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逻辑、张力与路径

2020-07-18 15:58赵志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张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赵志业

摘 要: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既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又有利于积极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契合与生成关系,为两者的融合提供内在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张力,是两者融合的现实困境。基于此,以主体选择、机制保障、活动创设为对策进行路径选择,以期实现二者的真正融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张力;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2.018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2-0088-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成员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是学界面对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校园文化存在问题的关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之间的互动和张力。基于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为轴心,以二者融合的内在逻辑、张力困境、路径建构为主线进行研究,以期使二者达到真正融合状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内在逻辑  所谓内在逻辑,“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的结论的规律。”[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内在逻辑,体现为两者存在着契合和生成的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契合逻辑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理论上的契合性。从文化哲学视角看,在静态维度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都属于文化存在的范畴,即它们都是特定人们进行特定对象化活动的产物;从动态维度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都属于文化活动的范畴,即它们都表现为特定人们进行特定对象化活动的过程。正是在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相互统一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校园文化对特定文化场域中的人发挥着文化育人的功能。进一步推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两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在同一个文化场域中势必会发生功能上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呈现出三种可能性形态:功能的一致性,即两者在功能上相互支持、补充和促进,从而使二者文化育人效果达到合理最大化;功能的偏向性,即在两者的构成要素中,某些要素之间呈现互相促进的态势,而某些要素之间呈现出互相矛盾的态势,这种文化间的偏向势必会减弱二者文化育人的效果;功能的对立性,即两者在功能发挥上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和冲突,这导致二者文化育人功能的合力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合力负值的状态。由于二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们不论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结果还是过程,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的。因此,两者的功能在理论上存在一致性,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以最大合理的形式发挥着育人的功能。

2020年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实践上的契合性。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不仅是一项理论工程,更是一项实践工程。正如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3]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真正落到实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面对此一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下面简称《意见》),其就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要求、具体措施以及组织领导做出全面的战略部署。在《意见》中,多次提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意见和建议,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4]“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5],等等。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以培养担当社会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6]在此基础之上,中共教育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每一体系都与高校校园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这一系列论述,一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现实可能性,另一方面则要求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具体研究。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的生成逻辑

二者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契合,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两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上的位阶是不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属于高位阶的文化存在,而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表现之一,属于相对低位阶的文化存在。那就有必要澄清两者在融合过程中的关系,这一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存在相互生成性。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引领。高校校园文化是在高等院校文化场域中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现象和精神氛围。它作为高等院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是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就要求高校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保证高等院校正确办学方向的同时,提高高等院校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一个校园文化主体都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所以,高校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很大程度上为校园文化主体的积极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文化场域,从而有利于积极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其次,高校校園文化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具体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位阶的文化存在,只有在与低位阶的文化存在互动和转换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被人们理解、内化和践行。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相对低位阶的文化存在,由于它特殊的特质和功能,为高位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有利载体。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开放与封闭之间的张力,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它与各种文化形态之间的互动十分活跃,这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不同的文化形式与它进行结合。高校校园文化的封闭性主要表现为它的自组织性,即高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可以通过一系列自主化的程序和手段调控校园文化的发展,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的有序结合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具有的特殊特质,也有利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所谓的特殊特质主要表现为相对于其他群体,校园文化主体主要是由青年大学生构成,他们的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同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未定型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强对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对他们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发挥具大的积极塑造作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张力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澄清二者融合的现实困境,才能做到对实践的“有的放矢”的回归。而这种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二者之间存在的张力。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抽象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具象化之间的张力

从表现形态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都属于文化存在的范畴。作为文化存在,它们都体现为人们“在其具体进行的认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在其基本物质性生存需要得到相对满足的情况下”[7]进行的追求和享受更加高级和全面的自由的过程和结果。然而,两者在追求和享受自由的程度方面却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构成了两者间的抽象化与具象化之间的张力。相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抽象化的文化存在,这是因为它以最大的方式实现着人们的自由。具体而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分析,它不仅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包含的价值观念的反映,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包含的价值观念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一部分,不仅体现了“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8],而且具体见证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过程中对最大自由的探索、追求和享受。这种自由经过酝酿和凝结,最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态表现出来。由于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凝聚的客观价值的最高概括,因而体现为一种抽象的文化存在。

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属于具象化的文化存在,这主要是因为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体现了高校校园文化主体对自由的较为具体的追求,但是追求的限度和手段却存在很大差异。也就是说,随着校园文化主体的自由平等意识日益觉醒和强化,校园文化主体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从而在校园文化中以一种具象化方式体现自己的意志并实现自己的自由。但是,由于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存在个体差异,尤其是他们在人生追求、人生修养、人生境界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它们通过校园文化的创造和建设体现出来的对自由的追求程度和手段是不同的。这就有可能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在某些方面的品位和档次参差不齐。相较于具象化的高校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更为抽象和不接地气;相较于抽象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的具象化容易生发一些有待引导的校园文化形态。如何调和二者间的张力,是二者融合需要处理的一个难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多样化之间的张力

从功能地位而言,二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谱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占据着一元主导的地位。这种一元主导的地位之所以形成,不仅是因为前面所提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主观反映,更是因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种时代背景一方面表现为,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的文化景观。在理论上讲,不同的文化形态只有在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对话与摩擦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最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文化交流和对话过程中,一些西方国家采取种种手段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进行妖魔化,它们不仅竭力宣传自身所倡导的资产阶级价值观,而且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一系列腐朽落后的、不利于人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想观念进行包装后流入我国市场,以期实现对我国文化殖民和文化侵略的同时,毒害我国大众的心灵。先进的文化形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势必会形成合乎时代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推动着思想道德建设朝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而腐朽和落后的文化形态,势必会形成落后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延缓和阻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9]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就有必要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凝练,并确保它在意识形态中的一元主导地位,进而在实践层面积极发挥它抵制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并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保持着基本的一致。同时,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以及校园文化主体自由平等意识的逐步增强,校园文化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创造出各种新奇怪诞的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主体追求自由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甚至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主流意识形态所忽视的某些社会方面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从而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有益补充。但是多样化的高校校园文化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弊端,这表现为: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的功利化和娱乐化倾向突出。这种功利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某些高校校园文化过分追求利益目标,使其功利性色彩凸显。这不仅表现为各种以推销为目的的广告充斥着校园的各个角落,而且各种竞赛活动在一些层面也带有商业化色彩。高校校园文化的娱乐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各种低层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十分活跃,而且许多活动成为迎合上级检查部门检查或提升部门业绩的需要,最终结果便是“昙花一现”。高校校园文化的功利化和娱乐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大学文化的精神熏陶作用,不利于校园文化主体人格和心智的积极健康成长。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反权威化色彩。由于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自由平等意识日益增强,使得多元主体参与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从而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的民主发展。但是,正是这种多元主体的存在,部分校园文化主体在逆反心理情绪和文化解构能力的双重趋势下,使得校园文化呈现出反权威化色彩。如果对这种反权威倾向引导不当,可能导致高校校园文化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不仅会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一定威胁,而且不利于校园文化主体的成长与发展。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多样化的积极一面,应该加以鼓励与支持,而对于不利的一面,则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和引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垂直化与高校校园文化交叉化之间的张力

从发挥作用的方式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通过垂直化的方式发挥着对人们的引领作用。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相对抽象的文化存在,首先是作为国家制度建构原则而存在的,“它是要体现在国家的顶层设计和基本制度中,体现在体制机制的运行中,体现在方针政策的制定中,也体现在社会管理活动中”[10]。在理论上讲,不论是宏观层面的国家制度建构还是微观层面的社会管理,都是人民集体意志的体现。但是,在现实层面上讲,国家相关制度、体制、机制等设计出来后,就有一定的独立性,从而对人们发挥着制度规约和建构的功能。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各种制度、体制和管理活动而垂直地对人发挥着引领的作用。

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作用的方式,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相对具体的文化存在,主要是通过交叉化的方式发挥对人的文化熏陶作用。从层次结构而言,高校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而目前很多高校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这导致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从主体结构而言,高校校园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是通过不同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高校校园文化主体主要为老师、学生和管理者。这样就相应的形成了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文化形态,即老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者文化。三种主体文化形态的共时性存在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不利于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所谓处理不当,一方面体现在三种主体性文化形态特质间存在的差异处理不当。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不同群体的社会角色会塑造不同的群体文化。正是因为老师群体、学生群体、管理者群体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按照社会角色对他们的要求进行社会活动,这就导致老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者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文化间的差异会由于组织权力上的不平等关系而形成地位上的不平等。继而拓之,管理者本应该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教师本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本应该是尊重管理者和教师的劳动成果的。但由于在现实的高校组织系统中,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和学生有“主宰权”,一部分管理者甚至滥用权力,对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各个方面横加干涉,这导致教师和学生在高校失去独立存在的地位,从而使高校三种主体性校园文化失去平衡状态。另一方面,三种主体性文化形态特质内部的关系处理不当。这表现在各个管理部门之间权责不明确、遇事相互扯皮、进行不正当的岗位竞争等,教师之间的课题申报、职称评定方面矛盾重重,学生之间在奖学金评定、各种竞赛之间存在不公平现象等。这种种现象都不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并发挥积极的育人功能。高校校园文化交叉化作用方式的现实境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之融合带来极大挑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路径选择  对于二者之间张力的分析,找到了两者融合困境的症结所在。面对二者之间的张力,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二者融合的路径选择。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主体选择

二者作为文化存在,它们只有作用于现实的、具体的人,才能使静态的文化得以活化、传承和创新,从而使其文化育人功能得以发挥。二者是否能达到真正的融合,关键在于是否得到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普遍认同。具体而言,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尊重校园文化主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主体的地位。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环节首先表现为校园文化主体在情感上接受和理性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在这一内化过程中,校园文化主体呈现出接受信息的主动性、选择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因此,如何进行更加持久、有效、深入的宣传教育,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校园文化主体内化,关键在于要使校园文化主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主体。这就意味着不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地制宜、持久深入的嵌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而且需要采用校园文化主体喜闻乐见的、与他们思想道德情感相契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宣传教育,从而使其进入校园文化主体的头脑,并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第二,尊重校园文化主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主体的地位。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环节是校园文化主体将内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价值规范并转化成相应行为方式和习惯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只有校园文化主体作为自觉的践行主体,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效果。这要求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主体进行有效引导的同时,充分尊重校园文化主体的主体地位,提供充足的机会让不同角色和地位的校园文化主体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在保证他们主体性发挥的同时使他们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主体。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机制保障

作为一种观念性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种制度性的存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内核,在体现国家制度运行的基础之上,在教育领域来说还需要“体现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大政方针上,体现在教育活动的体制机制中,体现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11]具体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方面,需要加强二者融合的顶层设计。这就要求高校高层从战略高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中。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形成二者融合的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在管理层面保证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资金投入、发展比重上的均衡,从而使不同层面的高校校园文化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管理文件中,如校园文化活动审批管理、社会科学讲座管理、校内出版物管理、校内网站建设管理等,从而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高校校园文化中各种负面言论和思想的监控和引导,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精神净化的作用。

猜你喜欢
张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巧测水膜张力
方寸之间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无溶剂复合张力控制的方式与选择
干式复合张力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