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涛,范新灿
基于创客教育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范式研究*
王新涛,范新灿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广东深圳 518055)
学科知识层面上的壁垒与组织制度层面上的分离,无形中阻碍了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性指引与创客教育的“跨学科”属性为此类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基于创客教育构建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型与范式,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客班为例进行试点探索。实践证明,该模型与范式在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备较强指导与借鉴意义。
创客;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
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近年来备受关注,在欧美发达国家,更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使跨学科教育成为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美国一直拥有“学科互涉研究的黄金国度”之赞誉[1],其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始终走在世界前列。二战后,美国各高校纷纷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研究实验室、跨学科研究团队;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无论在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还是在教学方式、师资配备上都表现出鲜明的“跨学科”、“创新”特征,为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力支撑。
我国跨学科运用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出现了一批新型交叉学科,比如教育技术学、运筹学等[2],步入21世纪,跨学科创新研究更是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国家发展与前进的动力[3]。近年来,国内高校纷纷探索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武汉大学率先创办人文科学试验班,打破文学、哲学、史学之间的学科壁垒,培养具备跨界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先后成立“清华学堂”、“竺可桢学院”、“复旦学院”等,对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改革探索,并取得了部分可喜的成果[4]。
“创客”译自英文单词“Maker”,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教研课题,特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3D打印、开源硬件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赋予创客们创造发明的力量[5],并推动了创客文化的蓬勃发展。创客教育作为创客文化在教育领域的映射,涉及科学、技术、数学、工程、艺术等多个领域,带有明显的“跨学科”属性,尽管和每一门学科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并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6],故创客教育天然的“跨学科”属性有助于打破学科知识层面上的壁垒。在我国,“创客”已经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系在一起,创客们的奇思妙想和丰富成果,充分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可为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另辟蹊径。
图1 基于创客教育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型
创客教育的重心在教育,关键在跨界,路径在实践,灵魂在创新。基于创客教育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型是在准确把握创客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将“跨学科”、“造物实践”等创客基因,自由、开放、创新、探索等创客理念融入教育教学活动构建而来。跨学科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创造了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研究范式,推动了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7],因此,基于创客教育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型坚持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课程体系与孵化流程相辅相成,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相互促进,推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跨学科活动的本质在于通过跨学科之间的相互合作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跨学科合作不仅包括学科智力层面的相互支持,还包括思维模式、研究手段、开发工具之间的相互补充。该模型的项目孵化线以“问题发现”为起点,“问题解决”为核心,引导学生制定创新性、系统性的跨学科解决方案,弥补学术研究与现实问题的鸿沟;突出项目开发实践环节,缩小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差距;探索项目产品化、商品化,尝试利用商业契机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与社会价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12年就开创了“主干专业+拓展专业”的复合教学模式,创新创业学院作为学校下设的二级学院,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积极开设创新创客班,依托“拓展专业”面向全校公开招生。修读要求学生具备宽泛的兴趣,一定的技术素养以及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有项目创意者优先。创新创客班的学生专业背景广泛多元,在30人组建的班级中涵盖工业设计、机械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市场营销、包装技术与设计等多个学科背景的学生。
创新创客班在3个学期内先后开设《创客前沿技术导论》、《产品价值与痛点挖掘》、《创客技术与实践》、《卓越产品力》、《创客项目会诊室》、《商业计划与项目路演》6门共计15学分课程。第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熟知当下发展的主导产业,掌握产业竞争态势,进而去发现社会问题并形成初步解决方案;第二学期的课程提供必要的技能、工具以及支持创新和跨学科合作所需的背景知识,为解决方案的开发落地赋能;第三学期的课程将引导学生项目转向产品化、商品化,以创造社会价值。整个课程体系与内容的设计坚守跨界融合、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理念,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和综合性,课程体系编排服务于项目孵化,并在内容上纵向延伸,注重学生跨界多元思维的培养。
教学方法坚持灵活性原则,改革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探索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采用专题研讨、项目实践、角色扮演、思维导图、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自由、开放、民主、合作意识及创新、实践、探索、分享理念。
图2 多元融合的课程架构体系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在“问题发现”阶段,学生可以直接与行业杰出创新者、创业领袖交流,引导学生面向真实生活进行探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课程教学、项目研讨会、专题讲座、工作坊、案例研讨等多种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涵盖创新思维、智能制造、商业模式、知识产权、团队组建、政策法规等多个主题;学业考核采取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方式,结业成果可以为产品原型、知识产权证书、商业计划书或创业项目,并定期举办成果展示交流会。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自开设创新创客班以来,目前已经累计培养180余名学生,并在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先后孵化桌面微型摄影系统、智能陪伴机器人、多旋翼无人机等23个创新产品,获得发明、外观、实用新型等创新专利授权31项,香蕉宿等3款创新产品转化为创业项目,实现了企业化、商业化运营,智能陪伴机器人等14款产品原型先后亮相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亚欧博览会等展会,部分学生毕业后入职华为、腾讯等世界五百强企业。
[1] 魏玉梅.美国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跨学科”特色及其启示——以哈佛大学教育哲学博士(Ph.D.)培养项目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6,43(03):43-57.
[2] 谢健.大学跨学科研究中的学科阻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6〕6号.
[4] 李佳敏.跨界与融合——基于学科交叉的大学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5] 田友谊.创客教育:源起、内涵与可能路径[J].比较教育研究,2016,38(01):22-28.
[6] 曹培杰.反思与重建:创客教育的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7,38(10):93-99.
[7] 尹伟,董吉贺.开展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应构建资源共享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0(06):41-43.
Training Model of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ve Talents Based on Maker Education
WANG Xintao, FAN Xincan
()
The barrier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the separation of 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 system have hindered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ve talents.Policy guidance for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attributes of maker education have opened up a new path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uch talents. Taking the Innovative Maker class of Shenzhen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 and paradigm based on Maker education.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model and paradigm have strong guidance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ve talents.
Maker; innovation;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cultivation
2020-04-16
*项目来源:2018年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2017-02);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重点课题“以双创教育推动专业人才创新培养的改革研究”
王新涛,男,山东潍坊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
G648.2
A
1672-0318(2020)04-0081-03
10.13899/j.cnki.szptxb.2020.0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