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佳思 邱海辉
(福建江夏学院会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根据财政部2013年公布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拥有众多分支机构并且分布广泛的大中型企业,应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对业务工作进行集中管理,阶段性地创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该项规范公布后,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企业去推广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标准化流程的帮助下,显著提高了企业财务和业务流程效率,促使财务人员参与高附加值的事务,进而完成财务职能的转换,达到提升公司整体价值的目的,目前大型企业多数采用财务共享方式进行日常的核算工作。而这种财务共享的服务模式也将逐渐被广泛利用[1]。
财务共享服务是共享信息时代的重大创新,虽然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是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教学的开展正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顺应时代发展,优化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必须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引入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
2.1.1 推动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更新理念
传统的财务核算主要围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这一程序展开,每一步之间的关联度非常大。引入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践课后,学生会发现原来那些简单而又繁琐的传统做账工作不需要耗费那么多人力,很多财会人员将被解脱出来重新得以安排,去从事更高价值、更高难度的领域工作。具体而言,主要从事三个方向,分别是共享基础财务、业务财务和战略财务。共享基础财务与传统财会人员业务相似,主要是会计核算方面等基础业务,但是人数需求与原来相比减少很多,据统计,这部分人员占财务人员总数的比例降到15%;业务财务主要是把财务人员分散到各个业务部门,比如销售部门、生产部门、投资部门等,为各部门的业务管理人员提供专业的财务服务,这部分的需求人员占财务人员总数的50%以上;战略财务就是所谓的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他们可以参与企业整体的战略分析与管理之中,为公司高级管理层提供战略支持,这部分人员实际上就是体现管理会计的职能,数量需求达15%~25%[2]。
2.1.2 促进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浸透学习
在传统财务核算下,学生注重专业性,更关注整个会计财务核算的流程学习,将其认定为主科,忽视基础性、全面性,未将风险控制、内部控制、企业管理学等其他课程认定为重点学科。通过实践教学的改革,学生会发现共享服务中心全面应用背景下,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企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只有全方位的学习,才能为将来打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2.1.3 提高社会融合度,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疗后两组咳嗽起效时间的FAS分析,试验组中位时间为2 d、对照组的为3 d,试验组<对照组,经Log‐Rank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5.415,P=0.020),且FAS、PPS分析结论一致。
目前社会上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大多是传统的,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管理创新,强力推动并不能马上见效,以往的财务人员许多只懂得业务,局限于业务上的处理,企业缺乏大量会利用大数据管理财务的人才。高校开展财务共享实践课程,从源头上改革学生的知识系统,培养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
现阶段,国内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实践方式大同小异,主要围绕传统的财务核算、账务处理展开,实践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堂实训模拟、校内与校外企业合作的实训基地、暑期的行业调查、大四下学期的毕业实习等。本科实践教学中也有相应的会计电算化、ERP沙盘等实训课程,但这些课程内容很多是为教学而设计,与企业实际业务有所脱轨,教学目标更多是通过学习操作手册,让学生熟悉某个财务软件,掌握会计核算电算化的流程。一般都是老师先操作一遍,学生对照着学一遍,将课堂上的理论转变为计算机处理这样的过程,显然满足不了社会需求的变化,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企业所需要的技能,缺少竞争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使财务人员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革,会计的核算职能地位减弱,管理会计职能越发重要,企业对管理会计人员的需求也逐年增加。引入财务共享平台以后,财务人员将更多精力转移到预算管理、整体管控和全盘监督方面。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应当积极关注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财务共享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的变化,适应社会需要,利用其资源优势,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3-4]。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是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教学模式,在财务共享趋势下的实践课程教学优化势在必行。在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入的今天,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合理设计实践教学方式,促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广泛应用,成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上述背景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重点在于加快转变传统财务管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社会、市场为导向,转变财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将财务共享实践课程融入日常教学,以课堂演练的方式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财务专业认知,并通过校企合作,让实践课程与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对接,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财务管理人才。
首先,要了解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对财务人才所需要的能力需求,结合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指派专业教师通过进企业、其他院校观摩,特别要注意深入地方已经实施或者计划实施的企业去调查研究,并通过与这些企业合作,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财务共享课程中实践环节所需要的模块,使课程更能与社会接轨。由于不同地方的财务共享服务应用需要不同的人才,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财务共享模块需求不同,实践课程必须考虑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前瞻性和创新性。
以永辉超市为例,超市总公司设在福建省福州市,2010年在上证所上市,是我国第一批在超市中引入生鲜农产品的企业之一,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全国共拥有门店910家。零售超市行业自身的特性不可避免会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一些问题:一是支付过于滞后,对账相对困难;二是存货数量多、金额大、更新换代快;三是分支机构多,没有统一标准,业务处理的效率低。
永辉超市由于规模不断扩张,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很有必要对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转变,以此追随上企业发展的脚步。经过调查可知,永辉超市从2011年开始实施财务共享,至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初创期。永辉超市开始采用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实现了银企直联。2012年初,正式开始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明确了资金收支全都经由总部的服务中心统一安排。截至2012年3月,陆续上线了资金管理、应收账款、员工费用等业务。
第二,完善期。经过一年半的时间,ERP管理平台全部完成上线,开始共享中心的第二期建设。2014年,应付业务成功上线。通过财务共享模式,库存量、周转率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第三,发展期。财务共享模式优化,继续完成还未进入到共享中心的业务。今后,该财务共享中心将会被视为一个虚拟利润中心,为永辉超市带来更多的利润,创造更高的价值[5]。
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要在充分的调研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专、通结合的综合实践能力、研究思维、前瞻与创新思维为主要目标,让学生深度理解财务转型的方法论与价值,掌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规划,并熟悉其运营的过程,让学生跟上时代步伐,学习其与电子发票、电子影像、电子档案等云会计的相关技术应用,能够开展基于共享服务下财务信息化的分析、优化设计与价值创新,全面提升学生对业务处理的核心能力。
3.2.1 模块确立
在前期充分调研基础上,确认财务共享教学模块,以福建大型本土企业为例,财务共享过程中,大多数企业例如永辉超市主要实施了五项内容,分别是应付账款、收入应收款、费用管理、资金管理、总账与报表。在课程设置上,全面考虑了大多数企业涉及的财务共享内容,将实践课程体系设计成八大模块:①财务共享服务规划与设计。主要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方法、选址、流程规划、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等;②费用共享。主要是认知费用报销业务、差旅费用报销业务、专项费用等;③采购管理-应付共享。主要是认知采购管理-应付业务,原材料采购业务、备品备件采购业务等;④销售管理-应收共享。主要是认知销售管理-应收业务,产成品销售业务、其他商品销售业务等;⑤资金结算共享。收款付款合同结算、资金结算业务等;⑥财资管理共享。主要是认知财资管理、资金上收下拨业务、外部委托付款业务等;⑦固定资产共享。主要是新增固定资产业务、固定资产变动业务等;⑧总账共享。课程总账报表任务分配及整体控制、总账核算手册/报表手册编制等。总体来看,课程设置既要符合当下社会需求,又要能够适合教学需要,学校并要组织教师对开发好的课程进行教学计划安排。
3.2.2 实验教学
从教师来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不是像以往的会计电算化课程,通过讲述具体操作过程,具体核算步骤,学生照搬模仿,而是通过财务共享实验课程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阐述财务共享核心理论;能够深刻认知案例企业财务共享的建设动因,分析阐述财务共享为案例企业带来的价值;理解并应用财务共享建设方法论,自主提炼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关键因素等,更多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将深刻理解技术发展、财务管理模式转型下财务人员的发展路径,从而实现自我思维及能力的转变与塑造。
从学生来看,在课程学习中需要分组以团队形式配合完成,课前要先了解案例企业的财务共享现状,首先要认知课程,熟悉财务共享服务的前沿、趋势,其次要通过案例企业的战略定位、组织岗位对共享服务中心进行规划设计,例如如何规划选址。再次通过角色岗位设置,对不同的模块(如上述费用共享、资金共享、固定资产共享等)进行端对端业财流程共享服务的学习,最后可以让学生提交作业,教师通过平台查看各个小组的提交详情,并发起评价,利用学生互评、结对展示的方式,锻炼小组的表达和呈现能力。
3.2.3 引入校企合作
除了实践课程给学生传递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方式,还需引入校企合作的方式,让教学活动真正与企业实际业务接轨,组织师生前往已实现或者计划实施财务共享的企业参观,从而在学校与企业的实际互动中建立良好的传递机制。目前许多高校与校外企业特别是已实施或计划实施财务共享中心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还未确立,这是实践教学改革存在的一个难点。
3.2.4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涉及各门类学科的综合开展,使得实践教学环节时间不足,学生仅仅靠第一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学历课堂之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或者是参加各类实践课程竞赛,将一些实践操作转到第二课堂,能够很好地解决实践教学课时量不足问题。
高校实践教学的成果质量可以用多元方式进行评价,具体如下:首先要对学生掌握实践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操作软件系统客观的分数、学生提交的实训报告、实训日记,第二课堂的积极度,参与竞赛的成绩等来评定,教师依据个人提交的总结进行评价,并充分征求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或进企业实践锻炼[6]。第二,要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可以从听课,检查实践课程的教案,检查教师的指导记录、带队参赛成绩,学生的评教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考评,对优秀教师进行适当奖励[7]。
在大数据技术全方位应用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冲击也对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顺应潮流才能适应变革,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必须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将财务共享平台引入实验教学,通过设计与企业对接的模块,不断加强教师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不断调整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促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