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前教育信息化是今后教育的关键内容。教师在信息化教育中通过App等方式开展教学,要结合现阶段学前教育的教学要求和高校信息化环境,合理应用App开展教学,要充分凸显教育优势及创新内容,基于App特征,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App;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4-0095-02
引 言
教育专业类App就是通过手机智能移动终端的软件,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及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充分展示教育资源。教育专业类App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并将其作为知识的载体,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平台及沟通交流平台。
一、信息化时代App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优势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单向的灌输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主要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时间有一定的限制。通过App进行教学则可以整合网络教学的优势,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移动化的方式开展教学,建设信息化教学模式,整合课上、课下等各种学习模式,形成更高效的教学模式[1]。教育类App便于安装,实用性强。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可以在地铁、公交上等以碎片化空间学习。
1.内容丰富,拓宽知识范围
App教学可以整合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资源,通过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在网络课堂中寻找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课程、网址链接等方式实现。教师将其推荐给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信息,能够帮助学生分析与理解知识。
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各种实践视频,提高实践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通过App进行辅助学习,可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有效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App进行辅助性教育,利用消息互动平台进行管理,能使学生自由通过平台发表自己的言论,针对特定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发表意见,进行思想交流,并上传视频,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通过App进行交流互动管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状态,并对自身进行评量、总结分析,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利用App进行讨论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发表意见,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2]。
在交流学习中,App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加强课堂讨论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能了解自己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分析自身的学习状态,总结学习中的重难点。教师通过App进行学前教育,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目的,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教育类App后台数据统计分析
通过App进行后台数据分析,可以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并实现后台数据的统计处理。学生浏览App,能够精准阅读相关信息,并反馈回复状态。这为后续阅读及回复提供了参考。教师可以根据App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App在學前教育专业的创新应用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应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教育App,整合各方面的各种资源,通过对资源的集约化处理,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在实践中对各类App进行科学分析。
1.合理计划,分步开展
在学前教育中应用教育App,教师要根据现有的信息化服务模式,综合组织、设计、管理及资金等各方面要素,对其进行合理计划[3]。教师应采取渐进引导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开展教学,充分凸显教育App的作用。
2.集约扩展,完善功能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整合资源,通过App提高学前教育的共享性、共用性及共通性,提升各项资源的运行效率,推动学前教育的创新发展。对此,在App学前教育中,教师要以集约化为基础,进行信息、设施及管理、功能的集成化管理,充分彰显共性及个性化发展,根据学前教育的具体要求及内容,对各项业务进行系统分析,实现个性化处理,为学前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及工具。
3.管理创新,科学应用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合理应用App,对现有的教学模式、管理制度及各项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创新管理方式,明确信息安全性[4]。教师应基于网络化教育基础,合理应用App开展学前教育,创造可行、可信及可靠的管理环境,从而为App的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4.优化App模块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App进行学前教育时,教师应结合学前教育的特征,合理设计教学计划,以简单、简约为主要原则,合理布局,凸显信息内容;应始终坚持一致性基本原则,结合视觉结构、层次及元素等各方面因素,对其进行合理设计,满足学前教育的实际需求。
(1)用户体验
通过App进行学前教育,要重视细节管理,优化用户界面的流程,分析各类元素,提高用户的感知性,基于权重规则进行分析,达到加强用户体验的目的[5]。
(2)功能特征
通过App进行学前教育,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视频及直播、在线管理、教育管理等不同模块。
(3)通过课程模块,重视理论学习
通过App课程模块进行重要知识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图片及视频链接等方式来传递、处理信息,帮助学生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及技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发布和管理课程内容,根据要求进行细节管理,确定具体细节。
学生则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具体类别进行课程的筛选分析,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课程。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模块,提前进行预习分析、课后复习管理,从而不断拓展知识范围,为实践学习奠定基础。
(4)幼儿园名师课程
教师应整合专家、名师课程,创造真实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了解教学的具体状态。在课程设置中,教师可以采用线上教学、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控制,引导学生反复学习课程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重难点知识。
(5)视频直播,重视实践指导
教师应利用视频直播模块,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平台,通过合理的社交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教师可在视频模块上传短视频,展示学习生活及重点内容,加强师生互动管理,通过视频列表、关注及消息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发布课程,灵活设置课程,根据学生的评论回答各种问题。学生也可以基于特定的课程需求进行分类分析。
视频模块可以为学生提供技能视频,展示基础功能,让学生熟练地学习、应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课件的拍摄及编辑,充分提升学生的多媒体素养[6]。通过师生互评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学习目标及要求,从而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
直播模块主要在网络环境中,通过在线教育进行网络直播。直播模块有不同的功能途径,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教师可以通过直播进行全过程的指导监督。
(6)作业管理,分析统计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布置作业,进行作业的批改处理,同时在课程信息板块推荐优秀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作业内容和作业考核标准,让学生根据要求提交内容。教师可以推荐学生的优秀作业,提交评价信息再将其转发到一定的范围中。
(7)学生角色
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及作业内容,在线进行作业回复。作业内容可以在App上展示,也可以进行视频、文档及图片等各项内容的上传。
教师通过作业功能模块,对学生的学籍信息、考勤及成绩排名、课程排定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智能化数据导入及接口处理,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同步数据处理,对教学信息、科研信息及教务信息进行处理,对综合工作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网络化教学。
(8)教务管理
通过App教务管理模块,学校可以在会议查询、通知公告等方面进行教学管理,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增强互动性。
用户可以管理、调整校内组织结构等各项信息。工作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各方面评论及考核功能,对会议查询及签到管理进行新建、编辑、删除等操作,实现信息共享。学校可通过App消息模块进行分析,创造多媒体信息传递路径,并根据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分析,发表交流的具体信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及学习者的状态。
结 语
教育类App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学校应结合App的媒体特征,通过App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白锐.探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育教学创新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2020(03):77-78.
沈馨蕙,郭紫薇,胡雅雯,等.沉浸式VR在教育培训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4):161.
肖鑫鑫.信息化时代背景下App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创新与应用探析[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09):132-135+139.
杨靖媛.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11):173-174.
章晓薇.应用App进行幼儿观察记录研究[D].上海:華东师范大学,2017.
朱焕生.智能手机App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3):79-80
作者简介:孙燕红(1989.12—),女,浙江杭州人,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