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县域职业教育的思考及对策探究

2020-07-18 15:53白红章靳晓丽
读天下 2020年14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改革创新职业教育

白红章 靳晓丽

摘 要: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的有效载体。通过对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可以发现:社会吸引力不强;投入不足,实训基地建设落后;技能教师缺乏,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弱;政策扶持不够等等,成为制约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强化政府的各项职能,发挥职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日益提高,办学结构日趋合理,办学条件逐渐改善,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讲,与地方经济发展快速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全面的问题仍然存在。职业教育面临着师资力量不充分、资金投入不足等难题,还有发展模式转换的挑战等。所以,职业教育被世界各国认为是实现经济繁荣、提高国家生产力重要手段的今天,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

一、 制约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以我县为例,我县作为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受自身环境因素,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即使引进来了,也无法留住。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人才缺乏的瓶颈,只能是加强中初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确保他们有一席之地,发挥特长,做到既培养又使用,切实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但当前职业教育存在以下发展不利因素:

(一)社会吸引力不强是影响职教发展的首要因素

具体表现为:一是多数人仍存有重普教、轻职教的意识。重学识轻技术的传统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二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不强,职业学校和企业发展结合得不够紧密;另一方面是受“干中学”的传统观念所左右,认为用“以师带徒”的形式,既可节省培训费用,又能解决人手不足的压力。因此,造成企业与职校合作机会的缺失。三是职业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不强,导致招生难度加大,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是带着失落感走进校门,没有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投入不足,实训基地建设落后是影响职教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尽力增加对职教的投入,但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规定,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应不低于30%,而大部分城市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上未能足额拨付。投入不足,造成职校对实训基地建设有心无力,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无法得以有效提高,直接影响了毕业学生的就业。

(三)技能教师缺乏,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弱是影响职教发展的关键因素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提高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学生这一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然而,目前很多职校专业课教师由教文化课转行过来,实践操作技能不高,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关于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要从两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政府的各项职能,保障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 强化政府引导职能,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认真分析各种影响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深层次原因,运用宣传、政策等手段,切实发挥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和免费两大政策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使职业教育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 强化政府财政示范功能,引导社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要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水平,尤其重要的是要制订或修订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公用经费标准、教师编制标准、实习实训设备配备标准等一系列保障制度,严格依法予以不折不扣地落实。以政府关心关怀职业教育的良好形象,示范引导社会各界形成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抓住教育部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启动新一轮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这一机遇,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

3.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促进职校与企业相互吸引、凝聚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近年来为实践所证明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大创新,符合职业教育办学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职校的办学宗旨主要是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职校毕业生的归宿也主要是企业。因此由政府着力促进职校与企业的合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对于真正创建“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和“校企合作”战略同盟的体制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职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 要重质量,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学生是否能就业,是否胜任职业岗位的要求,是否受社会欢迎,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同时,要根据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实际情况,按照“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的路子,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灵活设置专业科类。

2. 要有特色,充分发挥品牌效应

围绕我县五金机电、汽车配件、玻璃器皿、棉麻纺织等支柱产业,借着渤海粮仓项目的不断推进,及雄安新区初建,县内外具有大量对中初级技能人才的需求现状,各职业学校要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根據市场需要,有针对性集中人力和财力资源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品牌专业;挑选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教师重点培养,通过培训、特聘和特邀等方式,打造一支品牌教师队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主动加强与业务上级、当地政府和企业的联系,争取政策支持或资金帮助,打造品牌实训基地。

3. 要求创新,努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制度保障和机制创新。把学生安排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既可弥补目前校内实训基地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增强办学活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工作作风,也为企业挑选吸纳人才提供了便利条件。

作者简介:

白红章,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技工学校;

靳晓丽,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改革创新职业教育
多措并举开展“两学一做”促进扬水事业科学发展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杉树湾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