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婷, 张静华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内科, 云南 昆明, 650032)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和编写剧本,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1],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接轨、素质教育与社会需要的接轨。近年来,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护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其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了医护人员临床实际操作的信心[2-3]。常规的心内科护理教学侧重于急救护理理论的掌握,缺乏针对急救护理技能的系统训练,实习护生缺乏临床操作与主动思考机会,实习效果相对不理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症状重、病程进展快,对实习护生急救意识、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较高。本研究将危机处置情景模拟教学运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教学中,旨在提高护生临床危机处置能力,现将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生6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护生分为2组,各30例。2组学生均已完成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在校学习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心内科带教。将实习护生每5人分为1组,带教老师结合PPT和教学视频讲解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原则、抢救流程、术后并发症处理等相关知识。
观察组采用危机处置情景模拟教学法。实习护生分组方法和带教老师授课内容同对照组,之后实习护生根据编写好的危机处置情景剧本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医生、护士甲、护士乙、患者、家属),进行模拟演练。危机处置情景剧本共设置4个常见危机情景:①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急救及入院抢救流程;②患者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发生室颤的抢救;③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时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④术后24 h后患者下床活动中发生晕倒的处理。
采用现场考核结合自评的方式评价实习护生急性心肌梗死危机处置能力。采用高仿真模拟人进行场景模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急性心梗入院处置流程、除颤、跌倒坠床处置流程等。由同一位带教教师进行评价,每个选项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评比。此外,通过设计自评量表评价学生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量化评分方法同上。场景模拟考核和自评成绩总分分别为13分和15分,分值越高代表护生急性心肌梗死危机处置能力越好。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场景模拟考核评分和自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
表1 2组实习护生场景模拟考核结合自评比较 分
作为心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对护理人员急救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临床实习是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重要阶段,但多数护生缺乏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到临床实践中的能力,急救技能相对不足,因此提高实习护生对急性心肌梗死危机处置的能力是心内科护理实习带教的重点。
本研究中采用的危机处置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设置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情境,让实习护生扮演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体会、参与、理解心肌梗死的抢救过程。情景模拟后,带教老师借助高仿真模拟人开展考核,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流程、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考核。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考核评分和自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危机处置情景模拟教学能够帮助护生更好地掌握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处理流程,对树立急救护理的自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带教中开展危机处置情景模拟教学,能够提高护生危机处置能力及动手能力,同时也能激发护生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为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