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协同抗疫 共促复工复产

2020-07-24 17:18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圈内复产都市

贺 爽

当前,以中心城市引领的都市圈已逐步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数据显示,发达型和主要成长型都市圈以6.7%的土地集聚约33%的人口,贡献约54%的GDP,是中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重点区域。疫情期间,都市圈担负着区域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重使命。都市圈人口密集、产业集聚、跨界通勤和物资运输频繁,疫情防控压力远大于其他区域,圈内中心城市还面临着医疗资源挤兑、信息管控承压等现实困境;都市圈经济发展贡献率高,复工复产进度对区域经济企稳关系紧密。

一、发挥都市圈医疗资源优势,为协同抗疫奠定基础

笔者认为,医疗实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现有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基本均为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其医疗资源优势,强化其辐射带动作用,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意义重大。

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国家卫健委定期对外公布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 年末,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约99.7 万个,其中医院3.3 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4.4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8 万个。但代表国内最高医疗综合水平的三级医院数量仅2548 个,占比2.6‰,其中三级甲等医院数量1442 个,占比1.4‰。床位数据来看,在国内全部840 万张床位中,三级医院床位数约257 万张,占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比例30.6%,远高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8%)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3%)床位占比,而三级医院主要位于都市圈内中心城市。数据显示,国内三甲医院最多的城市分别为北京市(55 家)、广州市(38 家)、上海市(32 家)、天津市(31 家)、重庆市(31 家)、武汉市(27 家)、西安市(27 家),集中于国内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从百强医院空间布局来看,北京(21 家)、上海(17家)、广州(9 家)三市占百强医院比重接近50%,更显示出国内医疗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和不均,除北京、上海、广州位于国内医疗资源金字塔顶端外,国内其他医疗资源高地也基本集中于各都市圈内中心城市。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及床位数

我国内地百强医院分布情况单位:家

发达都市圈存在人均医疗资源不足的发展短板。国内医疗资源虽明显集中于发达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以北上广为代表),但由于发达地区人口和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其人均医疗资源1优势并不突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存在较大压力。例如北京、上海、广州占据百强医院47%比例,但人均医疗资源远逊于太原、郑州等中西部省会城市,发达都市圈医疗资源仍存在较大的紧平衡压力。

都市圈已成为分区疫情防控的主力战场。都市圈内经济活跃,人员流动性较强,交通通达性较高,跨界通勤和物资运输频率远高于圈外,疫情防控任务重、难度大。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医疗资源高地,疫情期间容易出现资源挤兑,医疗物资储备、医院防疫管控压力远大于其他城市。不同都市圈因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差异,防疫难度不尽相同,在跨国企业和国际航线密布的发达都市圈,还持续面临“防控境外输入”的压力。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主要都市圈已建立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机制,加强人员流向监控,及时向公众发布抗疫指南,提高全民抗疫意识,积极应对疫情防控持久战,都市圈已事实上成为分区疫情防控的主力战场。

二、都市圈内资源集聚,为复工复产筑牢坚实屏障

疫情防控客观上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跨区域流动,这极大限制了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都市圈浓缩和集聚区域内的资源,在都市圈内加快推进复工复产,是既避免人员大范围跨省域流动,又尽可能保障生产活动有序开展的相机抉择。

都市圈内各城市协同配合增强了单个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城市高效运转依赖社会物资的持续供应,单个城市产业结构受历史背景、区位特征、地质地貌、外部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很难做到“自给自足”,在面对高级别公共卫生事件冲击时,都市圈内各城市紧密联系,发挥各自产业结构优势,合理做好分工协作,在生活生产物资保障,协同复工复产,资源分配等多方面可形成合力,在都市圈内构筑“自给自足”的良性循环,继而提升单个城市的抗风险能力。

都市圈疫情防控配套机制搭建提升了区域疫情防控能力。全国各大都市圈,尤其是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在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等配套机制建设方面走在国内前列。目前,主要都市圈中心城市政务公开均涵盖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能定期对公众发布突发卫生事件并跟踪披露事件最新进展。在我行对典型都市圈的案例研究中,国内部分中心城市已构建常态化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机制,开展跨部门协同演练,提升危机处理能力。从疫情期间公开确诊病例活动轨迹的响应效率来看,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基本均具备较强信息公开能力,信息披露时效性和透明度远高于其他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公开,能够明显缓解公众压力,提升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感和配合度,对疫情防控起到积极作用,配套机制搭建也增强了地方政府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实力,为扎实开展复工复产创造良好条件。

都市圈出台一揽子保障措施加快了复工复产进度。全国主要都市圈在加强疫情信息互通、推动检疫结果互认、联合保障物资供给、畅通应急物资运输、开辟跨界通勤通道和共同保障用工需求等方面多点发力,一揽子政策落地为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创造了条件。在加强疫情信息互通方面,上海都市圈采取省界卡口合并方式实现查控关口“两地一站”;南京都市圈依托都市圈卫生健康专委会建立南京与周边城市沟通联络和信息通报机制,构建跨区域疫情防控网络;广州都市圈在广州市和佛山市建立不定时信息通报机制,实行确诊和疑似病例首接负责制,确保信息互通、步调一致,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强化了都市圈内抗疫信息互联互通;在推动检疫结果互认方面,上海都市圈建立内部各市间人员车辆互认通行机制,成都都市圈实行分区分级健康证明互认、协同服务管控机制,首都都市圈实施隔离政策统一认定标准等措施,确保在各重点都市圈内实现一次检疫,多地共享,提升防疫精准度和企业复工核查效率;在联合保障物资供给方面,广州都市圈内部广州与佛山建立抗疫合作备忘录,打通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链,确保生产生活用品、粮食应急储备、医用防护物资等实现有效配给;在畅通应急物资运输方面,长春都市圈针对疫情防控物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取消市际、县际、乡际的卡口检测点。深圳都市圈设立物流配送专班,解决产销不对接、跨区域调运难问题;在开辟跨界通勤通道方面,上海都市圈开辟高峰时段“工作通勤证”车辆专用通道,城际专线班列和专线公交,有效满足工作人员跨界通勤需求;在保障用工需求方面,长春都市圈内企业向周边城市推送开工复工信息,集中组织开展线上招聘,确保就业服务不打烊,针对复工人员运输问题,在都市圈内组织复工人员点对点、一站式定制化包车运输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员工复工出行风险。

三、适应疫情防控新常态,弥补都市圈建设短板

新冠疫情暴露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仍存短板,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基建领域“提质投资”空间较大;城市更新改造等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清洁能源、供水及垃圾处理等环保领域城乡差异较大;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领域存在强化空间。

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展空间较大。我国大部分城市尚缺乏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传染病防治体系、ICU 重症隔离资源管理体系。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面广量大,包括各类医院、疾控中心、医疗科研机构和生物医药园区等配套基础设施,更新改造需求总量大;公共卫生系统城乡差异大,大城市三甲医院数量不足,设施配置不到位,补短板需求明显。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乡镇医疗设施建设薄弱,新增建设需求明显。

旧城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改造领域大有可为。本次疫情防控中,“社区防疫”是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环。老旧小区普遍存在无社区工作场地,无物资配送场地,无社会医疗场所等问题;城中村又面临配套基础设施不达标,饮水用电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加大了疫情防控难度。目前,上海、广州多地均已出台城市更新管理相关制度,老旧小区改造也已纳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范围,更新改造需求明显。

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环保领域空间广阔。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是维持城市高效、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清洁饮用水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疫情之后,城市垃圾污水处理体系的新建和提标改造,乡村污水处理等基建薄弱领域有望进一步强化。

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领域仍需强化。城市轨道交通是保障城市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特大、超大城市人口密度高,城市轨道交通高峰运营时段客流集中。防疫期间,控制客流和保障出行对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运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轨道交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猜你喜欢
圈内复产都市
把好节后复产复工关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你不在
“打针”
战疫情 奋力前行 复工复产 再续新篇(一)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防疫复产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