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昌军
(白山市中心医院 心脏内科,吉林 白山)
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作为临床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此病发生的原因主要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得患者出现血液循环受阻、心功能不足以及心肌缺血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2]。有研究指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效果显著[3]。本次研究就通过给予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
收集整理我院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360例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180例;A组患者男性95例,女性85例,年龄60~85岁,平均(68.58±7.85)岁;B组患者男性97例,女性83例,年龄60~86岁,平均(68.79±7.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随机分组研究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已经相关检查诊断,符合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书,自愿参与研究;(3)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完整;(4)无禁忌证者。
排除标准:(1)存有肾、肝等重要器官疾病者;(2)认知功能低下以及神经性疾病者;(3)存有药物过敏或治疗不耐受者;(4)存有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者。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血小板抗凝干预,同时在术后治疗后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硫酸铝格雷以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在上述基础上给予A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具体为:患者保持平卧位,采用利多卡因局麻,于患者腕横纹上0.5 cm处经桡动脉入针穿刺,由于此部位动脉搏动较强,因此在穿刺时需要叮嘱患者放松身心,保持有节律的呼吸,待穿刺成功,患者血压稳定后拔管,最后采用分段减压的止血方式对切口进行止血,同时注意不要强行压迫止血,避免造成血栓的形成,引发血管迷走放射综合征以及桡动脉痉挛等发生。术后对患者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叮嘱其腕关节切勿过早活动。B组患者则采用股动脉介入治疗,于患者右腹部股沟区横纹下2 cm处进行穿刺,局麻后以40°左右缓慢进针,待插入动脉鞘管后展开介入治疗,术后6 h可拔出鞘管,按压止血后进行包扎。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心功能恢复情况。临床指标分别包括: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分别包括有:下肢静脉血栓、穿刺并发症、体循环栓塞、急性心衰。心功能分别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使用SPSS 22.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等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患者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
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44%(8/180)显著低于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33%(33/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A组患者LVEF、LVESD、LVEDD均显著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 LVESD(mm) LVEDD(mm) LVEF(%)A 组 180 37.31±3.16 49.78±3.70 52.98±4.60 B 组 180 49.74±5.22 67.42±5.21 34.84±2.60 t 27.330 37.036 46.059 P 0.000 0.000 0.000
冠心病作为导致老年人出现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是极为常见的[4]。而由于多数患者年龄偏大,其机体功能低,临床中常常采用介入治疗,已实现闭塞冠状动脉的开通,达到缓解患者冠心病症状的效果[5]。而传统的介入治疗主要是经股动脉穿刺进行,但是因股动脉位置较深,局部血管和神经分布密切,导致对其的治疗难度极高,同时也增加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预后差[6]。而桡动脉介入治疗是能够在确保有效的治疗基础上,降低其对患者的伤害,同时有效缩短了穿刺和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与股动脉介入治疗相比较,前者能将血管中动脉鞘管的插入长度减短,降低了其对患者机体中血管所造成的伤害,避免了各种应激反应的发生[8]。另外,患者在采用桡动脉介入治疗时,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其对患者的创伤性。而股动脉介入治疗在拔出动脉鞘管后,通常会采用压迫的方式进行止血,而此类方式极易造成迷走神经反射现象的出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但是桡动脉介入治疗则能充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的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9]。
本次研究中,A组患者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44%(8/180)显著低于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33%(33/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 LVEF、LVESD、LVEDD 均显著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同时也进一步的表明了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