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际观教育分析

2020-07-23 06:21吕春艳
人文天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广州大学生

吕春艳

前言

国际观念作为一个范畴,目前在学术界尚无大家一致认同的定义,但是作为一般理解,其内涵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三层意思:(1)国际观念首先应该是一种意识观念,即是“对世界大局和历史发展大趋势的清醒认识和宏观把握”,“是一种强烈的对外开放意识”; (2)国际观念还应该是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境界,即“是一种不甘落后、奋发进取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3)作为一种意识观念和精神境界,是21世纪新型人才一种必要素质要求。“国际观”和“国际视野”有一定的区别,但都属于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这两个概念在很多场合上可互通使用。

作为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代表,大学生的国际观预示着整个国家民众国际观的发展趋向,加强大学生国际观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合作日趋紧密的新时期,我国要实现国富民强、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梦”,尤其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方法和对象上,本次调查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了广州地区5所高校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占了57.74%,女生占了42.26%,男女比例相差不大。而96.3%的调查对象所处的年级是大三以下(包括大三),其中大一、大二和大三的调查对象分别占21.5%、36.3%和38.6%。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3份,有效回收率86.6%。在调查内容上,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二是调查广州大学生国际观的认知情况;三是调查影响广州大学生国際观教育的因素及其程度;四是调查广州大学生国际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五是调查广州大学生对国际观教育的态度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广州大学生国际观认知情况

第一,绝大部分广州大学生能意识到国际观教育的重要性。

在调查培养国际观对大学生有哪些影响时,高达84.0%的学生认为“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76.0%的学生认为“了解国际形势格局”, 58.6%的学生认为“提高分析思考能力”, 57.4%的学生认为“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57.2%的学生认为“增强国家归属感”, 50.9%的学生认为“使人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只有2.3%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影响”。 在调查加强国际观教育对政府有哪些影响时,68.4%的学生认为“提高政府对外事务的决策能力”, 62.3%的学生认为“政府活动范围将延伸至国际层面”, 59.3%的学生认为“提高政府国际地位和权威”, 36.0%的学生认为“引起政府职能的转变”,只有7.2%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影响”。这说明绝大部分广州大学生能意识到培养国际观对学生个人和政府的重要性。

第二,广州大学生国际观认知范围有限。

在调查“你认为以下国家分别属于哪个洲”时,正确选择新加坡、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属于亚洲的学生分别占82.42%、67.55%和67.38%,而有18.75%和20.95%的学生认为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属于非洲;能正确选择俄罗斯和冰岛属于欧洲的学生分别占70%和68.33%,而有24.52%的学生认为俄罗斯属于亚洲,12.14%和11.67%的学生认为冰岛属于北美洲和大洋洲;正确选择巴西属于南美洲的学生占81.86%;正确选择纽新兰属于大洋洲的学生占49.04%,有30.77%的学生认为纽西兰属于欧洲。

以上数据显示,大部分广州大学生对亚欧大陆上的国家相对了解,而对其他距离相对较远的国家缺乏了解,即便是对一些时政上经常出现的国家了解还不够深入,说明广州大学生的国际观认知范围(深度与广度)具有局限性。

第三,广州大学生普遍缺乏国际交流的能力和经历。

在调查广州大学生掌握的外语种时,超过一半(66.28%)的学生掌握的外语只有1种及以下,29.33%的学生掌握2—3种外语,只有4.388%的学生掌握3种以上;在调查广州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的经历时,绝大多数(84.53%)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国际交流。数据显示,大部分广州大学生缺乏国际交流语言能力,以及缺少国际交流的经历。

第四,高校开展国际观教育的力度不够大。

在调查广州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开展国际观教育情况的看法时,61.6%的学生认为“开展的力度还不够大,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教育力度”, 11.2%的学生认为“没有开展这方面的教育”,说明超过7成的学生认为所在高校的国际观教育情况还有待完善,应该加大国际观教育的开展力度。

(二)影响国际观教育的因素及程度分析

在调查各个因素对广州大学生国际观的影响程度时,60.1%的学生认为个人经历对国际观非常有影响,41.13%的学生认为父母及家庭对国际观非常有影响,42.42%的学生认为高校教育对国际观较有影响。多数学生认为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因素中,个人因素影响最大,其次是家庭,最后是学校。

(三)个人国际交流情况

第一,绝大部分广州大学生对参加国际交流持积极态度。

在调查广州大学生对进行国际交流持什么态度时,56.98%的学生认为“能进行国际交流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应当努力争取并积极参与”,34.88%的学生认为“对不同的项目积极程度不同”,只有6.98%的学生选择“不参与”,说明总体上绝大部分的广州大学生对进行国际交流的态度比较积极。

第二,提高外语水平是大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必经途径。

在调查提高大学生国际交流能力有哪些途径时,接近9成(87.2%)的学生认为“提高外语水平”,68.9%的学生认为“了解外国的风俗习惯”,66.6%的学生认为“关心国际时事”,43.2%的学生认为“熟悉我国的文化”,说明绝大多数广州大学生认为提高外语水平是提高国际交流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三,缺少交流机会是阻碍广州大学生国际交流的主要因素。

在调查广州大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存在哪些问题时,68.3%的学生认为“交流机会不够多”,58.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不够强”,53.2%的学生认为“资金不足”, 42.6%的学生认为“交流项目内容不够广泛”。这说明影响广州大学生国际交流的因素较多,但缺少交流机会是影响广州大学生国际交流的最主要因素。

第四,当前国际交流的途径以留学和交换生项目为主。

在调查广州大学生身边有哪些途径进行国际交流时,73.5%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72.6%的学生选择“参加学校的交流生项目”,而选择“出国旅游或访亲”、 “参加国外夏令营”和“参加社团的国际交流活动”的学生分别占49.8%、42.8%和34%,可以看出,目前广州大学生身边的国际交流途径主要是出国留学和学校交换生项目。

(四)高校国际观教育情况

第一,高校帮助大学生分析国际形势热点的力度不够。

在调查高校通过哪些方式帮助大学生对国际形势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透彻地了解和分析时,一半左右(50.5%)的学生选择“开设‘形式政策课程”,42.6%的学生选择“举行不定期的专题讲座”,37.7%的学生选择“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而有近3成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和“没有开设任何课程或讲座”。这表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在实践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高校国际观教育课程普及力度不够。

在调查高校通过哪些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国际观的教育时,近4成的学生选择“不清楚”和“没有此类课程设置”。数据显示部分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国际观教育开设了一些课程,但学生对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不了解,说明部分高校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或宣传执行力度不够。如在调查高校是否有发放有关国际化的教材时,31.02%的学生表示“没有发放过此类教材”,24.54%的學生表示“不清楚”。

第三,高校师资国际化有所发展,但覆盖面不够广。

在调查高校的师资力量是否国际化时,28.7%的学生认为“有,引进了外籍的教师”,20.8%的学生认为“有,引进了部分留学归国的人才并进行外语授课”, 19.7%的学生认为“有,但是自己所在的专业或班级并未接触到”, 12.5%的学生认为“有,引进了大量的留学归国人才并进行外语授课”,近2成学生认为“不清楚”和“没有”。80%左右的高校会引进留学归国或外籍的教师,但外籍教师与学生交流很少。

三、对策与建议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主体(高校—师生)以及社会都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履行自身职责,才能让大学生国际观教育落实到位,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的优秀人才。

(一)大学生在意识与行为上加强自身国际观

首先,大学生必须要高度重视自身国际观教育,在思想意识中坚持树立科学正确的国际观。其次,大学生要加强国际知识学习,培养良好的国际意识。平时应该积极主动地通过学习国际知识,关注国际时事,解读国家对外政策等方式来培养良好的国际意识。再次,要加强国际交往实践,形成国际交往的实际能力与水平。

(二)高校要协调好国际化办学与坚守阵地的关系

第一,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的国际化办学道路。在坚守“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下,在明确立德树人的目标下,要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道路。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师资国际化等方面都要坚持与时俱进,吸收国家先进高等教育的精华,同时,努力培养精通国际要求又知晓国内诉求的大学生。此外,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不断拓宽学校的教师人才入口,提升教师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以此建设一支适应国际观教育的师资队伍。

第二,高校党委意识形态教育不能放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要求我们高校党组织要守土有责,旗帜鲜明地弘扬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任何利用国际观教育和国际化办学之名,进行各类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宣传甚至“和平演变”的行为。在网络中,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的一些国家媒体大肆宣扬的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和价值观念以及对我国的恶意歪曲抹黑,学生党员必须站在正确的角度,做好带头作用,揭露这种丑恶行径,决不能听从这种错误的观点舆论。

(三)家庭应肩负教育职责

家庭是第一课堂,父母是终身的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家庭的教育必不可少。首先,父母应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念,做到以身作则。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耐心细致,谆谆教导,不硬搬大道理或复杂难理解的观念,做到深入浅出,逐步渗透。父母应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面对国际差异、各国常识等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军事、文化的国际观念。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适当组织出国旅游,让学生出国留学等,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开阔眼界,树立准确的国际观念。

(四)媒体应树立正确的舆论引导

媒体应重视国际问题的舆论导向作用。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的观点见解,媒体的导向作用在大学生的国际观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些哗众取宠或是歪曲事实、断章取义的新闻实质上是非常卑劣的。媒体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准确及时地播报国内外的新闻,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分析问题,引导读者思考问题,坚持真理,尊重事实,从而利于大学生吸收国际知识,提高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五)政府应加强宏观引导

在国际观教育方面,政府起到统领全局的重要作用。政府可以颁布法律和政策,明确开展国际观教育的重要性,如教育部门在大学生课程标准中专门开设课程,支持国际观教育的开展。政府还应为高校国际化办学提供各类优质条件,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创造环境,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大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2]陈理得.未来青年工作国际化的思考[J].重庆共青团,2001, (1).

[3]宁越敏,王卓,何丹,唐扬辉,张凡.中国大学生的国际观调查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11,01:1-11.

[4]孙伟,陶莹.大学生国际观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与教育对策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68-70.

[5]王威.日本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

[6]余静.韩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

[7]姜英敏,王雪颖.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国际理解教育论争刍议[J].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2010.

(作者单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广州大学生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AStudyo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tudents’WillingnesstoCommunicateandtheInfluentialFactorsinsidetheClassroom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关于强化高校国际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车展展位图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在大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