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
【摘 要】 博客给学生提供了自由习作的空间,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博客以其卓越的互动交流方式,丰富了习作评价方式,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利用博客平台发表展示自己的习作,在积分游戏中逐步晋级,维持了习作意志。
【关键词】 博客;习作兴趣;习作能力;习作意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习作的形式,激发习作的兴趣,增强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博客既是个人日志记载的平台,也是一个发表展示与互动交流的平台。因此,我创建了班级博客,为学生开辟自由、广阔的习作平台,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丰富习作形式,提高习作能力,维持习作意志。
一、自由表达,在不同板块中激发习作兴趣
1.言由心生,催发自由
学生在博客平台里可以写自己喜欢的题材,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这是一个没有束缚的地方。在这样的作文氛围里,想写人就写人,想记事那就写事,想写景就写景,甚至是寥寥几句的诗也行。习作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博客减轻了学生习作的压力,解放了学生习作的思想,为学生开辟了自由表达的天地。当学生发现博客是一种自我表达、自我对话、自我宣泄的手段时,便激发了习作的兴趣和欲望,迸发出颗颗思想的珍珠。博客,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和创意表达的空间。
2.板块多样,乐在其中
为了让学生体验自由表达的乐趣,我利用博客页面的分组功能,创建了“学习心得”“可爱班级”“我爱我家”“社会传真”“成长烦恼”“故事接力”“话题辩论”“擂台专区”“发表展示”等专题板块,给予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借助博客的分组功能,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板块中自由驰骋,他们逐渐爱上了这种率真的表达,激发了表达的欲望。
二、互动交流,在跟帖回复中指导习作技巧
1.多元评价,互动学习
以往的作文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的参与程度有限。博客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我引导学生将平时的优秀习作发表在博客的展示平台上。学生发表在上面的作文,老师可以评价,学生也可以跟帖评价。而且,各种评价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资源。跟帖评价其实也正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在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评价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博客,给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创设了实践的平台,也给每一个参与其中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2.搭建擂台,共研共创
在浏览学生博客的时候,我常发现他们在词语的运用、句子的表述、段落的衔接等方面存在一些提升的空间,往往这些提升点又是学生应该共同学习的。如果仅仅指导相应的学生,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如果以此为例子,全班指导,很多学生没有亲历写的过程,学习的效果也会受到限制。因此,我将学生博客中出现的训练点提取出来,设置专门的版面,张贴“擂台”公示,诚邀群雄献技。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内容以跟帖的方式在“公示”下方进行回复。学生可以为优秀的内容进行“点赞”,我根据学生的选择,综合自己的见解,挑出最优作品,并进行点评,最后对本次擂台赛进行总结,指导相应的习作技巧。
游戏是学生最爱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他们往往能够倾情投入,自由驰骋。博客擂台正是以游戏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的热情,从词语、句子、段落等小处入手,降低难度,打出深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体验成功,在积淀荣誉中维持习作意志
1.发表展示,肯定价值
作家尚爱兰回顾女儿蒋方舟的习作成长时说:“一个合格的作文指导老师,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学生如何习作上,应该研究一下如何‘发表这些作文,只要公开发表一次,就会改变他对习作的态度和价值的认识。”几乎每一位习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文章得到发表,这是一种价值受到认可的重要见证。因此,我在博客中开辟专门的发表区,以“置顶”的方式推送学生优秀博客、每个单元的大作文、每周一篇的小作文以及学生各类竞赛作文。凡是被“置顶”的文章,我也将其重新编排,汇编于班级作文月刊中,并打印寄送给相关学生留作纪念。学生见到自己的文章得到“置顶”,还能收到班级正式“出版”的纸质报刊,习作的热情更加高涨,更加坚定了认真习作的意志。
2.积分兑奖,晋级提升
大到综合性的商场,小到个体户的水果摊,都在运用“积分”策略以刺激消费者长期来此消费。在学校中,几乎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会在班级设立“星星榜”,这其实也是一种积分活动。我也借鉴管建老师刚办班级报刊的成功经验,将积分活动运用于班级博客的建设中。我给学生发布在每一板块的内容进行打分,根据积分情况,兑换“习作新秀”“习作能手”“班级小作家”等荣誉证书。在这样的兑奖游戏中,学生参与的热情更高。由于有了具体分数的界定,每位学生只要参与其中,即便基础薄弱,但只要长期坚持,也会逐步收获相应的荣誉,维持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一学年实践下来,全班同学都得到了“习作新秀”的纪念卡,一半的同学得到了“习作能手”的纪念卡。这也让他们更有信心朝着新的目标前进!
小博客,大舞臺。博客,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以其自由、宽松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在自我修改、互助评价和共研共创中,锤炼了文字,提高了习作能力,在发表展示、积分兑奖中维持了习作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