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德”与“技”实践育人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2020-07-18 15:22黄经纬黄国胜曾亮
读天下 2020年14期
关键词:育人体系志愿服务人才培养

黄经纬 黄国胜 曾亮

摘 要:当前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践育人体系的建立是将立德树人融入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落脚点。实践育人体系的建立是解决当前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瓶颈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特色和学生的特点,通过志愿服务实践育“德”,专业实训实践育“技”,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形成了适合专业特点的实践育人体系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育人体系;志愿服务;实训时间;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应用日益广泛,软件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等学校作为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实践育人体系的搭建已日益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然而,社会所需求的工程型人才与学校培养模式之间仍存在脱节现象,实践育人体系的建立作为软件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加强能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一、 软件工程专业就业市场问题分析

当前就业市场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但是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深挖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人才培养体系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课程和内容老旧,当前信息行业软件技术快速发展,学生在读书时学习的技术在毕业后可能已经被淘汰或替换,无法培养出适合行业发展具有专业技术竞争力的人才没有具备就业岗位所要求的技术和能力,造成毕业就失业的就业局面。

(二)教学重视理论研究,只是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学生机会少,不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不能按照就业岗位知识和能力需求设置实践环节,学生没有项目经验,不具备专业的素质和能力。学生所学与企业脱节,综合素质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过分重视课堂,忽略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学生技术方面满足了某些需求,但是在生活经验和与人交往等方面缺少培养,变为“巨婴”,造成企业的用工难题。

二、 以志愿服务为依托,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用“德”育人

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志愿服务不仅是学生服务社会,接触社会的良好方式,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更是向外界展示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主要措施。立德树人不是停在课堂上的简单灌输,不是简单的留在课本上的理论说教,只有让学生亲身走进广袤大地,亲身感受社情民意,亲身感知历史与现实,才能真正感受理论的真理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正确认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结合新形势下“90后”“0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的特性,以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手段,通过搭建广阔的志愿服务育人平台,创建7个重点志愿服务团队,鼓励学生们充分利用暑假和在校空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实现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目标。

(一)教育关爱服务团

由志愿者服务队组建团队,面向广州市聋哑儿童之家等开展儿童课业辅导、素质拓展;面向敬老院、福利院、空巢老人进行亲情陪伴等活动。

(二)大型活動服务团

依托学院团委学生会组建团队,为学院主办的各类全国及省市大型会议以及各类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三)计算机维护队服务团

成立学生社团,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师生,免费为师生提供电脑维修服务。秉承“用心服务,真诚为您”的宗旨,致力于为广大师生解决电脑的河中疑难杂症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四)红色之旅实践团

以红色文化育人为切入点,坚定中国信仰,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要事件节点,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青马班)等契机开展“红色社会实践”。

(五)支教文化服务团

依托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编排各类创新类、科普类课程,结合留守儿童特定,针对性的为小学生补课,赴各乡镇农村开展文艺演出,开展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带去艺术盛宴。

(六)专业竞赛服务团

积极策划组织学生参加ACM校赛、数学建模校赛、易班轻应用开发大赛、IT农场游戏设计大赛同时邀请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和师兄师姐分享自己的参赛经历以及项目经历,帮助同学们少走弯路。

(七)就业指导服务团

积极帮助大三、大四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和信息,为学院承接各种就业宣讲会。承办学院行业招聘会。承办简历制作大赛等,全方位为同学们“好就业,就业好”开展各类服务。

三、 以实践实训为依托,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用“技”育人

当前实践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人才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需求也日渐旺盛。这些专业技术人才,除极少数来自企业实践、相关培训机构等社会机构外,大都来源于高校的培养。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时受欢迎,和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以实践促教学,以实训塑人才”的思路分不开。该专业已建立起一套“校企合作开展项目、实践教学贯穿始终”的特色人才培养机制。

院系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体体现在师资队伍、教学场所、教学设施、教学管理与制度保障等方面;而IT企业则在前沿技术掌控、软件项目开发与管理、社会需求对接、应用导向、前沿技术引领等方面优势突出。软件工程专业属于典型的新工科专业,需要引企入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本着校企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通过对软件工程专业不断探索,构建了基于产教融合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并在实践教学环节推广应用。

与传统的实践教学由校内老师在校内指导学生完成不同,该模式的实践教学任务主要是由校、企双方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分别在校内和校外完成。该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主要对象是已完成大三学习任务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专业实训自大三暑假开始,持续时间为8周,安排学校指导老师以及企业相关技术老师,指导学生设计一些实际应用项目,完成由学校学习到企业应用的过渡;之后转为毕业实习时期,该阶段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程度,自主在社会上寻找实习岗位,为将来的就业积累经验。

四、 实践育人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的一些启发

实践育人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一项负责而且系统的工程,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下几个经验。

(一)院企师生协同育人

院校与企业,全院师生一心,形成合力,协同育人。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情实意,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口碑,让志愿服务和实习实训品牌化。

(二)活动制度化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出台了一系列志愿者管理办法,和实习实训办法。让工作有章可循,保障了实践育人体系常态化进行。

(三)志愿服务活动兴趣化,实践实训品牌化

将志愿服务、实践实训与学院的办学特色相结合,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效应,引导所有的学生都全身心参与到育人体系当中,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的实践育人体系是解决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院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只有摸清学生们的想法,才能促成实践育人体系的落地,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让软件工作专业的毕业生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兰婷婷.以就业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8(12).

[2]毛俊杰.高职院校“七团八化”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法制与社会,2020(1).

[3]李桥.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12).

[4]袁杨华.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7).

[5]初春艳.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模式研究[J].才智,2014(12).

作者简介:

黄经纬,黄国胜,曾亮,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育人体系志愿服务人才培养
深化实习育人体系培育产业后备人才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四全”育人体系
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校园文化活动育人体系构建初探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