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是关乎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性问题。要做到有效教学,就必须精准发力。要精准把握“以理服人”的理性张力,在课程真理性的支撑与前提下探究教学效能的生发。要精准把握“以文化人”的效用引力,在教育性关系与教学场域中推动学生增强课程学习的效用。要精准把握“立德树人”的德性支力,在“合目的性”“合规律性”与“合伦理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效度的价值呈现。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有效教学;精准发力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为什么“能”——教学效能、为什么“行”——教学效用、为什么“好”——
教学效度。对这些问题的科学阐释与时代应答,就成为高校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应有之义。
但在目前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却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泛娱乐化“形式”与学理化“内容”之间的矛盾、定性阐明与实证举例之间的矛盾以及讲好中国故事与树立世界眼光之间的矛盾。破解影响有效教学的矛盾,就需要精准认识思政课程、科学把握育人规律,不断提升教学有效性;也只有做到“有效教学”,对学生实施“精准发力”,体现“精准关怀”,方能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与说服力、针对性得以体现。基于此,本文尝试循着“力”的作用原则,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三要素或三重视域出发,揭示高校思政课有效教学的致思理路与方法。
一、“理”性张力:教学效能的生发前提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有效教学的关键与主导性因素在于“有效的教”。这里,“有效的教”主体是优秀的至少是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其客体是完善的至少是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不难看出,当且仅当合格的思政教师与完整的思政课程结合,才可能生发出教学效能;在此基础上,当主客体任何一方得以发展与完善时,则教学效能的增加就成为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是否“讲理”以及“讲理”的程度如何,就成为决定教学效能生发与否的“力”的大小。
1.以“真理”照亮人
“真理”指事物的本质规律性。高校思政课的真理教育就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揭示的逻辑必然,以及动能状态的社会运动所蕴含的历史必然上。比如《资本论》的真理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美学、历史等多个学科领域,实现了“自然存在前提的发展过程——人的劳动实践、社会交往活动自我创造过程——社会发展自然历史过程——现实个人的发展过程”这四大世界历史过程的有机统一;而且还在于它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多层次地分析了社会化生产、社会化商品经济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系列规律和科学原理,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因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會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1]“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它是不可超越的。”[2]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3]。这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品格的科学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总结,更是对当下马克思主义的观照。概括来说,当“真理”一旦得到正确发挥和应用时,它本身就是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获得主观精神自由的主要方式,成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进而到理论自觉的源头活水,亦即真理的
“理”性张力为教学效能的生发提供了现实与逻辑必然性。
2.以“学理”吸引人
任何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必然有其严谨、深厚的学理支撑。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曾说:“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不难想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学术阐释的应然性。然若止步于此,将高校思政课教学视为字斟句酌式解构,或者视为照本宣科式解读,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理的肢解、误解或者曲解。如此,教学效能自然无从谈起。而实际上,高校思政课教学效能首先来自于“学理”具有以理服人的强大作用力。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
将这里的“理论彻底”推及高校思政课教学,至少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是理论的学科自信。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正式设立,“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和学术支撑。”[5]但是,学科功能与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化不是仅从书本中产生的,而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历史,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当代挑战与当代使命的冷静分析与客观审视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称其为一个理论,主要是对社会实践的解释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一级学科,主要是学科共同体成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实践提出的挑战。”[6]一句话,当代马克思主义是深深植根并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土壤之中。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价值和政治价值如何得到更好的展现与发挥?高校思政课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达到更为实效与高效?对此种关涉学科安身立命问题的回答,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怀揣学科良知,正学科之根、立学科之信、扬学科之长、拓学科之路,从而形成对学科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殷切教导,也是对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乃至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
二是教学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离不开理论自觉。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需要加大理论阐释力度,把理论体系转换为信仰体系更需要提高理论说服力度,这就必然要求把握学理框架的支撑力,增强理论自觉。增强教学的理论自觉,就是要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进行科学研究、学理阐释,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思想困惑进行正面回答、正确引导,讲出“所以然”,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以真理的力量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反过来,理论自觉不仅可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自我效能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其职业自信、学科自信、专业自信。因此,不断增强高校师生的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是将理论的真理普照转换为教学的实际效能的内在机理与根本途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所在与使命担当。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有些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如哲学部分)在中学已经学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存在局限于绪论和前五章(即马哲和马经)内容的现象,因而有“异化”为哲学课或经济学课的倾向。而实际上,每一门具体的理论课程都有其自身的逻辑链条与理论旨趣,“原理”课更是如此,它是由马哲、马经和科社三部分内容构成的一个辩证运动圆圈[7]:马克思主义为“本体”,马哲、马经和科社则为此一本体之三“位格”,即马克思主义可以“同时”包括马哲、马经和科社三部分,也可以“同时”既是马哲,也是马经,又是科社,并且经由“正—反—合”这样一个完整的辩证运动圆圈到达作为真理的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建立起如此的“原理”课理论自觉,才有可能准确把握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二、“文”化引力:教学效用的发挥机理
课程的“理”性张力为教学实效奠定了可能,谓之“效能”。但就实效来说,一定离不开对象的参与,也一定由对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来体现,这就是教学效用的问题,是“以文化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效用机理。我们认为,“以文化人”作为文化育人中最核心、最深刻的总体表达,无论是感化、润化还是涵化,最终都可归结于教育性关系的生成和教学场域的浸润两种路向,由此教学效用就成为教育性关系与教学场域这两种文化引力的正相关函数。
1.在教育性关系的生成中探测文化引力波
人类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关系中进行的。教学活动中的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人们称其为主体—主导关系或双主体关系。但现实是大体相同的教师、学生,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却可能完全不同,其原因就在于相同的实体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发生了嬗变,生成了新的不同的关系,进而构成新的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样态。以系统思维来看,实现有效教学就不仅仅是将各种实体性教学要素优化整合,更需要的是通过教学实践将师生间的实体关系生成为教与学之间的教育性关系,即“教师以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引导成长为指向,学生以呈现自己的理解、寻求发展为指向而发生的交往关系。”[8]生成性而非实体性关系乃是教学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所在。
“生成教学”作为一种基于过程思维的理念并非新知,但“教育性关系”何以生成仍悬而未决。叶澜教授曾提出“系统教育力”概念,为当代社会教育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及路径。从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视角来看,我们认为,可以将“引力波”概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2016年2月,引力波一经发现就轰动世界,次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就像被鸭子扰动的春江水面有水波向外传播一样,宇宙中的物质运动导致时空的扰动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这种“宇宙时空的涟漪”谓之引力波。引力波的发现使宇宙开启了一扇天窗,成为我们探测宇宙奥秘的一种崭新方式。高校思政课教学也需要这样奇妙的“引力波”,我们将课堂教学中的引力波称之为课堂文化引力波,其他教学场域的文化影响力称之为媒介文化引力波。其中,课堂文化引力波只能存在于教育性关系之中,这是因为,无论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是课堂探究式教学,主要是一种知识即信息的传递、发现或再现。唯有在新型的教育性关系中,才能够打开多样化的思考空间,进而使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探究、交往的可能性。這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了解学生需求、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就想方设法去触发学生对学习世界的新异感。同时,“课程内在的疑问性、干扰性、可能性不仅赋予课程以丰富性,而且带来存在乃至亲在的意义。”[9]“干扰性”作为一门课程的内在之需所导致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分岔”现象,为教师提供了课堂生成时机,这要求教师要有极大的教学智慧,以极大的包容心和应变力去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成时机,激起学生“震荡”,激发课堂“涟漪”。这或许不是我们设计中的“引力波”,但这意外的“波纹”很有可能不经意间将学生引向智慧的彼岸。可以说,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正是教育性关系的生成,让我们有了探测文化引力波的可能,也使得“以文化人”成为可能。
2.在教学场域的浸润中激发文化引力波
教学场域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客观关系网络,作为自主生成的场境,它涵容于学校教育场,并与社会场域形成同构。由于教学正是在社会的多维场域中才获得教育效应,所以教学场域也就成了“育人”的文化浸润空间。
一要优化思政课教学场域的结构。一般认为,教学场域是由教师、学生、课程、方法、反馈、环境等教学要素构成。若这些要素只是静态聚合在一起,那么它只能展扬教学场域是实体性的“真”的在场,而教学场域的“善”与“美”的本体性存在就被遮蔽,失去了“善”与“美”场域的“真”也就必然大打折扣。优化思政课教学场域的结构,就是要将教学要素动态融合起来,形成一种要素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的耗散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一方面进行着知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构成“真”的实存空间;另一方面又不断进行着意义的构筑与澄明,构成“善”与“美”的应存空间。高校思政课培育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也是审美存在之人,因而思政课教学也只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充满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的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建构中,人对美的感受力促使人能够冲破外物功利的藩篱,升华成为一种愉悦感、满足感、自由感,满足人们对于精神享受的高级需求,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一种不同于政治、文化的新功能——享用功能。实现教学场域中“人的审美存在”,就是“坚持教学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需要,彰显人的本质,维护人的自由。”[10]一句话,充分关照人的尊严和价值。为此,就需要优化传统的教学场域,构建由理解、沟通、参与、互动等活性因子构成的动态教学场域。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场域进化的自然选择与时代必然。
二要提升思政课教学场域的文化功能。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对结构具有反作用。教学场域的耗散结构一经形成,它即具有了基于整体优化而涌现的文化功能;反过来,整体文化功能的发挥又对场域的结构起着进一步的优化作用,从而推动着场域的进化。从文化角度看,教学场域就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既体现为教学传统结构所致的规则、惯习,又体现为教学耗散结构所涌现生成的种种“涟漪”。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各种规则的制约、思政教师话语权力与学生话语权利的失衡、课程形塑而致的惯习依赖等问题,使得高校思政课陷入教学场域失衡、效用不足的实践困境;同时,又受到来自现实以及虚拟社会的多元文化“异化”的挑战。这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与发挥场域文化功能的反作用,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学生、用红色文化浸润学生。简言之,在高校思政课育人实践活动中,要将育人的方式、内容、载体、方法、对象等紧密相连,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引力,使大学生在教学场域的浸润与吸引中因情感共鸣而价值树立,进而自觉进行行为矫正,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效用发挥机理的本质所在。
三、“德”性支力:教学效度的价值呈现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文化价值观。就思政课教学来说,作为一种德性实践,其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人之成人的内在生成性活动,更是人之为人的自我超越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作用不可替代”。因而,思政课有效教学追求的不是延续教学有效性的传统价值旨趣,而是基于“立德树人”的前提下确立教学的现代伦理意蕴,是在“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同时实现“合伦理性”的统一。
1.以德性价值撬动教学内生力
从根本上来讲,教学内生力就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包含内在的意志、个性、欲望和价值观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致力于“立德树人”的德性养成过程,正好与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善”要求契合,成为学生成才、成长、成人的核心内生动力。
首先,以德性价值撬动教学内生力,彰显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诉求。德性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一个人的内心而在行为上的稳定体现,是人在其社会性本质生成过程中的内在性、自律性、选择性和超越性。具体来说,从内在性看,道德既是人存在的方式,同时它也为人的存在提供了保证,这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所树之“人”从自然的存在走向精神的存在;从自律性看,道德优越者因其具有的协同获益的特有优势又不断塑造与提升着人的精神文明,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所树之“人”的素养要求与积极主动意识;从选择性看,“立德”所要“立”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反映着新时代要求的“德”,体现了思政课教学中价值引导的先在性与价值认同的应然性;从超越性看,社会主义道德是指向未来“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行为规范,体现了思政课教学从实然到应然、有效到高效与长效转型。因此,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根本要求就天然决定了思政课内在的德性价值,它是實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诠释,也是助推立德树人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其次,以德性价值撬动教学内生力,就是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认同感”。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总是通过社会来对自身进行定位;反过来,社会也正是凭借着个人的认同发挥其作用。价值认同问题,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是大学生在政治实践中不断调整自身价值结构、建立与完善社会政治意识的过程。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但思想上的免疫力与思想定力不足,在文化多元的价值博弈中,他们极易陷入迷茫之中或随波逐流而失去正确的人生方向。认同感不是随大流,它是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与行为准则的认可与接受,亦即对我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与接受,是大学生完美政治社会人格、优良伦理道德行为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大学生获得价值认知知识、培养价值评价思维的主要途径。认同感的培养不是靠强制灌输或简单说教就可以完成的,必须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大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思维能力方能实现。这就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尚的社团活动等方式,引导广大师生将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相结合,以此培养大学生在情感归属、价值取向上与我国政治体系、政治制度保持一致,以及提升广大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进而使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广大师生的根本遵循。
2.以德性涵养提升教学效度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根本旨趣在于涵养德性,而德性的价值彰显,一方面通过“德性”观人之内在的道德修养而撬动教学内生力,成为有效教学之“种”;另一方面又从“德行”察人之外在的道德品行而提升教学效度,成为有效教学之“果”。这里所谓的教学效度,“不仅强化‘有效这一‘实在教学,更突出强调‘实效‘高效和‘长效的‘应在教学。”[11]
首先,坚持以德性涵养提升教学效度,应当在拓展理论视野中激发受教育者理解反思的兴趣。理解反思是在核心价值认同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它在强调通过教学达到对预设的文本理解的同时,进一步强调通过系统思维建立起生成的意义理解。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就是将思想政治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联系起来,讲清楚理论的发展逻辑;就是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以及当代世界发展实际相结合,彰显出理论的逻辑力量。也就是说,既要基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理解、掌握理论,获得真知;又要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当中,并不断检验、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这些联系,使得分列的文本知识复归而以其原有的体系化方式呈现,体现着理论视野的拓展;同时联系作为一种思考过程,正是“对思想的思想”即反思。通过反思,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度。
其次,坚持以德性涵养提升教学效度,应当在创新教学实践中提升受教育者德性精神的境界。德性作为一种重要的内在品质,通过人们的行为活动外化为德行意识和精神境界。在普遍强调以学生为本、人文关怀的当下,我们更应高度重视涵养德性的实然过程,亦即在创新教学实践中促使德性由“自在”到“自为”的存在。近年来,各高校开展了诸如小班讨论式、问题抛锚式、情境戏剧式、多元混合式等教学方法创新,一些高校甚至采取刷脸签到、VR技术等科技手段,虽然有了“上座率”但“抬头率”、“参与度”仍不很高。这要求,要着重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深入到其深层次思想认识之中;从当代社会现实出发,直面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通过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努力建构起师生有效交往关系,进而在争鸣和辨析中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在交流与碰撞中浸润学生道德情感、在体验与感悟中锻炼学生道德意志,并最终体现为行动的能力,引导和激励学生趋向于求真、求善、求美。这意味着,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立足于“现实的个人”,通过有意识的政治教育活动,实现“以善致善”的“目的—手段”的有机统一。因而,从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来看,涵养德性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使受教育者德性精神境界提升的过程,最终表现为教学效度的提升。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做到效能生发、效用引发、效度提升,就要切实发挥高校思政课的“理”性张力、“文”化引力和“德”性支力的系统力作用。这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主题,守正创新、精准发力,把高校思政课真正打造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叶双瑜.汲取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N].人民日报,2017-11-21(05).
[2][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M].林骧华,徐和瑾,陈伟丰,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8.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8-05-05(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贾未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合法性问题[J].江汉论坛,2008(1):42-46.
[6]沈东.从学科自觉到学科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再定位[J].湖北社会科学2015(10):5-10.
[7]李菁.试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之“真理”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的一种黑格尔式解读[J].教学与研究,2012(12):74-79.
[8]卜玉华,齐姗.试析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性关系”及其生成机制[J].北京教育,2017(12):15-19.
[9][美]小威廉·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1.
[10]杨培明.论教学场域中“人的审美存在”[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4):31-35.
[11]程现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评价之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56-5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念的新发展研究”(18BKS130);大连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医学生获得感的思政课教学效度研究”(DYLX18027)]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