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媛媛 汪源杰 姚 霞 刘 荣 曹 俊
(郑媛媛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作业疗法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1914年由美国医生乔治·爱德华·巴顿创立,其目的在通过作业活动促进病人的健康和幸福,它涉及到患者的日常活动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以支持和帮助他们重新返回到家庭当中,提高生活质量。[1]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人群疾病的主要构成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老年人免疫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衰老使老年人对炎症反应能力下降,其病往往隐袭;老年人多有营养失调、循环功能降低、天然防御机制减低、各器官的功能减退等情况造成机体抵抗力差;加之诊断和治疗不及时等因素,使老年人易患各种疾病,给治疗带来了困难。老年人作为一类特殊的人群,有着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社会角色功能丧失率的特点,其身心健康问题已成为公共卫生研究的焦点。[2]在进入快速老龄化的阶段后,我国老年病防治的任务十分繁重。[3]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由于基层卫生保障制度的完善、医疗健康知识的科学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该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明显增高,也越来越重视健康保健。健康促进的目的是让个体了解健康的保持方法,这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预防,还包括促进人体生理、心理、个人社会功能的健康水平。作业疗法通过使用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作业活动协助患者去选择参与和应用,并且以此来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其对象包括由于生理上、心理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或者因老化致使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因此作业疗法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4]其训练模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采用了作业疗法对老年进行健康促进,并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在我院合作的敬老院、居民社区内选取符合标准的老年人6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研究对象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62.53±1.76岁;试验组研究对象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64.49±1.63岁。两组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按照我国对老年人的定义:60周岁以上的公民。②自愿参加,愿意接受量表的调查和评估,同意坚持完成治疗者,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重症精神病、明显智力障碍者不能配合完成治疗。②长期卧床,躯体功能障碍无法进行治疗者。③伴严重的心、脑、肺、肾等脏器功能异常以及其他自身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不适宜本项治疗者。④入组前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形式的健康促进护理干预训练者。
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均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如穿衣、吃饭、保持个人卫生等方面。试验组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叠加指导使用作业疗法训练器进行锻炼。作业疗法训练器锻炼法如下:训练器采用等级训练模式,强度由简到难,适用于可完成训练操作的不同健康状态的老人。根据训练器的等级训练,由护理人员对试验组的受训对象进行培训,示范训练器的操作方法,并且对受训对象在作业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作答,同时给予一对一的教导。当试验组的受训对象完成培训并能规范使用作业治疗训练器后,在护理人员的督促下开始进行固定的、规律的、适度的健康促进锻炼。在初始的1月内,受训对象每次使用每个训练器的时间为30min,每周锻炼不少于3次;第2~3个月为隔天使用训练器,每个训练器每次锻炼45~70min;第4~6个月为隔天使用训练器,每个训练器每次锻炼60~90min。每次锻炼由研究人员记录本组老年人的训练情况,包括锻炼的时间、次数等。同时,每个月组织一次如“六子棋”“bingo”之类的计时游戏竞赛,促进受训对象锻炼的积极性和信心。
①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量表共14个项目,总分低于16分为完全正常;大于16分表明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功能下降,最高64分,分数越高表明日常生活功能下降程度越高,总分≥22分表明日常生活功能有明显障碍。②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量表共 10个项目,采用0-2约3级评分法,由护理人员根据相应项目对患者进行观察后评定。总分大于2分(包涵2分),为社会功能障碍。③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指数量表(WHO-5):该量表由五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按照六个等级计分(0~5分),量表总得分为五个条目分数值和,分数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在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开始6个月后用上述量表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对比如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心理健康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SDSS评分、WHO-5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SDSS评分、WHO-5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试验组提改善度显著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人因为各器官生理功能减弱,健康状况慢慢衰退,常出现各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加之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的改变以及社会角色的转变,使其极易产生各种身心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极大。[5]目前国内针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制定一系列的卫生健康法案,通过医疗知识的普及、城镇老年居民健康监测、社区健身器材的修建、卫生人才的培养以进一步的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工作,并建立了国家级的康复中心,地方卫生机构也成立了大小规模的康复部门。但是此方法对老年人的健康促进比较局限,针对性不强,缺乏科学的作业治疗理论基础,而且尚无干预对观察指标的远期疗效的评估。
作业治疗作为连接患者、家庭、社会的桥梁,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重归家庭、社会,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的和谐发展。很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证实作业疗法对精神类疾病、慢性疾病、脑卒中后期恢复等有着极好的疗效。作业治疗在老年群体中通过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保健方案,让目标人群以大限度地使其保持独立、防止疾病、维持健康、精神慰藉并将其与家庭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从个体生理心理功能的潜力和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作业治疗提高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对促进老年人口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老年人群相对于其他人群是作业治疗的主要对象,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作业疗法对老年相关生理、心理疾病的康复有着明显的疗效。[6]王追琴等[7]通过作业治疗对轻度认知损害的老年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表明,作业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郑文娟[8]对53例COPD稳定期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措施上进行4周的作业治疗,最后得出结论,作业疗法可显著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行为,降低其焦虑、抑郁心理,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黄红艳等[9]研究发现将作业疗法辅助应用于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干预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缓解其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作业疗法在可以促进老年人群健康,有利于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