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探讨

2020-07-23 15:16袁田田
锦绣·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探讨理念

袁田田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一轮初中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学习任务也明显不同,在新课程理念下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价值观。本文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展开探讨,为现阶段对新课程改革理念推进做出努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探讨

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和落实,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世纪人才做出诸多贡献。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改进当前基础教育中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顺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举措。初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发展而建立的,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也是每个初中历史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1 新课程理念下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首先要分析学生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重在强调需要学生记忆的历史事件、历史转折时间等等,大量需要记忆和背诵的知识难以引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在由传统的课程环境向新课程环境转化的过程中,将师生课堂地位加以转变,教师首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潮流,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新课改下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理念,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不再以成绩为准。学生也要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不管白猫黑猫,逮着老鼠是好猫”,不再以背诵为主,而是重在理解,采用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历史知识。

比如,当教师讲到“辛亥革命”一课时,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让学生背诵辛亥革命事件的时间、意义等,而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一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学会正确评价辛亥革命,了解孙中山早期活动的進步性等。按照新课程标准制定学习目标,不再以考试成绩为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关于“辛亥革命”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通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分析,使课堂成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参高效完整的学习过程。

2 研读课标、剖析、挖掘历史课本资源,将课标要求和课本内容有机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课程标准》前言明确指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所以,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需要对课本进行深入剖析,挖掘更多历史课本资源,将课标要求和课本内容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认知古今大事,通晓中国发展历程。(1)在挖掘历史课本资源时,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历史课本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历史学习与实际生活经历相结合,感受到历史知识学习的乐趣,亲身体验到历史就在身边,抱着这种历史参与的态度学习历史知识,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知识分析能力。(2)重视将教材知识与身边生活相结合,利用特定的历史事实来启发学生情感;转化角色,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历史知识的讲授,保证了课堂学习和教学效率,取得很好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工业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在的“五一”、“十一”假期人们选择交通工具的现象加以理解,汽车、火车、飞机、高铁都代表着不同时期工业革命的产物,让学生感觉到教材所学的知识其实并不遥远,任何一件历史事件都可能会影响到现在的生活,利用知识迁移引起他们的共鸣,产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

3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善于创造能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黑板+粉笔+课本”的组织形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新课程改革以来,需要改革历史教学方法,教师要认识到历史事件、人物以及著名言论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设计教学活动,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让学生在合理的教学情境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讨、研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等教学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下,引导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有助于学生富有个性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增加历史活动课,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好的在历史课堂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当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完某个历史人物时,就可以围绕这一历史人物写一个小品文或者故事,按照分角色表演的形式演绎出来,通过各种历史实物、情境的再现,化非情感信息为情感信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首先,教师要开展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人物的历史资料;然后,按照不同历史维度,引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最后,选出最具有历史特色的小论文作为情景剧的剧本,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使平淡无奇的问题富有新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让初中历史学科学习方式的改变开辟新的思路、新的途径。

结论

新课程改革发展到现在,越来越要求历史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历史新课改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意结合课堂自主学习、课堂讨论,不断探究适合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着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历史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使历史教学方式散发出新的活力,为历史新课程改革开辟新的思路、新的途径,从而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清明.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求知导刊,2019(38):47-48.

[2]张磊.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146.

[3]王娟.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农家参谋,2019(08):246.

[4]李凤香.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37-38.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探讨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