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竹 周文珍 俞捷 黄雨晴 尉玉芬
摘 要: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极大地冲击了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缺乏真实生活情境和大学生的情感参与而遭遇困境。具有时代特色的“课程思政”理念应运而生。本文立足于现有文献研究基础,拟通过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的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层面,构建研究框架,探究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及态度差异。本文的研究旨在探索检验课程思政的实效的研究框架,为一线教师审视课程思政实效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价值观认同;态度差异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步入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文化多元必然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生活在文化沟通自由、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迅猛发展时代的大学生,他们享受着经济发展、国家强大给他们带来的红利,却在某种程度上迷失了他们的政治立场。因此,整合大学生价值观成为当下党中央刻不容缓的事宜,而高校无疑是整合大学生价值观的主阵地。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响应此号召,2014年,上海市高校率先在通识教育中开设“中国系列”课程,由名师大家主讲国家建设发展成就,在课程教学中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正是由此升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了“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的研究与实践。但课程思政是否达到了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引导的预期效果,需要考察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价值观的认同及态度情况。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
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高德毅,2017)。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邱伟光,2017),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陆道坤,2018;宫维明,2018)。课程思政蕴含着教育思想,承载着教育责任,是用一种更为柔性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刘承功,2018)。
学界对课程思政的实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研究。宏观层面,学者主要论述了课程思政建设原则和思路,认为课程思政应与思政课程做到同向同行,即要解决政治方向的一致性、育人方向的一致性和文化认同的一致性问题(邱仁富,2018),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保障、明确目标定位、发挥核心作用(敖祖辉,王瑶,2019)、强化师资队伍、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搭建协同平台等(张鲲,2019)。在微观层面,学者从课程论的视角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知识选择、课程编制(高宁、张梦,2018)、教材编审、教学管理、教师素养(闵辉,2017)等实施路径。
2.2 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
学者普遍认为价值观传播渠道的快速多元发展导致了大学生对关乎根本立场的问题因参考过多的个性意见而滋生模糊认识(马建欣,2015),从而稀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政治意义和精神内核(陈东英、黎锐楷,2016),高校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一个相对统一、可靠的价值准则。
学者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性别、学校类型、年级、专业、生源地、家庭背景上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王磊,2015;饶育蕾、李明新,2013)。学历层次越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越高,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明显高于非党员大学生(林可、潘利红,2016)。大学生的个体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大众传媒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度的重要因素(郭朝辉,2015)。
2.3 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学界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研究主要侧重探讨“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和内在逻辑,在实现路径上,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但研究一般重宏观设计,轻实效检验,更缺少案例实证和数据分析。然而,课程思政功能检验结果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牛鼻子”,是有效防止课程思政形式化、空洞化的关键,是将课程的立德樹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的有力抓手。
学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研究充分论述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现有价值观教育的缺陷,并肯定了隐性价值观教育的地位。现有研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尚未有研究论证课程思政的隐性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鉴于此,本项目拟通过实证研究方式,考察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认同及态度,以期检验课程思政的隐性价值观教育实效。
3 检验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必要性
(1)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
文化多元使得处于不同家庭背景和生活境遇、具有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大学生各自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微时代”开放多元的文化传播格局带给大学生彰显个性、表达自我的机会,与此同时,不良思潮正蚕食着大学生心态,挑战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因此,现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任何一个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观整合如果仅靠权利的外在强制和威慑,丧失信仰维度的价值观认同,社会就将崩溃和瓦解。课程思政的要旨是“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引领”,这正好契合高校价值观整合的目标。课程思政能否实现“春风化雨”的预期目标,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则有必要通过考察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予以确认。
(2)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迫切需要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教育协同。
德育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话题。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偏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属于显性德育教育,学生被明确赋予了“受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其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是否愿意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因为“不愿意明白的人是不可能明白的”(列宁语)。因此,显性德育教育正经受着大学生主观意愿的拷问,实效不佳。实践表明,隐性德育教育因其教育过程的自然性、受教育者的非逆反心理以及教育过程的愉悦性,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高校课程思政的应然和实然间的落差正是进行改革的空间和契机。
高校课程思政的隐性功能意指学生受教的状态应是自然的、受教心理应是非逆反的、受教过程应是愉悦的。然而,高校专业课教师长期以来疏于相关训练,对如何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与技巧比较陌生。学界对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具体的课程思政操作多侧重理论性、普适性阐述,针对性、具体性的路径研究则相对较少。毋庸讳言,当下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的知识构成、理念贯彻和方法运用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课程思政功能的检验,考察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价值观的认同及态度,检视课程思政应然与实然间的落差,其一可以更新观念与策略,其二,可在实践路径上落到实处,从而实现德育的突围。
4 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认同及态度差异研究框架
本文遵循“点题—破题—解题”的逻辑思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梳理课程所传达的价值观并进行分类;了解价值观认同的定义及测量方式;通过实证研究方式,以授课对象为调查对象,测量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认同程度,并分析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促进课程思政实效的对策。
4.1 点题: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分析
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所传达价值观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课程思政总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同时它又承载着文化,通过塑造价值理想、提供价值规范,引导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思政元素必然有着时代和文化的烙印。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应契合课程内容,彰显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而具有鲜明的特色。因此,不同课程的思政元素既有时代和文化的共性,也有课程及教师的个性。
因此,本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调查;(2)“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类型分析;(3)“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的学科特征分析。
4.2 破题: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分析
考察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的认同,即考察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态度。弗里德曼(1997)认为对任何特定物体、观念或人的态度,是一种带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的持久的系统。因此,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价值观认同,也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维度来理解。认知部分是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的信念,此信念来自于其自身的思想、知识、观念或是学习。情感部分是大学生对课程所触发的一种情感上的反映,即对课程的爱恨等主观感觉。行为意向部分是学生根据本身的信念或感觉而采取行动的意图。
因此,本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的认知分析;(2)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的情感分析;(3)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的行为意向分析。
4.3 解题: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的价值观的态度差异原因及对策分析
课程思政的应然和实然间的落差正是进行改革的空间和契机。高校课程思政的隐性功能意指学生受教的状态应是自然的、受教心理应是非逆反的、受教过程应是愉悦的。课程思政如若未能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预期效果,必然在学生受教状态、心理、过程的某些环节出现了纰漏。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思政实效差的课程,根据其授课对象的问卷数据,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课程思政功能的发挥,以期更新课程思政的观念与策略,将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落到实处。
因此,本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隐性德育特征的课程思政的原则和关注点分析;(2)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达价值观的态度差异的实践检视;(3)促进课程思政实效的对策分析。
5 结语
现有课程思政的绩效考核指标侧重检测教师的课程设计,虽引入了学生评教及专家同行评教,但是占比较低。抛开作为课程思政的真正受益者学生的感受而谈论课程思政的效果似乎舍本逐末。因此,从学生的角度全面解读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立足于真问题,提出实举措,研究结论才能直面课程思政矛盾焦点,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并可推广之。
参考文献
[1]宫维明.“课程思政”的内在意涵与建设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教育,2018,(10):66-69.
[2]高毅德.课程思政:有效發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3]高宁,张梦.对“课程思政”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课程论”分析[J].中国大学教育,2018,(10):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