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雅趣: 平淡中的超凡脱俗

2020-07-18 16:21耳东
茶道 2020年5期
关键词:品茗徐渭品茶

耳东

在文人雅一土的心目中,茶是南方嘉木,是百草中的精华,更是天地山川之间至灵至性的仙品之物。宋人的风雅是出了名的,风雅里头自然少不了茶。而在明代,文人茶事更充满传奇佳话,一改前代的奢华富丽,开始趋于自然简约,走上返璞归真之路;一杯清水在手,添入香茶几许。自然率真而又精深雅致,这是明代茶文化的精神所在。明代饮茶之雅,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隐逸之雅

明朝开始以芽茶冲泡而饮,冲泡方法简单明了。虽然饮茶步骤简单了,但文人雅土对饮茶环境的追求更高了。明人重视品茶表现于:选茶、用水、茶器、环境、品茶空间与茶器陈设。追求品饮环境讲究情景交融,他们把品茶看成是风雅而高尚的事情,认为自然环境是最基本品茗条件。

文人雅士以拥有茶室为要,在居家或山房一侧辟地建构茶寮,成为必备条件之一。他们追求清幽之处,几个人约为茶会,大多在山水林木之间,远离尘俗的纷扰。明朝茶会追求的是一种隐逸之风,不同于宋代的茶宴之风。茶会参与人数不会太多,要么一人独啜,要么是三两好友,很少有宋代茶宴的热闹。

明代文人张源及陈继儒等对品茗人数及境界的关系也有所描述,张源《茶录》载:“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日胜,三四日趣,五六日泛,七叭曰施。”

著名茶人陈继儒则言:“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陈述说明代除雅集外,也说明品茗人数以少为贵,多则喧,喧则茶味,雅趣尽失。总的来说,明人重视品茶,认为一人独啜得“幽”、得“神”,二人得“胜”,三四好友聚品则“趣”“味”盎然,处处反映了明代多元丰富、趣味高雅的品茶文化。

茶境之雅

明代文人的审美取向本身就在于一个“清”字。茶、酒、琴、棋、竹、月、水、雪、花……举凡日常生活的一切,都被赋与了清雅的意味。

“清又天之所最吝也”,这是王思任在《请客诗引》中对清的认知。《小窗幽记》亦有类似的观点,可见在明代文人的审美中,“清可谓是一种标示、一种境界。撮泡法使得茶之清香完全突显出来,清淡的茶风与文人的审美取向吻合,才使茶之一道受到文人喜爱。

徐渭也曾在《煎茶七类》中描绘理想的饮茶环境:“茶宜精舍,宜云林,宜瓷瓶,宜竹灶,宜幽人雅士,宜衲子仙朋,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石,宜绿薛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

还有冯可宾《芥茶笺》中茶境十三项、黄龙德《茶说》茶境的四季等等。文人对茶境有着清、幽、雅、雄、美的讲究,僧房道院为清、山林泉石为幽、焚香鼓琴为雅、试水斗茗为雄、梦回卷把为美。

对于茶境的如此讲究,可以说是文人对于意境的追求,意在其清、静,享受其脱俗离世之美。就如画家文征明所作的那些品茗图,远山近水、古木茅屋,人与茶置身于自然之中,飘逸清幽,所表的不仅是其景致,更是一种意境。就如他自己所言,"松根自汲山泉煮,一洗诗肠万斛泥。"远离喧嚣,置身自然,品茗清淡。

诗有茶味

饮茶是生活的俗事,而文人们赋予了它雅的意义,将这一日常俗事雅化。明代以茶为创作内容的诗句颇多,为中国历史,上文士的饮茶文化生活增添了飘逸意味,可谓“茶中有诗意,诗中有茶味”。

陈继儒的《试茶》就将整个试茶过程描绘为一个金戈铁马的战斗场面,让人看了回味无穷不禁叫绝:“绮阴攒盖,灵草试旗。竹炉幽讨,松火怒飞。水交以淡,茗战而肥。绿香满路,永日忘归。”

另在《岩幽栖事》里更进一步说明:“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闲,杖令人轻,水令人空,雪令人旷,劍令人悲,蒲团令人枯,美人令人怜,僧人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令人古。”

文震亨曾有在《长物志》记载了”焚香伴茗”是文人在雅化茶饮过程中的一个创造。既饮茶时,在茶室内焚香,希望更添茶缥缈之气。另外还有“美人伴茗”王世贞就曾作《解花语·题美人捧茶》。

在明文人眼里,茶代表的是一种清雅生活的基调,只有在精致的茶事过程中,他们才能“得神”、“得趣”、“得味”,才能达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唯美境界。

化俗为雅

明朝多的是才德独领一时之风骚的精英人物,不仅仅知茶善品,更推崇清静知止、淡泊浮利的境界。他们追求类似“自扫琼瑶试晓烹,石沪松火两同清”的生活真情趣,崇尚并引领高雅的饮茶文化形式如居家品饮、山水寻茶、知交聚艺、玩赏器物等。

饮茶于明代文人而言,从一个普通平凡的世俗活动,反而变成了脱离世俗的艺术。尤其在朝堂政治荒唐、官场腐败纷争的明代中后期,面对风气奢靡的现实社会和郁郁不得志的个人际遇,很多文士茶人或避世于茗、或以茶明志,或论茶结友、远俗别污,借茶品茶德,来圆满或表达人生境界与精神追求,从而将历史上文士以茶言志的气氛托举至最高峰。

例如晚年的徐渭,彻底诀别仕途,他习书作画,终日与茶为伍。由于爱茶,徐渭的书画作品很多以茶为题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书法作品《煎茶七类》。《煎茶七类》的原作者是唐人卢仝,徐渭将原作内容加以改写,融入自己对茶道的理解,写成行书、草书各一卷。文章共分七论:人品、品泉、烹点、尝茶、茶宜、茶侣、茶勋。全文不足300字,却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堪称我国古代茶书中最为精悍的短篇。

徐渭书茶,是温和的,是宁静徜徉的,是清醒的。‘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倾七碗,对三人,须臾梅影上冰轮”。茶和酒一样都是徐渭喜好之物,但是在他银挡入狱七年后,他对茶的偏爱日益凸显。直到他生命的最后自传《畸谱》流露出的感情“不是痛苦的,而是十分平淡而真诚的”。这与茶的平和之气带给他的影响不无关联。而茶在这一位极具艺术才华的文人身上也被赋予了更多美的意境。

《茗山篇》是徐渭痴茶的自我写照:“知君元嗜茶,欲傍茗山家。入涧遥尝水,先春试摘芽。方屏午梦转,小阁夜香赊。独啜无人伴,寒梅一树花。”徐渭喜梅爱茶,他将茶香与梅韵交融,饮茶赏梅,尽管独自一人,却有梅花相伴,也消得这幽雅清韵的生活状态。

另外,徐渭的咏茶诗不仅从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明代茶事,还将茶诗与茶画结合,融为一体,增添了艺术形象的完美。

猜你喜欢
品茗徐渭品茶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品茗
徐渭来过多次苏州
天下第二泉
品茶
品茗
风莺图诗
泡茶品茗
雨夜吟
徐渭南腔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