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颖
摘 要:图书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学习知识、推动文明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以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优化创新重要性切入,分析创新优化管理可拓展学生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图书资料管理优化创新措施,以期为高职高专院校图书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网络信息背景;图书资料管理;创新
在网络信息时代下,各个行业均应当对自身进行调整,通过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工作机制,以保证企业可实现进一步发展。图书资料管理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中重要管理环节,也应当调整自身工作机制,利用信息技术降低管理者资料管理难度,加强数据分析、优化图书分类、检索编排等能力,减少机械工作,以满足人们对图书借阅方面的需求。
一、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优化创新的重要性
(一)拓展学生知识
高職高专院校中图书资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下,创新优化图书管理技术,提高人们图书使用服务感十分重要。因此,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创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图书馆陈列书籍种类较多,内容涉及较广,珍贵著作也应有尽有,传统图书馆里工作主要是以人工操作为主,难免在管理时出现失误,学生也无法在陈列的众多图书中找到自身想要的图书,花费大量时间过于浪费时间,打击学生阅读积极性。而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通过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以丰富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已经成为图书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提升服务质量
创新图书资料管理不能仅关注新技术,还应当做到管理理念的转变创新,与工作内容和服务群体需求相结合,优化整体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以推动高职高专院校实现进一步发展。以往图书资料管理模式耗费时间长,工作质量低,读者无法在借阅时第一时间找到想要的书籍,此种情况间接表明高职高专院校需要优化创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为读者提供良好服务,让图书资料不局限于纸质图书,学生也能够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借阅电子书籍,可有效提高院校图书服务质量。
二、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优化创新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者素养
图书资料管理是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科研、教学及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料保证,资料管理水平与高职院校各活动成效具有直接影响。而管理者是图书资料管理执行者,馆员素质高低则会影响管理效果。因此,应当认识到高素质管理者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馆员思想意识及工作能力。首先,培训管理者职业道德,强化管理者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做到想读者之所想,对待繁杂琐碎的工作耐心认真,甘于奉献,积极改善自身服务态度,以便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其次,定期考核管理者工作情况,内容包含学生满意度、制度执行度、目标达成度等,并将考核结果联系管理者的工资与职位晋升,以提高其事业心和责任感。最后,培训管理者图书资料管理专业知识,可通过座谈会、交流会,到其他院校进修或是知识竞赛等方式,培训管理者计算机知识、管理知识、图书资料等,让管理者能够全面掌握自身业务程序、明确图书资料特点内容、图书管理领域相关成就及动态发展,让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应用新技术,以提高整体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二)完善数据库平台
图书资料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整合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中各种文献资料,以实现图书现代化管理,通过开发窗口达到便利化服务目的,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构建数据库平台过程中,应当将多种图书资料整合迁移至平台之中,做好同步建设工作。一是嵌入管理体系,图书资料内容涉及较广,可将其根据各个资料内容特点,将其按照专业、区域等进行规划,依托原有数据库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二是做好技术规划,完善数据库平台应当遵循协同共建、资源共享原则,做好图书资料管理的各方面建设,包含在线收集、在线整理、在线保管、在线存储、在线统计、在线检索、在线咨询等内容;三是做好前端控制,现阶段数据库平台在身份识别、访问控制、容灾备份、权限设置等方面技术较为成熟,有关网络安全技术的标准、制度规范也较为健全,但有了信息安全与数据安全,并不代表图书电子资料质量有所保证,其中还包含各种图书资料在应用中的关联信息,共同构成图书资料管理有机整体。所以,应构建统一元数据标准做好前端控制,以强化数字图书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成套性,为图书资料整理、统计、保管、检索、利用质量提供保障。
(三)创新管理方法
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应当梳理科学信息管理意识,转变图书资料管理方式。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整理图书资料阶段,即对图书进行精细化分类,详细核对资料信息是否正确,以保证录入图书资料质量。并且,强调图书资料管理流程规范性,以免出现信息数据与图书资料不匹配情况,而对于某一管理流程发生的失误,制定相应处罚措施,以引起其他管理者重视,保证图书资料管理流程可顺利进行;二是实行多样化管理手段,在确保传统图书资料管理的同时,可利用信息管理方式,图书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广大师生读者服务,为科研教学服务,提高图书资料质量,为图书资料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图书馆应强化宣传教育,让馆员认识到采编图书资料质量的重要性,加强与高职高专院校师生交流互动,明确读者诉求,对采编计划加以调整,实现针对性图书资料管理服务,或是在校园中引入“青春作伴好读书”读书月、读数字活动,推送宣传相关书籍,为学生及教师筛选图书资料,以提高图书资料利用率,避免出现图书资料无人问津的情况;三是借鉴国外图书资料管理方式,引进服务理念,在保证传统图书资料管理能力下,关注人性化服务,简化服务距离,加强读者面对面人机交互服务,不仅可节约人力,还能保证服务人性化与便捷化。
(四)置购先进管理设备
在新形势下,先进管理设备是图书资料管理中重要物质基础,设备先进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图书资料管理水平,推动图书资料管理实现进一步提升。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处于网络化图书资料管理时代,图书馆应当紧跟时代步伐,以资料管理业务运营为出发点,加强资金投入,置购多种先进管理设备,以转变传统管理办公方法,开创图书资料电子网络管理。高职高专院校可引进自助借还机、电子阅读器、门禁系统、VR体验机。自助借还机可让广大师生通过自身身份证、校园卡或者微信二维码扫描方式,在设备上完成自主借书还书、查询借阅情况、打印凭据等项目;电子阅读器中则有多种格式的电子期刊与图刊,师生不仅可在馆内进行实时阅读,还能在扫描二维码后,将图书资料下载到手机之中,实现离线阅读;门禁系统则可对进出馆人数、当日进出馆人数进行实时记录,将未正常办理图书借阅手续的信息显示出来,加强对图书资料的管理;VR体验机可让师生体验VR未来课堂、VR无界博物馆、VR视觉区等,以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图书馆通过引进新设备后,能够让师生充分体验动静结合的阅读模式,还能将读者借还书效率提高,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从以往的机械化工作中解放,让他们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与个性化的服务。
(五)健全管理制度
在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在图书资料管理时,应当根据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分析信息技术对管理工作的影响及师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以制定管理制度,完善图书资料管理体系,加强管理水平。高职高专院校多为岗位分配制度,书库坐机借还书和巡库、整价人员各司其职,师生借阅高峰期,即节假日前夕与开学时,坐机人员较少,无法满足师生阅读需求,需时刻坐在电脑前整理,巡库人员此时则较为机动。当假期结束后,坐机人员则较为轻松,上架人员需处理还回书籍。此种情况下则会导致浪费人力资源,应当协调工作人员分工,制定相应轮换制度,抵制懒散习气,提高其工作效率。而服务方面,则制定奖惩措施,每当师生借阅图书后,可为负责馆员打分,月末综合评选分数最高者,奖励其精神与物质奖励,最末或被投诉最多者,则予以扣工资或扣奖金等方面惩罚,以加强馆员对图书资料管理的责任心。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当根据自身情况,从提高管理者素质、完善数据库平台、创新管理方法、置购先进管理设备、健全管理制度这几方面出发,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实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基墙.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库管理模式的构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5):46-47.
[2] 高慧,张团翔.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优化创新探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9,3(2):157-158.
[3] 刘永,赵旺,任妍.跨界融合模式创新驱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探讨:以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建设为例[J].档案管理,201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