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芝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英语阅读理解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文化则是影响阅读理解的最主要因素[1]。各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各个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认同,逐渐确立起自己的文化,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性,形成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英语学习者如果缺少必要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进行英语阅读时就会产生阅读障碍,无法正确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对英汉文化差异的知识在融入课堂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大学生对纷繁浩瀚的英汉文化差异知识无从入手。教育部在2017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要在这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如何增强大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认知,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成为新世纪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值得深入探究。
大学英语阅读课程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远远跟不上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 由于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时间有限,很多英语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和应对各种英语等级考试,注重讲授语言本身的字、词、句和篇,忽略英汉文化差异知识的输入。从阅读的本质上看,阅读理解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结合文章中的符号而产生的一种联系过程,在这过程中读者重新组织或重新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这角度来说,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一种交际行为,这种交际行为是通过文本产生的。因此,阅读课必须要探讨一种真正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及策略,帮助学生纠正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教学要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大学英语教材不但承载着传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功用,也承担着传播各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任务[2]。但是,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内的篇章多是从英美国家原版报刊时文、文学名著名篇等作品当中挑选出来,这些教材主要介绍西方文化,以西方文化的输入为主要目的。符合中国国情、渗透中华文化的教材以及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阅读篇章在大学英语阅读教材中较难见到。教材内容的偏狭选择导致了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阅读中被边缘化和中国文化失语症[3]。最后导致中国文化不能顺利地输出,跨文化交际的任务也就不能顺利完成。
在大学英语各种等级考试和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和有限课堂时间里,更多教师注重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和训练,语言被肢解,语言中蕴含的鲜活的思想性和文化性被抽干。语言是用来人与人的交流的功能被弱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积极性被削弱,他们大多数时间里只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语言知识,没有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机会,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没有形成对英语阅读的浓厚兴趣。
阅读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知识的融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外语教学要把重视他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鉴赏世界各国文化的能力。文化差异引入英语教学以后,学生又通过与自身国家的文化对比,加深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在实际交际中才能很好地选择正确的交际方法,进行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根据具体语境采取的合适、有效的交际行为的能力,要求交际的主体不但能根据不同语境选择得体的行为,还要能像所学语言国家的本族人的思维方式一样思考问题,并且做出恰当的反应,进行各种交往活动。文化学习是伴随语言学习过程、与语言学习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也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当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首位,这样才可能实现成功的英语教学。因此,文化教学是当代大学外语教学必须重视的思路和方法,实现文化与语言的有效融合,达到外语学习最终服务于社会交际的效果。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其自身的跨文化能力和不断更新的知识有助于教师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对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掌握丰富、全面的文化差异知识,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积累跨文化交际经验,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充满自信,才能制订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案。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是重点但并不是难点,学习跨文化知识效果显著的方法就是把背景知识有效带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4]。首先,教学目标应要以本族文化和异国文化的双向交流和互动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活动为中心,学习并夯实语言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接着,教学课堂设计方面,通过视听和本课有关的文化背景内容,设置问题、解答疑问等形式进行导入文化背景,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掌握的相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将课文作为一个文化窗口,通向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在课堂教学方面,始终以交际行为为重点、以语言应用为关键,利用课堂主渠道尽可能多地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英语角以及单项或综合比赛等课外实践活动。
外语学习者必须充分接触各种各样的课文,文化差异知识在大学英语阅读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教材选择上不但要选材多样化,还要充分考虑其涵盖的文化差异的深度和广度。现行的大学英语阅读虽然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跨度较广,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但相当多的文章还是比较陈旧,缺乏时代感,对于相关文化差异背景知识的引入和介绍也很有限,配套设计的课文和课后相关练习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情况。大学英语教学要提高论述中华文化内容的比例,增加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5]。 随着我国各个方面的影响力在世界上不断增强,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大学生理应增强文化自信,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正确地传输表达中华文化。所以说,大学英语教材中融合中国文化意义重大。中华文化在教材中融入方面还要重视选取我国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整体风貌、历史脉络应能反映在作品内容当中[6]。也就是说,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阅读教材应该取材广泛,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字里行间承载着包括社会状况、政治体制、习俗民风、宗教信仰等内容。语言知识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对于蕴藏在语言中的社会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也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必要充分挖掘并让学生深刻认知。可以说,只有文化和语言的学习都得到了同样的重视和操练,才能构成一个英语学习的整体,文化差异认知能力可以说是在听、说、读、写和译之后的又一种语言运用能力。
外语学习终归是学生自主的学习,学生们要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学习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利用多种形式学习和收集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素材,进行思辨批判性阅读以及进一步深刻的比较分析。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应积极争取获得更多的发言机会,将所学知识通过课堂讨论或者课堂展示等形式进行分享,提高文化差异的表达能力。课后,自己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不断补充和扩展,知识面不受教材内容所局限,主动激发异国文化及本土文化的学习兴趣,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会自觉探究中西文化差异,提高对各种文化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网络、慕课和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等是获得英美国家多方面社会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正是由于阅读量的增加,有可能学到多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保持浓厚的学习英语和阅读的兴趣,使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获得更好的表现。
当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未来社会国际人才的素质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为了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又精通中西方文化的人才,英语教师自身不仅要精通中西方文化知识,成为学生学习异域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学习示范者、引导者和合作学习的伙伴。同时,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融入中西文化差异知识,引导学生注重了解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重视自主的广泛阅读,从中学习丰富的文化差异知识,积累文化交流的经验,把自己培养成为具备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素养、善于交流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