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学校初次献血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23 06:21卢爽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血站护理管理应用

卢爽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学校初次献血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5月该血站初次献血者560名在学校学生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依照平均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0名。对照组的学生在献血时给予一定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学生献血时在基础护理同时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干预,观察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风险发生率为11.79%,观察组的风险发生率为2.50%,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7,P=0.032<0.05)。对照组献血者满意度总有效率为83.21%,观察组献血者满意度度总有效率为99.2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χ2=8.993,P=0.039<0.05)。结论 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在学生初次献血者护理管理过程中,意义重大,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献血者满意度,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价值,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 风险因素管理;血站;献血;护理管理;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nursing of first-time blood donors in schools. Methods From March 2017 to May 2018, 560 students who were the first blood donors in the blood st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average random distribution, with 280 in each group.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some routine nursing care during blood donation, while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at the same time as basic care, and the incidence and satisfaction of risk ev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risk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1.79%, and the risk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5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6.837, P=0.032<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atisfaction of blood donor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3.21%,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atisfaction of blood don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9.28%.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χ2=8.993, P=0.039<0.05). Conclusion Nursing risk factor manage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nursing management of students for the first time.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blood donors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risk events.

[Key words] Risk factor management; Blood station; Blood donation; Nurs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根據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中国人均年用血量需要达到8 mL,而调查显示,中国人均只有2.3 mL的用血量,比全球人均用血量10.3 mL少8.0 mL。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年用血量相比,我国人均年用血量为30 mL,献血率为10‰,不能满足血液需求。所以提高献血者的献血率,拥有庞大而固定的献血群体尤为重要[1-2]。而学生作为献血的主要人员,提高学生群体的初次献血体验,减少其在献血过程中的献血不良反应显得尤为重要。护理风险管理就是将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风险意识进行提升,应用各种方法降低献血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该次研究选择该血站2017年3月—2018年5月560名学生初次献血者为该次的观察对象,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学生初次献血者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血站接收的560名学校初次献血者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地将这560名献血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80名。其中对照组男166名,女114名,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2.3±2.1)岁;观察组男159名,女121名,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7±2.5)岁。经统计分析处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两组献血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献血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风险因素管理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改善采血车及周围的环境。具体方法如下,确保空气流通,对车内卫生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让采血人员以及献血者感到舒适,缓解大家紧张、压抑的心情。营造良好的献血环境和秩序,维护车内及车外的安静的环境,使采血者能专心工作,献血者能安静放松的进行献血。可在献血车外张贴献血流程图及献血不良反应,使献血者熟悉流程及不良反应,打消献血者顾虑,配合采血人员进行采血。②完善风险管理预案,统计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不同的献血者在不同的时间以及场所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都会有所差异,所以应规划制定出能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的预案,尽可能减少严重风险事件的发生。③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教育并且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管理人员必须在护理人员中長期坚持开展持续而有效的护理风险教育,并且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视意识。然后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相关的基础风险知识培训,并定期开展完整有效的风险演习训练,以此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场反应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使其能在发生风险事件的时候规划制定出具体的风险预案,尽量减少潜在的损失。最后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因失误而出现的风险事件与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低。④重点放在门诊重点部位的质量管理上。向献血者说明所有关于献血者的自身利益的各种事情,保证全程的开放和透明,让献血者对献血过程以及献血后血液的使用情况有一个完整详细的了解情况,并记载和整理出相关的文件记录。然后与此同时管理及护理人员应保证每个环节稳定和安全运行,定期检查,重视各种机器的维护,一定要确保能稳定运行和安全运行相关机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定时定频率对相关文件记录进行负责的检查。如有发现任何遗漏或者是缺失,及时跟踪和弥补。尽力争取献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使献血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⑤宣教结合:在献血前,血站人员与学校进行合作,将献血的原因,献血流程以及献血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用讲座或宣传手册的方式在献血学生间进行普及,消除献血学生的陌生害怕的心理。

1.3  观察指标

1.3.1 风险发生率  观察两组分别出现各种风险的发生率,主要为晕厥事件的发生率。

1.3.2 满意度调查  血站为了解调查献血者对血站风险护理服务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自制一套完整的调查反馈体系。调查项目一共包括护理责任、护理效果、护理沟通、心理咨询、献血环境、健康教育、积极服务、护理经验等10个方面,每部分分值为10分,总评分为100分,献血者对于护理反馈评分在80~100分范围内为满意,60~79分范围内为一般满意,若献血者评分在60分以下则不满意。满意的总有效率=(一般满意+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0%[3-5]。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及反馈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果是使用计数资料用频数与百分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的风险发生率为11.79%(33/280),观察组的风险发生率为2.50%(7/280),经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7,P=0.032<0.05)。观察两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献血者满意度总有效率为83.21%(233/280),观察组献血者满意度的总有效率为99.28%(278/280),经计算(χ2=8.993,P=0.039<0.05)。

3  讨论

由于献血学生年龄都较小,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评估不足,情绪易紧张,都使得献血中的献血学生的焦虑易扩散。其次是护理人员的能力不同。要在护理人员中开展持续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教育,增加其对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对不同的护理人员进行不同的培训,主要包括集中培训和分层培训两种方法。对护士进行风险管理关键点、护理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计划的培训是集中培训的主要手段。分层培训的主要方法是根据护士的学历和资历进行进一步的培训。通过统一教学和自学的方式来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护士。护士选择自己的学习材料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适合自己的方法。无论有无学位的护士,都要通过自学和导师的指导,通过与献血者的交流和沟通,以及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来学习,经过了反复指导和培训,然后直到所有护士熟练使用为止。还有要在献血前、中、后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支持与护理[6],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进行,使护理人员与献血中充分沟通,并能对献血者的情况进行评估,有利于提升献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最后是血站要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教育、指导和监督,提升全体职员的护理风险管理意识,从整体上全局上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目前大多数研究显示初次献血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7],所以应十分重视学生初次献血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因献血发生的不良反应大多是轻度的,但易影响献血者的心理,挫伤献血者以及作为献血主力军的学生群体的积极性。而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的献血不良反应都是可以预防的[8],因此,更加突出了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重视护理风险管理,使血站有效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并且积极迅速地应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所以,应当强调护理风险管理在学生初次献血中的重要程度。通过检测两组献血者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献血者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风险发生率(P<0.05)。观察组献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9.28%,对照组献血者反馈得到的满意度度为83.21%。观察组献血者满意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献血者的满意度,这说明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在学生初次献血者护理管理中效果相当突出。所以应用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十分有效地降低学生初次献血者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发生,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在学生初次献血者护理管理过程中,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献血者满意度,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秦强国,胡霄,冯艳红.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245.

[2]  梁玉初.献血者护理服务质量关键指标的建立及其对固定献血者队伍建立的影响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8):1238.

[3]  陈吉章,郑玉萍,李姗姗,等.在采血车上采血的护理风险管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8):948.

[4]  孙琼芝.献血中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11):1281.

[5]  贝孟辉,李丽颜,曾雅静,等.献血者满意度调查对采供血工作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6):631.

[6]  李敏.初次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3):69.

[7]  赵玥,周倩.初次单采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时间特征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2):198.

[8]  姚立,杨茹.献血不良反应的分析及预警系统建立的必要性[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9):968.

(收稿日期:2020-01-11)

猜你喜欢
血站护理管理应用
细节管理在血站质量控制科的应用效果
关于血站文化建设的思考
当前血站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青海省血站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