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授信审批部课题组
编者按 2019 年被称为都市圈元年。2019 年2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都市圈的内涵,明确了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方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以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以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这一文件的出台将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提升至战略高度。那么何为都市圈?我国都市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又是如何的?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
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都市圈的含义,即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一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其空间范围介于城市(个体)和城市群(较大范围群体)之间,包含了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含富裕乡镇)两类主体,利用中心城市资源外溢,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都市圈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人、物、资金、技术以及信息等资源,不是固化不变的。随着中心城市发展以及城市间交通、通信等设施的不断完善,必然会出现资源流动。当区域内资源开始有序流动时,就逐渐诞生了都市圈雏形;当资源开始有效流动,产生“1+1>2”协同效应时,都市圈也就相应发展起来了。
发展都市圈是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实现互补、互促的必经之路。市场引领资源配置,当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出现资源外溢。在此过程中,政府一方面需要破除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另一方面需要有序引导城市间协同发展。在资源转移与整合过程中,寻找政府和市场互相协调、有效协作的平衡点。
城市间协同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必然结果。孤立发展和同质化竞争是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阻碍,城市间协作联动才是区域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中心城市而言,资源外溢和功能疏解可以缓解大城市病问题;对于周边城市而言,产业和资源的承接可促进本地区发展。都市圈内区域间的协作可以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都市圈的划定标准,城区人口300 万人以上城市(区分超大、特大、I 型)为中心城市,以1 小时通勤圈为基本标准,以与中心城市日平均双向流动人口占市域总人口比重在1.5%以上的城市作为周边城市。笔者通过分析人口、GDP、中心城市贡献度、外围城市联系程度、同城化机制安排等维度,共识别出全国范围内33个都市圈(不含港澳台地区),具体情况见附表。共涉及42 个中心城市(其中直辖市4 个,省会城市22 个,计划单列市5 个,地级市11 个),总面积约232 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4%;总人口8.2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9%;地区生产总值58 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
通过查询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地方政府官网资料和相关数据,结合对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成都、重庆、武汉、济南等8 个城市调研走访,笔者认为可将都市圈划分为发达型(7 个)、成长型(6个)、培育型(7 个)和起步型(13 个)四种类型。
都市圈发展指标体系表
续表
第一类发达型都市圈是指各项指标较为均衡,都市圈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交通通达度领先,发展策略和发展思路明确,已经或正在形成都市连绵区的7 个都市圈,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锡常、京津、深莞惠、广佛肇等7 个都市圈。
第二类成长型都市圈是指都市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具有明显领先或有区域特点的优势指标,发展速度较快,中心城市有一定区域影响力,或虽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短板,但各项指标成长性较强的都市圈区域。包括成都、重庆、长株潭、福厦漳泉、青岛、武汉等6 个都市圈。
第三类培育型都市圈是指都市圈现阶段发展水平一般,无明显优势,但在交通通达性、区域影响力或协同发展等方面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都市圈区域。包括郑州、西安、合肥、宁波、石家庄、济南、沈阳等7 个都市圈。
第四类起步型都市圈是指各项发展指标与其他都市圈相比差距较大,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在其发展中还面临较多问题,发展思路不明晰,都市圈形态尚未建立的区域。主要包括哈尔滨、长春、大连、太原、南昌、银川、兰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西宁、昆明、贵阳、南宁等13 个都市圈。
类型 都市圈名称 所属区域 中心城市数据 圈内其他城市 GDP 百强城市占比中心城市 GDP 总人口上海都市圈上海1 32680 2418 无 0/0苏州1 18500 1072苏锡常都市圈泰州3、南通2、湖州3、嘉兴2 4/4无锡2 11438 657常州2 7050 473南京都市圈 南京2 12820 843 镇江3、扬州3、淮安3、马鞍山4、滁州4、芜湖3、宣城5 4/7杭州都市圈 杭州1 13509 981 绍兴2、金华3 2/2首都(京津)都长三角发达型市圈 京津冀 北京1 30320 2154 张家口5、保定3、廊坊3、承德4、唐山4、雄安新区 3/6天津4 18810 1560深圳1 24222 1302深莞惠都市圈珠三角东莞2 8279 839惠州2 4150 483广州2 22859 1490河源4、汕尾4 0/2广佛肇都市圈佛山2 9935 791肇庆5 2201 415江门3、中山2、珠海2 3/3成都都市圈成都2 15342 1633成渝地区重庆都市圈 重庆3 20363 3102德阳5、眉山5、绵阳5、雅安5、资阳6、乐山5、内江6、遂宁5、自贡5、广安5涪陵3、长寿4、江津3、合川4、永川4、南川4、綦江4、大足4、璧山5、铜梁3、潼南4、荣昌3 0/10 0/12成长型长珠潭都市圈 长珠谭地区长沙3 11003 815株洲5 2781 402湘潭5 2120 286岳阳5、常德5、益阳5、娄底6、衡阳5 3/5福州2 7857 774福厦漳泉都市圈 海峡西岸厦门2 4791 411漳州4 3947 520泉州3 8468 870青岛都市圈 山东半岛 青岛1 11000 939 威海3、潍坊3、烟台2、日照3 3/4武汉都市圈 长江中游 武汉2 14847 1108 鄂州3、黄冈4、黄石4、仙桃4、咸宁4、孝感5、潜江4、天门5 0/8莆田5、龙岩4、三明5 0/3郑州都市圈 中原地区 郑州3 10143 1013 开封4、新乡4、许昌4、焦作3、鹤壁5、洛阳3、晋城3、平顶山4 3/8西安都市圈 关中地区 西安4 8350 1000 宝鸡5、商洛8、铜川5、渭南5、咸阳4 0/5培育型合肥都市圈 江淮地区 合肥2 7823 808 六安7、安庆5、蚌埠5、铜陵5、滁州4、淮南5、马鞍山4、芜湖3、宿州5 1/9宁波都市圈 长三角 宁波2 14847 1108 台州2、舟山4、余姚、慈溪、奉化、象山、宁海 1/7石家庄都市圈 京津冀 石家庄4 6083 1095 衡水5、邢台5、保定3、阳泉5 1/4
续表
整体发展程度不高,后续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我国都市圈整体发展程度还相对较低,处于成长期、培育期及起步阶段的都市圈仍占绝大多数,在地理区位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处于成长期和培育期的都市圈发展程度不够高,和成熟都市圈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处于起步期的都市圈基本尚未形成规划和布局,都市圈发展任重道远。
高度依赖中心城市,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都市圈的发展程度基本与中心城市发展程度正向相关。目前,我国大多数都市圈都处于起步或培育阶段,中心城市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发达程度差异较大,尚不能对周边城市形成有效辐射带动作用,也未搭建常态化的协作机制,中心城市的反哺和带动作用较弱。
周边城市的发展程度普遍较低,承接资源转移的能力不强。除中心城市发展及辐射能力外,都市圈发展的又一重要条件是周边城市对产业和资源转移的承接能力。中心城市外溢的资源要依靠周边城市承接,如果周边城市不具备承接能力和基础条件,则无法形成与中心城市的有效协同,极大制约都市圈的发展。从百强城市个数看,大多数都市圈的周边城市发展程度都较低,培育型和起步型都市圈普遍没有百强城市。
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还缺乏有效协同性。协同,是决定都市圈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具备协同效应的城市群体才是真正的都市圈。从基础设施现状看,目前在交通、物流等方面,大多数都市圈还无法做到互联互通。在产业的深层次分工合作上还差距较大,区域竞争多于分工合作。从目前政策安排看,绝大多数都市圈还未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人力资源尚不能完全自由流动,政府发挥的促进和协调作用还十分有限,行政壁垒依然明显,亟待从顶层设计上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政治生态。
不同都市圈个体差异较大,发展路径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各个都市圈的个体差异较大,以中心城市为例,上海市和西宁市的GDP 相差25 倍。都市圈发展路径一定是差异化、个性化的,没有统一模板。即使是同处于发展期的都市圈,因其地域、产业等差异,也无法适用相同的发展路径。每个都市圈都要结合自身特征,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规划个性化的发展路径。
中心城市、周边城市以及城市间分工协作是都市圈的三个最基本要素。一个发达都市圈应同时具备发展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可承接中心城市转移资源的周边城市以及城市间良好的协作机制。
中心城市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是都市圈的核心要素。只有中心城市具备经济实力强大、市场范围广阔、服务功能齐全、信息交流频繁、辐射影响深远的基础性条件,才可能发挥其增长极的作用,带动都市圈中其他城市的发展。可以说,中心城市的发展壮大是都市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周边城市具有承接能力。周边城市具备承接中心城市转移要素的能力是都市圈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仅仅中心城市发展了,但周边城市不具备基础性的承接能力,则无法实现整个都市圈的发展。
城市间具备良好协作的条件。城市间分工协作是都市圈最本质的特征。良好的协作体现在:制度层面,已破除行政壁垒和一切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建立了促进协作的体制机制;实物层面,交通、通信、公共服务设施等已相对成熟完善,不存在较大发展阻碍;在配套资源方面,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要素可以实现相对公平合理分配;在市场和产业层面,已基本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城市间有明确的产业分工,可以有效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都市圈内具有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促进和带动都市圈内城市不断提升,引领良性发展。
人口和产业继续集聚。目前,我国人口在1000 万人以上的都市圈人口总体呈持续流入状态,常住人口已从1990年的3.4 亿人增加到2018 年4.8 亿元,占全国人口比重由30%增长至35%。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经验数据显示,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的典型都市圈都能吸引人口持续流入,直到区域经济份额和人口份额的比例基本接近,并维持动态平衡。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度加快,大城市和都市圈的高就业、高收入、便利交通等优势,对于外来人口特别是年轻人,仍然具有较强吸引力,预计未来五年至十年内,典型大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核心城区会持续保持人口净流入状态,加剧城市竞争力的马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