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0-07-23 10:08王露露
锦绣·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王露露

摘 要:中华优秀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文化的“双创”,即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那么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双创”呢?本文将进行简化地阐述。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性转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强调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前,正值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之中,深入研究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路径,掌握文化发展规律,阐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成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分。

一、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含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国人的根基,一直为中华民族奠定了良好的发展。然而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能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然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成就的表现形式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的转化。[1]诚然,就传统文化的形成而言,难免会受到人的认知水平、时代条件的影响,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是在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2]因此,我们在认清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还应以一种不忘本心,辩证取舍的态度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优质基因。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就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涵义而言,它指“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纵观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从尧舜禹的文化萌芽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再到宋元明清的诗词歌赋,无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史为鉴,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对其内涵加以补充、完善、拓展和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到现代价值体系中,成为现代价值体系的“活水源泉”。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内外在的挑战,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不到位,另一方面,外来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也在侵蚀着我们的本土文化,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双创”的方式来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那么中华民族如何从理论上进行“双创”?

(一)以儒家思想为切入点

儒学思想被历朝历代视为正统思想,直至今日,儒家对当今社会的影響也不容小觑。人们对儒家文化的熟识熟知为以儒家文化为切入点的传统文化“双创”找到了合适的切入口。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内核。那么儒家思想则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一个部分,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是最重要的思想流派,其思想内涵丰富,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克己复礼,因材施教,为政以德等重要思想。儒家文化中所承载的思想精髓影响广泛,小到为人处世,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个人人生价值观,也有“为政以德”、“天下为公的"治国理念。这些思想塑造着国人的精神气质,为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了理论逻辑与文化沉淀。

(二)正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在根本上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国人的根基,而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优秀传统文化就包括了儒、道、法等重要思想,璀璨星河的民族文化,以及在历史背景下衍生出来的语言,文字等。正因为传统文化有其精华和糟粕之处,所以我们才需要辩证地取舍,有力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传统文化永远屹立不倒,成为国家的脊梁。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需融入时代、融入生活

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说到底应该落实当今时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要以喜闻乐见和多元化的方式推广开来。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网络通讯的飞速发展,从2017(被称为综艺元年)年开始,各种文化类节目相产生,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2》、《2018戏曲大全》、《国家宝藏》等。这些节目主题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用新形势诠释传统文化,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既有力地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拉近了传统文化与人民生活的距离,又让传统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大众。

三、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隔断了民族命脉「3」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双创"道路的基本宗旨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辩证取舍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切入点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发展。同时,要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紧密结合,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并以现代化的形式加以表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 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9-25.

猜你喜欢
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分析
传承·扬弃·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源原之辨”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