活勤恳劳作的牲口,敬畏生命,感恩天物。如作品《收工》(套色木刻,1955 年)、《牛群》(图4)、《套耙》、《山地冬播》等,把为我们分担繁重工作的牛群作为画面的主体,配以优雅的环境和诗意的风景,将牛群作为我们亲近的伙伴描绘,朴实感人,由此可见画家的真诚和淳朴。
先生在版画创作中重视描述不同时代人民的心声,撷取象征不同时代的经典图像,以适切的绘画语言进行刻画。在1949 年前,先生刻绘了多幅版画,刻画苦难生活中人民的沧桑和困苦,与人民共患难,运用扭曲的形状和线条诉说人民内心的抗争与苦楚。如黑白木刻作品《累》、《收割》、《流浪》等。从新中国建立至60 年代,先生的作品以农耕题材为主,描写人民辛勤耕耘解决温饱问题的朴实画面,以诗意的构图、温馨的色彩等手法描绘人与自然、牲畜和谐共生的情景,感人至深。如《收工》、《送粮》(套色木刻,1956 年)、《沃土》(套色木刻,1956 年)、《套耙》、《牛群》、《休息》、《山地冬播》(图5)、《收获》(套色木刻,1961 年)等作品。从60 年代开始,先生的版画出现新的笔调,由单纯的农耕场景转向日常生活图像,更关注大众内心愉悦情感的表达,抒写人民在和平年代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如《回娘家》、《琅琅书声》、《春色满园》、《水往高处流》等作品,建筑、电线杆、自行车、拖拉机等现代文明图像成为画面的主体形象,色彩明丽,记述人们逐渐步入现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美好心情。
陈天然祖居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柏沟岭,是个偏僻山村,由于历史悠久和独特地貌而具有特色。柏沟岭距离洛口两公里,为黄河、洛河汇流之处,是同时显现河图洛书之地。伏羲于此依据河图洛书“画八卦造书契”(《方舆纪要》),创造了最早的文字,因此洛口被称为中国文明社会的发祥地。柏沟岭,在洛口的西南方,古名百花谷、百花村,位居中枢的高原,居于百沟之上,古柏漫山遍野,历有耕读传家古风。柏沟岭有幽深险远的峡谷,也有万代祖传的良田沃野,其浑古雄阔的稀世景观使画家“爱之弥笃,梦寐不忘,总想以诗书画为柏沟岭写照传神”[6]。先生从1949 年南下武汉之后,创作了大量版画。虽然身在武汉,但心系家乡人民的生活,豫西故土的景象令先生魂牵梦萦,画面洋溢着浓郁的乡愁,画家以此营建发自肺腑的精神家园。
1956 年,陈天然创作了套色木刻《套耙》,描绘家乡人民的生活,得到社会好评,多次被推选到国外展览。之后,先生创作的《赶船》、《牛群》、《休息》、《山地冬播》等版画同样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从此名声大噪。1960 年,先生担任湖北艺术学院版画教研室主任,此后创作了一批出色的版画作品:《谈心》、《抗旱保种》、《回娘家》、《书店》、《琅琅书声》(图6)、《垒堰》、《进山》等。浸润于湖北艺术学院浓郁的学术氛围中,陈天然将艺术的创新表达与真挚的思乡情结巧妙融合,取材于家乡黄土高原的山岭、黄河和村庄的版画,抒发自己的乡愁与牵挂,倾吐乡情。同时,其艺术造诣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更为注重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外在形式表现人和社会的内在风貌。从艺术层面而言,这是版画创作的现代转型。
陈天然画中的图景,大多来自于故乡的山川土地、人物动态、牲畜和农具。播种小麦季节的山地秋色、抗旱抢种的山坳水潭、打谷场边的累累草垛、旷野饱卧的集体牛群、深壑回音的电力提灌,都萦绕在他的神魂深处。“我爱画家乡风景,画意的核心多是土地。如果没有土地,就感觉画面没精打彩;如果撇开土地,往往不知构图该如何下笔。”[7]1953 年,陈天然创作了套色木刻《套耙》(图7),刻画田野中人们劳作的场景。画家抓取了极富戏剧性的瞬间景象:一人正要把耙套到牛背上,一个小孩在前方斜着身子尽力把牛往右拉,一个妇人弓着身子整理套耙的绳子。这是一家人团结合作的感人场景,画家用黄色系列色彩烘托幸福美满的氛围。地平线、田地的边线、田中断断续续的水平线都叙述着恬静与舒适,这是经过革命奋斗换取的平静生活,画家用非常含蓄的笔调讴歌党的英明领导,赞美人民的勤劳,记述人民投身劳作的欢歌。
图5 山地冬播 套色木刻 1959
图6 琅琅书声 套色木刻 1962
1980 年,陈天然创作了黑白木刻版画《晨》(图8),描绘人们迈入现代生活的情境,山上有一排高压电线架子,一个扛着单车的人走向远方。单车是当时较为时兴的交通工具,是时代进步之后出现的图像,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画家对党领导人们走向幸福生活的赞颂。画家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在黎明前大山上,立着高耸的高压电架,山中一条蜿蜒的道路通向远方,这些图像是对幸福生活和光明未来的隐喻。1981 年,陈天然创作了黑白木刻《岗峦新秀》,巧用大黑大白的构图处理,黑色的山峦厚重坚实,白色短线刻画道路和田野,宁静而韵味无穷。这是一片散发着春意和希望的田园,扛着锄头走在道路尽头的男人仿佛刚刚在此播下种子,轻哼着畅快的小曲回家而去,夕阳洒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熠熠生辉。留出的黑色块呈曲线蜿蜒盘旋,画家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愉悦与希望。
图7 套耙 套色木刻 1956
图8 晨 黑白木刻 1980
陈天然痴情乡土,内化为极富诗性的艺术语言描画家乡人民的生活场景。在劳作场景中,先生用水平、朴拙的线条抒发田园的宁静,用镂刻残余的不规则的零星小点描绘土地的肥沃与富足;在丰收场景中,先生用灿烂的金黄色描绘人民收获的喜悦;在春花烂漫的春天,先生用粉红色小点铺满画面,温馨而令人心旷神怡先生的艺术造诣深厚,其版画作品耐人细细品读。
陈天然的版画创作不仅从题材内容突显以人民为核心的精神取向,在艺术形式和审美趣味方面,也关切人民的审美诉求,其作品中的图像和艺术语言与人民长期的生活习俗相关联。
其一,陈天然版画中狂放的线条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符号的创造性应用。书法艺术语言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为经典的符号,也是和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艺术形式,如喜迎新春的对联、红白喜事礼仪挽联、承载纪念意义的碑刻、日常的书信交流等。先生自幼练习书法,造诣极高,曾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1 年5 月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荣誉奖。先生在研习十年书法和国画创作之后才开始学习版画,自然会在版画创作中参以书法笔意,尤其是黑白木刻中相似的黑白图式语言,更易于相互间的转换互借。先生曾在文章中陈述:“具有民族传统,抒情写意手法超绝的书法艺术,尤其是草书,无论在线条、黑白趣味、形式美感各方面,均可做版画的重要借鉴。”[8]从先生创作的木刻《赶船》、《抢救》(《矿工怒火》组画之一,黑白木刻,1971 年)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将书法的神韵融入用刀刻成的黑白线条中,苍劲老辣的线条极为概括地驾临于物象形体描摹之上,这与众多画家纯粹运用西方写实手法刻制的版画截然不同。不管是黑白木刻还是套色木刻,那些极富韵律的线条如诗如歌:有时抖动的线条平行排列,抒发画家想念家乡田园风光的诗情;有时率性镂刻之后残留下的不规则小点在画面中跳跃,描画个人在乡间郊野里畅游的自在。诚如版画研究者齐凤阁所言:“这种以书法入画的艺术追求在一些用线表现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确,尤其是以柿树为情感载体的作品,如《赶船》(图9)、《山地冬播》、《安居乐业》等不仅在构图上有着行草布局的开阔、森严,而且枝条的迳挺迂回、顿挫转折之势,亦不乏颜体书法瘦硬老辣、古雅厚重、质朴抑扬的气势。”[9]先生将书法语言与木刻刀法作极富个性的融合,创作出既有东方传统审美风范,又有时下现实主义关照的艺术作品。
图9 赶船 套色木刻 1957
其二,陈天然把民间美术的审美情趣应用于版画创作中。先生家乡的时俗年画,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摹自于北宋年间的开封朱仙镇刻印的民间木版年画。构图紧凑,形象生动,线条粗犷,手法简练,色彩单纯浑厚,风格朴实古拙,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是家乡非常重要的审美对象,是人们新春佳节必不可少的家庭装饰品。这是人们对新年里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期望,也是对新年里吉祥如意、风调雨顺的祈盼。陈天然曾在解放区看到木刻家具有创新意味的木版年画,将反映人民现实生活的内容和民间形式结合起来,其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他,从此,民间艺术的处理手法和审美理念自觉融入他的版画创作中。在套色木刻《收工》、《沃土》、《套耙》、《牛群》、《休息》、《山地冬播》、《收获》、《春色满园》(图10)、《水往高处流》、《春来遍是桃花园》中,平面的暖色处理与年画中的暖色刻印极为相似。如《套耙》中的灰红土地,把夕阳西下阳光洒满大地的美丽瞬间永留人间,山上的红叶预示着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是希望的田野,洋溢着幸福与美满。《休息》中金黄色的色块铺满道路、麦垛、屋顶、树木和天空,极为简练概括,这既是秋天金色的阳光和丰收的麦浪,也是人民心中对收获季节的记忆。
其三,柿树是家乡人民的精神符号,是陈天然版画创作中的灵魂图像。柿树在当地有长寿树的象征意味,其图像也和传统山水画中的老树相似。柿树枝根盘结坚牢,抓拿有力,四处延伸,伸屈有致,枝叶繁茂,丰富多变,在画中是视觉的中心。在先生的版画中,矫健浓重的柿林分外妖娆,嵯岈的枝杈繁简穿插,拱揖向背,有如铁画银钩的狂草书意,或苍劲飞动,或刚健瘦硬,或古雅厚重,宛如世间稀有的草书奇迹。这是生命的象征,长寿而生机蓬勃。另外,柿子是当地人们甜蜜的记忆。柿子色彩鲜艳,味道香甜,在糠菜半年粮的岁月,是人们一年中最美味的食物,是人们艰苦日子里最甜蜜的记忆。除此之外,柿子在当地民俗文化中还有禳福纳吉的象征意义。中秋节时,柿子与月饼一并被用作祭祀月仙奶奶的必备礼物。老少参与敬仰神仙,祈愿她慈悲为怀,济困扶危,赐予人们丰衣足食,合家平安,吉庆有余。陈天然远离家乡之后,“八月黄”柿树就是乡愁的记忆,与之连接的是合家团聚的天伦之乐和金秋时节的故乡。看似平凡的柿树,能长成气壮山河的茂林。柿树扎根于高原泥土中,犹如艺术家置身于人民的海洋。画家以此表达个人对故乡山色根深蒂固,海枯石烂心亦难移的乡土深情。
陈天然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群众,深入生活,刻画人民积极奋进的劳作场景,描绘人民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并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者和评判者,撷取承载社会文化记忆的日常图像,汲取反映人民审美需求的传统艺术语言绘制图画,为时代刻版印迹。先生铸造了为人民抒情的中国版画经典范例,传道济世,启迪后学,谱写了中国版画历史的辉煌篇章。正如代大权在“桃花盛开2018 首届中国版画作品展”前言中所述:中国“三代版画人的作品所能比较的,不仅是技法与尺幅,语言或题材,更重要的是版画本体的意识是如何新兴,如何传承的,版画自身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如何完善的,版画的艺术理念是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与人俱在的”[10]。不同时代的版画家以人民、国土为艺术创作源泉,融入时代的语言、符号与精神,代代赓续优良传统,共铸鲁迅先生、西谛先生等中国新兴版画首倡者们所寄望的“现代社会的魂魄”(图11)。
图10 春色满园 套色木刻 1976
图11 云山抒怀 套色木刻 1979
陈天然在任湖北艺术学院版画教研组组长期间,创建了版画专业,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代表性版画作品,在美术教育和版画创作方面都贡献卓著,为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陈天然题写的“万象为师”刻石巍巍屹立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楼前,这是先生对后学的殷殷嘱托。版画系几代湖美版画人肩负艺术家和教师的双重身份,以万象为师,为人民画像,刻画时代新风貌。版画系师生承继前辈们为人民抒情的艺术观,描画新时代和谐社会的新气象,为时代刻印,努力谱写版画历史新篇章。湖北美术学院版画学人沿着先生开创的道路砥砺前行,以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艺术的理解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版画艺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位和风格?这永远是个崭新的课题。
注释:
①陈天然在1960 年担任湖北艺术学院版画教研组组长时创建的版画专业,是湖北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版画专业。此外,他还曾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和名誉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2 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