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青
[摘 要]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主动进行的活动。我国北方春季气温很低,不利于长时间进行户外游戏活动。为了丰富幼儿的春季幼儿园生活,培养幼儿不怕寒冷的意志品质,全面提高幼儿园室内外游戏活动质量,我园教师组织开展了“室内外游戏创编”展示评比活动。大家积极参与、认真撰写游戏方案,亲手制作游戏器具,经过本班试玩、各班交换互玩等形式,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关键词]幼儿教学;室外游戏;体育综合
为了丰富幼儿的春季幼儿园生活,培养幼儿不怕寒冷的意志品质,全面提高幼儿园室内外游戏活动质量,我园组织开展了“室内外游戏创编”展示评比活动。大家积极参与、认真撰写游戏方案,我们分别从“室内桌面游戏”和“户外体育游戏”两方面进行了创编。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游戏设计科学合理、内容新颖,有很强的趣味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值得高兴的是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帮助收集废旧材料,经过教师整理制作成了适宜幼儿操作的游戏道具,变废为宝,为幼儿树立了环保意识。
一、桌面游戏创编
1.消消乐(适合:小班)
游戏目标:练习从相似的纸杯中找出带有同一种图案形状的纸杯,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游戏准备:底纸板2张,画着动物、数字、形状、水果的纸杯若干个。
游戏规则:幼儿尝试找到相同图案的杯子;完成游戏不要越过底纸板。
游戏过程:(教师出示纸杯,让幼儿从中找到相同图案的纸杯。)
小朋友看老师手中拿的杯子上面有什么图案?找一找,哪个杯子和老师手中的图案一样?出示各种带有图案的纸杯,让小朋友说说图案的名称。分组找图案相同的杯子,并叠放一起。两个小朋友同时进行游戏,比一比,看谁完成得更快更准确。
2.自制玩具拼拼摆摆 (适合:大班)
设计意图:为了给幼儿提供更丰富的桌面游戏玩具,教师通过充分收集,利用身边的常见材料和废旧物品,从玩具的教育性、创新性、趣味性、简易性和安全性出发,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制作出一件件实用、童趣盎然的桌面玩具,如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操作类玩具、趣味性强的益智类玩具等。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在拼插、拼摆操作过程中,帮助幼儿建立图形、图案的认识。
(2)在幼儿拼摆过程中,发展幼儿小肌肉的力量与灵活性。
(3)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感受图形美、体验图形的奥秘。
(4)培养幼儿与同伴交流的欲望,学会与同伴合作。
游戏准备:激发幼儿拼摆兴趣的照片;拼摆成功的影片、图片;自制拼插玩具卡片及纸筒拼插玩具、拼图卡片。
游戏过程:
(1)将玩具一一摆放好,小朋友观察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多媒体播放图片,与同伴交流。要选择什么样的拼摆材料,想要拼什么。
(3)动手操作,感受拼摆的乐趣。
二、体育游戏创编
1.《疯狂保龄球》(适合:小班)
游戏目标:锻炼滚球的动作技能,增强手脚控制球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游戏准备:皮球2个、矿泉水瓶20个
游戏规则:
(1)要站在起点线外面,不能用脚踢球。
(2)听教师的口令开始滚球,滚球的时候眼睛要瞄准矿泉水瓶。
(3)比一比看谁碰倒的矿泉水瓶多。
(4)比赛结束的小朋友们要把球捡回来后交给后面的小朋友。
反思:幼儿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有序进行游戏活动。由于幼儿体质不同,力量大小不一样,有的幼儿没能击中“保龄球”,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保龄球”的位置,尝试变换运球方向、增强击球力度等方法,自主改进游戏,达到击中“保龄球”的效果,提高了幼儿的成就感。
2.合作的小蚂蚁(适合:中班)
设计意图:幼儿喜欢户外活动、做游戏,为了增强幼儿体质,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设计了各种程度的关卡,通过这个游戏使幼儿获得游戏乐趣,并在游戏中增强合作意识,同时磨炼自己的勇气和信心,培养不怕困难的习惯和决心。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积极的参与意识和集体中的配合能力;增强了幼儿敢于战胜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气,进一步学会了集体合作。
游戏准备:呼啦圈、袋鼠跳跳布袋、椅子、球、跳绳、运动爬行圈、音乐。
游戏过程: 教师带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蹲下、起来,慢跑、扭腰等。
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并和部分幼儿一起模拟演示,其他幼儿认真看。
(1)教师带幼儿进入袋鼠跳布袋里,拿好袋子跳起来的同时从前面排放好的呼啦圈跳出到另一个圈,继续跳完呼啦圈。
(2)第二关,有4把椅子,3人上去后,运送最后一把椅子到最前面,以此类推。
(3)第三关,把两个球分別放到小朋友前后中间,用肚子和后背把球夹住,同时往前进。
(4)第四关,小朋友和老师同时进入运动爬行圈,合作同时前进到终点。
反思:游戏环节设计合理、动静结合,幼儿能在教师指引下按规则进行游戏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合作夹球环节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在同伴的带动下能共同完成活动。只是由于场地较小没有进行分组竞技比赛,致使部分幼儿等待时间过长,有点影响幼儿的情绪,教师发现及时改进了活动顺序,达到了全员参与运动的效果。
三、综合游戏创编
解救青蛙妈妈(适合:大班)
设计意图: 大班部分幼儿参加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够仔细,做事不够认真,没有时间概念,做事拖拖沓沓,没有竞争意识与团队意识。特将部分有助于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与故事相结合,设计了此闯关游戏。
游戏目标:(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语言分析及动手操作的能力。(2)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智慧,在玩耍中学习。(3)培养幼儿战胜困难,敢于冒险的精神及团队合作意识。
游戏准备:
(1)准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2)材料准备:沙漏(两个有盖的饮料瓶及少量细沙)、通关详细图纸一张、青蛙妈妈玩偶或图片、小青蛙头饰三个。
(3)关卡材料:(第一关)缺少一只轮胎的车一辆,不同颜色、大小及花纹的轮胎若干;(第二关)高尔夫球杆一支,海洋球若干,可打开的门一扇,山洞约1.5米;(第三关)嫌疑人画像(大嘴鳄鱼)八等分拼图一份,独木桥一座约1.5米;(第四关)写有1--20的数字瓶盖,画有4×5和1×20规格排列,每格为3×3厘米格子的硬纸板,荆棘丛约4平方米;(第五关)钟表,对应的写有十二个时间段的谜语硬纸板及谜语卡;(终点)青蛙妈妈、城堡、透明的可以打开的门。
游戏过程及规则:
(1)把六只小青蛙分成两队,红队和黄队,并用沙漏计时,在沙子漏完之前带青蛙妈妈返回,则表示解救成功,如果超时,解救失败。
(2)三名幼儿首先来到停车场,沙漏计时开始。幼儿从众多车轮中选出一只与所提供的车辆一致的轮胎,装好并迅速开往第二关,期间要经过蹦床伪装的沼泽地。
(3)第二关用保龄球杆将一个球打入洞内,敲门成功,大门打开幼儿钻过山洞前往第三关。
(4)幼儿到第三关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一幅嫌疑人的八块拼图,再走过独木桥来到第四关。
(5)将方阵内打乱的(1--20)二十个数字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在1×20的格子内,绕过荆棘丛来到第五关。
(6)第五关要求先看清时钟上的整点时间,选择与整点数字所对应的谜语,谜底就是打开城堡大门的钥匙。如果答错了门没有开,只能等到下一个小时再换另外一个整点数字的谜语。
(7)救出青蛙妈妈后,将青蛙妈妈放入车内,迅速按原路线撤回,如果回来后沙漏还在继续则表示解救成功。
游戏创编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收获,特别是在集中展示环节,我们通过互相“交换游戏”让小朋友好像在逛“游戏超市”,他们对各班展示的游戏流连忘返,纷纷尝试体验久久不愿离开,让我们深感欣慰。教师们通过游戏创编丰富了对“幼儿游戏”的认知理解,大家在展评活动中相互借鉴、共同改进,纷纷表示一定要为孩子们创编出更多更适宜的游戏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杨霞 叶蓉.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用手册[M].北京: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07).
[4]任书东.幼儿游戏创编与指导[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06).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