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荣 王潞伟
从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来看,山陕梆子的板腔体(或曰板式变化体)音乐体制,经长时期的演变,约在乾隆末基本成熟。《陕西省戏剧志·渭南地区卷》记载:明代与清代也曾有过曲牌体的运用,乾隆时期这些曲牌音乐大都板式化或只作伴奏用。《中国戏曲志·山西卷》这样评价成熟的梆子腔:
这种梆子腔,继承北曲腔少字多、腔高板急的总体风格,借鉴和利用了北杂剧特别是昆弋诸腔十分成熟的表演艺术和关目排场,接受青阳腔滚唱、滚白(几乎照搬于清戏)及锣鼓杂戏的编词构腔手法的启示,以当地广为流行的民歌小曲和说唱为基础音乐语汇,综合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面貌并敷演故事。
今天看来,除“接受青阳腔滚唱、滚白(几乎照搬于清戏)”尚需商榷外,其余大体恰当。
由已抄录的戏台题记可知,乾隆末到道光末,晋南各地有近二十个梆子戏班留下了演出踪迹。道光年间见于蒲县柏山东岳庙戏台题记的班社,先后有得盛班、永盛班、连升班、秦三流班等,咸丰年间各地留有题记的增加了侯家班、吉祥班、徐藕兴班、聂三思班等。梆子戏班社的增加,既表明了从艺人员的扩大,也说明了演出市场的扩张。《中国戏曲志·陕西卷》记载,同州“继嘉庆年间(1796~1820)出现的东北社、老县班、张吉娃班后,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还出现了著名的四大班和八小班。四大班为潘汉龙班、梁光班、齐唐班、许建仁班;八小班为八牛村、刘门村、南仵村、吴王村、同鞮村、坊镇、萁子村及潼关康家班”。
活跃在河东的山陕梆子,于清代后期逐渐形成了南路、西路两个流派。南路戏受昆山腔影响较大,嘉庆年间戏台题记中已有移植改编自昆山腔的剧目出现。学生乔圆圆硕士论文《蒲剧南路戏二十四本研究》认定其“形成时间至迟在道光末期”。两个流派主要是剧目、表演和艺术风格上的区分,另有一种说法是从演出范围上区别。南路戏演出南路二十四本,但有三种不同说法,各种说法剧目不尽相同,实际相加数字超过二十四本,应是不同班社不同演出习惯所导致。乔圆圆认为,如果以戏台题记为据、以演出较多为原则的话,南路戏的二十四本戏应该是:
上八本:盘陀山 红梅阁 麟骨床 瑞罗帐 意中缘 乾坤啸 十五贯 火攻计
中八本:梵王宫 摘星楼 阴阳树 炮烙柱 春秋配 无影簪 梅降亵 和氏璧
下八本:忠义侠 龙凤配 日月图 富贵图 狐狸缘 火焰驹 渑池关 黄鹤楼
从剧目来源看,有移植改编自明清传奇的,也有改编自列国演义、平话或通俗小说的,还有部分剧目本事来源不详。南路戏剧目结构、文辞比较讲究,上场对子下场诗均有,唱词文雅,唱段多四句、六句,没有大段抒情唱段,被艺人称为“豆腐块”,一般来说重唱不重做,表演注重斯文,无出奇制胜之处。西路戏文字粗糙俚俗,不乏较长唱段,无论什么戏都可以演出,表演火爆,注重特技运用。故平日南路戏艺人练唱、白较多而练基本功较少,西路戏艺人除练唱、念外,还需练习腰功、腿功及武打功夫。南路戏班社较少,西路戏班社较多,南路戏在西路戏活动区域演出相对稀少,西路戏在南路戏活动区域演出则较为频繁,清末如此,至民国初期尚存余绪。山陕梆子唱腔中吸收昆山腔的唱腔只保存了个别部分,被艺人称为“哼渣子”,曲牌音乐则保留了较多昆山腔唢呐演奏曲牌,用于宴会、出征等特殊场面的伴奏。
从嘉道年间的《蝴蝶杯》抄本可以看出,那时的行当生旦净丑之外,还有外和末,且每一行又有若干分支,名目繁多,加上杂角、零碎,演出中代角和跨行代角现象较多,不但有损于艺术的整饬,对于多数人员不富余的班社来说,排练、演出也存在诸多困难。乐队构成方面,大约在咸丰年间,山陕梆子主奏乐器奚琴被呼胡(板胡)所取代,三股弦也让位于笛子。至迟同治年间确立了生旦净丑四大行,行当的设置趋于合理,行当艺术色彩更加鲜明,各行当的表演也进一步规范。清光绪七年(1881)祁彦子欲创修“梨园会馆”(合味庙),数年不成,遂转求于郭宝臣。郭宝臣利用进宫演戏的机会,通过李莲英讨来慈禧太后所赐黄绳,突破了地方乡绅的阻挠,以绳量地,于光绪十三年(1887)在永济县韩阳镇修起了被称为梆子戏“艺人之家”的“合味庙”。碑文记载捐资班社就达16个之多。光绪二十六年(1900)晋南大旱,山陕梆子艺人杨老六(杨登云)带领马成祥娃娃班赴湖北老河口演出,移植了一些京剧剧目,首次将京鼓、京锣运用于蒲剧打击乐器之中。
山陕梆子演出蓬勃兴盛,迎神赛社须有它,庙会商品交易得有它,庆寿添喜离不开它,甚至丧葬出殡也要用它。尤其是戏曲科班的不断产生,招致了正统文人过多的忧虑,光绪《永济县志》“禁优议”告示措辞十分严厉:
天下一切无益之事皆宜禁,而最宜禁者莫如优;宜严禁而加之重罪无赦者,尤莫如教优之人……教之优,是即所以杀之也。杀人者,杀一人即当抵命,举数十人而尽杀之,其罪尚可胜言哉!
如此敌视戏曲科班的产生与存在,在各地的禁戏通告中也是罕见的,但要想阻止地方戏发展的滚滚洪流,却是不可能做到的。
山陕梆子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实得益于戏曲早期教育。随着戏班和从业艺人数量的增加,河东出现了培养梆子戏表演人才的科班。已知较早者,为创办于道光末或咸丰初的蒲州老“三义园”娃娃班,后改为“新三义园”,至迟一直办到老三义园出科后赴晋中演出,光绪十四年(1888)成立坤梨园的王来来归来在“新三义园”挑选艺徒后。之后,所知较详、培养艺徒较多的科班有:约创办于同治五年(1869)的河津县卫庄“张春子娃娃班”,创办于同治十三年(1874)的太平县“牛席娃娃班”,创办于光绪十年(1884)的河津县“吴家关娃娃班”,创办于光绪二十年(1894)的新绛县“梁梅隆娃娃班”、芮城县“陌南镇娃娃班”、永济县“赵村娃娃班”,创办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安邑“东古村娃娃班”,创办于宣统元年(1909)的永济县“西王村娃娃班”,创办于宣统三年(1911)的解州(今属运城市盐湖区)“十里铺娃娃班”,豫西灵宝县(今属河南省三门峡市)焦村也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办了“张秉义娃娃班”。其中以“牛席娃娃班”办班时间最长,历时数十年,举办13期,培养艺徒五百余人。这些科班所培养的艺徒,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各山陕梆子班社中,弥补了班社中以师带徒教育方式的不足,促进、加快了山陕梆子的全面兴盛。
同治、光绪时期山陕梆子班社众多,在剧目的丰富和表演艺术的成熟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据不完全统计,已抄录的晋南这一时期戏台题记所记载的剧目在230出以上,且内容多为与群众观赏意愿契合的忠、孝、节、义,好戏连台,广为传演,涌现出众多的优秀表演艺术人才。《陕西省戏剧志·渭南地区卷》谈到,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先后有“入远登空、滑稽敏捷的第一名丑皂皂子,庄严雄伟、神韵绝俗的须生王观灯,歌喉婉转、丝丝入扣的须生冬至儿,跷工出众、武艺超群的旦角启运儿,韵协商羽、唱功最佳的青衣兴业儿,凤眉梨花、清柔流利的平安儿,风姿俊美、雅如兰芳的双元儿,工力老到、不同凡俗的润儿。净角有声如雷鸣、气贯长虹的四全儿,鹤立高岭、虎啸长风的五五子、忽忽子,黑红文武精通无阻的大木头、二木头,丑角中妙趣横生、武艺精通的碟碟子,俗不伤雅、动辄有趣的水泅子等”。还特意提到清末两位尤为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一个是白长命,人称“盖陕西”。他工青衣、花衫,如《玉香女奉琴》《王有道赔情》,其戏无不宜人,人赞之为“雅曲清歌,陶人欲醉,近如花笑,远似岚翠”(王绍猷《秦腔纪闻》);一个叫“水铃儿”,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同州府,大荔县,出了水铃一巧旦,会运桨,会舞剑,执火棍,打焦赞,扮贺后,去骂殿。这些好,不上算,一扎场子七回变。”可见他们二人都是具备创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表演艺术家。
道光之前的晋南山陕梆子艺人多已湮没无闻,据《蒲州梆子志·人物》所载,现知最早的是出生于道光五年(1825)的黄管子,工二净,“演戏时双目炯炯有神,嗓音洪亮,具有浑厚的共鸣音,其尾声常带有‘箭音’,时人称赞他唱戏‘有神气’”,擅演靠甲戏。所知较详的是活跃于同治、光绪年间的艺人“元儿红”张世喜,读过两年私塾,工须生,“唱工戏、靠甲戏无一不精……在《下河东》中饰赵匡胤被困河东后,大段乱弹唱得凄楚哀婉,余音绕梁”,发现并培养了郭宝臣。米子彦,工须生,擅演软页子戏,唱功好,有“三十句乱弹不重腔”之说,表演“耍口条”“闪帽翅”及“扇子功”,被称为“三绝”。“白菜心”郧三吉,河南卢氏人,初学小旦,后改青衣,唱做兼长,尤擅悲剧,善于运用特技揭示人物心理。祁彦子,秀才出身,工须生,还能反串丑角,平日能潜心研读经史,对人物常有独到理解,因而有上佳表现,动作极富雕塑感。“十三旦”侯俊山,在京被赞为“状元三年一个,‘十三旦’盖世无双”。“小元儿红”郭宝臣,在京被誉为山陕梆子“须生泰斗”。许登元,工老旦,生活中善于观察中老年妇女言谈举止,结合戏中角色加以提炼,应用中尤擅创造,所演人物神情毕俏。王来来,工旦角,演文戏出色,踩跷演靠甲刀马戏,飘洒矫健,气度不凡。李彦堂,南路戏须生,演戏形神俱佳,以袍带戏著称,年二十即居云升班七大须生之首。张闷呆,工二净,表演粗犷豪放,长于刻画阴险奸诈人物,善创绝招,尤以《赠绨袍》独创“吃草”表演而广受称道。“寺堡丑”憨有言,嗓音尖高而洪亮,人称“干碗嗓子”,所演无论皇帝、奸臣、家奴、乞儿,皆各有创造,与不同戏中之同类人物绝不相同。
清代后期山陕梆子戏台上涌现出的各路明星,真是人才济济,生旦净丑俱全。稍加留心即可发现,河西同州艺人以旦行出色居多,河东蒲州艺人则以生行力量居胜,或许正因为如此,时人才有“河东生,河西旦,东生西旦实好看”之说。是时,黄河两边的戏班去对方区域演出,或河东艺人去河西搭班、河西艺人来河东搭班,全无门户之见,都是寻常之事。清末民初,已知到河东搭班的同州艺人有:渭南人“堂儿红”(须生)、高陵人中阳儿(武旦)、郃阳人杨师傅(花脸兼老生)、渭南人“陕西红”(须生)、郃阳人福明(花脸)等;去河西搭班的蒲州艺人有:猗氏(今属临猗县)人王双喜(须生)、临晋(今属临猗县)人小管(正旦)、夏县人顺友(小生)等。双方交流密切,才有了山陕梆子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
河东晋南及豫西数县流行的山陕梆子,民国初改称蒲州梆子(1937年简称蒲剧)活跃至今,河西同州流行的山陕梆子也有称同州梆子的,清末民初受到关中改良秦腔东渐的冲击,20世纪20年代后渐趋消亡,终至无一班社存在,只剩韩城、宜川极少数县坚持演出蒲州梆子。
清末山陕梆子的剧目究竟有多少,这是今天已不易探究清楚的数字,《蒲州梆子剧目辞典》统计,连同传统捎戏在内计735个,另有虽名存已不知其内容而待考的剧目89个,还有些早被历史的尘埃淹没而不为后人所知,同州梆子则据称有传统剧目1000余本,但大部分失传,抄藏者仅200余本。地方戏属主流文化之外的地域文化范畴,正统文人是不屑于染指的,少数民间文人没有能力刻印出版,艺人群体是社会中的“下九流”,顶多只能以“抄本”和“口传”的方式加以传承。现在能够见到的山陕梆子抄本,同州有嘉庆十年(1805)抄存的《画中人》,嘉庆十三年(1808)抄录的《刺中山》,道光至咸丰、同治年间抄录的《玄都观》《六郎坐帐》《金陵讨封》《龙凤针》《普救寺》《鸳鸯剑》,晋南似仅有嘉、道年间《蝴蝶杯》抄本和薛守田保存的一些光绪、民国抄本。清末民初是山陕梆子的黄金时代,道光之后民间开始流传一些梆子戏的刻本,《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统计:“同治、光绪年间大荔三元堂、清义堂和咸林(今陕西省华县)永庆堂木刻的《铁角坟》《人之初借钱》《司马懋断阴》《下河东》《昭君和番》等。”20世纪80年代,刘文峰在参加《中国戏曲志》编纂过程中,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料室,发现两函道光至宣统年间陕西、山西、北京出版的梆子戏刻本,“共计五十二种、四十四个剧目”,曾撰写《清代山陕梆子刻本研究》一文,将其研究所得予以披露:刻本中包括郭宝臣演出的《斩子》《渭水河》,“小旋风”“五月鲜”演出的《女起解》,侯俊山演出的《放牛》(《小放牛》),此外:还有一些曾经盛行,现在各梆子剧种都已失传的剧目《老鼠告猫》《闹馆》《金钗记·拾钗》《审周仓》《雪梅上坟》《观春秋》《秀才听房》《赵得胜带箭》《崇祯显魂》等。
该文提醒几点值得特别注意:一、山陕梆子流播北京已有一些时日,当与山陕本土的梆子戏有了细微差别;二、从脚色行当分工来看,“它的脚色行当分工相当细致。山陕梆子刻本中标明的脚色名目就有十几种。其中生行与旦行分工极为细致。如生行有:生、正生、小生、老生、红、末、外七种。旦行有旦、正旦、老旦、小旦、花旦、尧六种。”红、外、末已归于生行,尧(年龄较大、心狠手辣的女人)似归于彩旦,与今日蒲剧之行当细分已无大的不同。三、武打剧本中的提示有“十二股荡”“四连环”“打出手”“锞子攒陈”等,可见武戏有一些格斗搏击的场子,山陕梆子艺人需掌握一定的武打技巧。四、“山陕梆子刻本中所标明的板式有:紧板、慢板、平板、二音平板、倒板、大板、介板、安板、长板、苦板、荐板、截板、二性板、紧二性、二性收门儿、二性两个收门儿、流水、滚板、二绺子、创二绺、还魂、串子梆等,名目繁多。其中用的最多的是平板、流水、倒板、介板、二性、滚板、还魂等几种板式。”蒲州梆子的几种主要板式大都齐备,只是文字表述有异,板式较为繁杂,归纳成为七大板式应是民国年间完成的。
板胡于清代末期已经成为梆子戏文场的主奏乐器,项阳《中国弓弦乐器史》引吉喆《从我国弓弦乐器的发展初探板胡的渊源》,作出了一致判断:
板胡用于梆子剧种的历史不是很长……大约在清代,河北梆子等便以与二股弦同音高的小板胡代替了二弦子,其定弦和演奏方法完全同二股弦一致。这便是高音板胡的前身。
《陕西省戏剧志·渭南地区卷》判断,板胡成为山陕梆子文场主奏乐器的时间,在清“嘉庆、道光后”,其说可信。
观赏梆子戏演出是山陕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亲身参与演出也是相当多群众的爱好。无论是河东晋南、河西同州或豫西陕州,许许多多村镇历来都有闹家戏、闹村戏的传统,农闲时节,尤其是春节前后,以社、村为单位组织起来,用自己购置或租赁来、借来的戏箱,粉墨登场,自娱自乐,成为民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临汾市吉县同乐村家戏,至迟始于光绪前期,光绪二十六年(1900)曾去县城参加过元宵社火活动,唱做俱佳,颇受四乡民众的好评。运城永济市夏阳村自乐班始于光绪十六年(1890),阵容整齐,水平高超,文唱武打,多有绝活,有富户出资一千大洋为之购置戏箱和120亩滩地,活动经费充裕,除参与本村庙会外,还到芮城、豫西各县和陕东同州各县演出。运城市万荣县太赵村的家戏,至晚从清咸丰十年(1860)开始,每年都在春节前后红红火火唱起来,至今依然如此。
清末繁盛的梆子戏演出,使得代表地域文化主流的地方戏文化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临汾市襄汾县丁村有先后建于明万历至清咸丰年间的民居院落20余处,其中一座院内正厅前檐的阑额板上,雕刻着几出梆子戏的演出情景,自右至左取忠、孝、节、义之序排列,分别是《宁武关》《岳母刺字》《双官诰》《八义图》。明清盛行的戏曲版画内容多为人们熟知的梆子戏,体裁与格式根据群众的欣赏习惯、实用需求或民居格局的要求而分门别类,有张贴在厅堂屋内的“中堂”,有贴在室内碗橱、被褥窑上的“拂尘纸”,还有元宵佳节花灯上贴的“灯画”等。民间流行的刺绣、剪纸等,除花鸟外偏好戏曲人物的亦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