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估算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020-07-17 16:17廖梅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8期
关键词:估算能力小学低年级核心素养

廖梅英

【摘要】估算是建立于口算基础上的、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本文主要讲解了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几种教学方法,以接受误差、情境支撑为前提,加强教学整合、以生活实践为主要过程,引导学生认识估算、应用估算,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估算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估算能力;核心素养

估算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简化表达与浓缩,是检测和衡量基础知识理解和应用程度以及逻辑思维开发的集中体现。因此,关注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应当关注的内容。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估算值和计算值之间的误差,消除心理障碍,从而联系实际生活事例予以灵活运用,并体验估算的应用价值。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谈一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数学估算能力。

一、接受误差,排除心理障碍

估算能力培养的前提,是学生能够从心理上接受“估算”这一方法,充分理解估算的结果并非最终的、精确的数值。这样,才能够排除对“估算”这一方法的心理障碍,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估算解题的方法。比如,“测量”一课要求学生掌握运用直尺进行物体和线段测量的具体操作,直观的认识“厘米”和“米”等长度单位,理解:1m=100cm。因此,测量前的估算可以引导学生选用正确的长度单位,得出与长度单位相匹配的数值。但在估算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准确地估算出正确的长度,心理不免产生落差。这时,我让学生尝试对比和接受二者之差,逐渐消除心理障碍,从而更好地运用估算的方法。可见,只有理解了估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值,才能够将估算的方法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的数学学习中。估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每一次估算的基础上进行实际值的测量,不仅可以更加准确地得出测量值,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情境支撑,避免机械练习

估算能力的培养过程还需要在估算的内容中加入一定的情境,使得学生产生内在的运用需求,自然而然地运用估算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而并非机械地予以练习,丧失了估算真正的意义。因此,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结合实际问题融入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估算。

比如,“加与减”中要求学生掌握二位数的加法与减法,在引导学生估算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机械式训练的情况,我丰富了估算的题设条件。如估算:24+30+41=?时,创设一定的情境予以支撑:小涛玩游戏,第一次的得分为24,第二次的得分为30,第三次的得分是41,问小涛的总得分是多少?结合情境内容,学生完成了估算,得出:小涛大约总分为90多分。同时,在重复性训练时,我也是通过改变题设条件而引导学生开展估算练习。

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练习估算,不仅避免了纯机械式的练习,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可以使得学生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到估算的过程中,并使其充分地认识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后续培养估算能力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加强整合,建立空间观念

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不应当局限于教材中编排的固有教学资源,而是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外其他的教学资源,从空间、计量、图形等多个方面入手,感知估算與其他内容的整合,突破固有的桎梏,进而建立起完整的、与估算紧密相关的空间概念。

比如,“图形的运动”之“平移和旋转”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特点,认识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建构能力。而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在脑海中估算给出的图形在平移和旋转后,所到达的具体位置和形状。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形及其原来的位置,再想象通过一系列的平移与旋转,在脑海中重新构建空间概念中的图形变换,进而得出估算结论。得出估算结论后,再进行实际的平移和旋转,得出正确结论,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通过借助于教材中的图形、空间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将估算应用于更加广泛的知识和概念中,不仅可以跳出“估算”原有的桎梏,让学生认识到多元化的估算应用,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空间建构能力,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数学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夯实基础。

四、参与实践,体验应用价值

对大多数人来说,数学往往给人以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究其原因,其实就因为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脱离了,没有在生活实践中感悟数学的奥妙所在。因此,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将估算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将估算的过程建立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应用价值。

比如,“千克、克、吨”一刻钟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的单位克、千克和吨的实际概念,并能够估算1克的重量具体是多少。实际教学时,学生若想充分感受1克的具体重量,则需称一称预想中重为1克的物品重量。而在前期准备称量的物体的过程中,还需要学生能够估算出生活中的一部分物体的重量,进而开展后续的验证过程。我将生活中1克的物品重量和较为相近的物品拿出来,在课堂内引导学生分别估算其重量,从而筛选出与1克最接近的物体,进而感受1克的真正含义。

通过引导学生将估算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使得学生认识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估算的应用价值,认识到估算的重要性,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估算的思考方法。

总的来说,估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也是学生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升的重要过程,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更是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措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足够地重视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崔文轩.小学低年级数学估算教学策略探讨[J].

教学文摘,2016(26):21.

[2]牛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策略[J].小学教育,2013(05):22.

猜你喜欢
估算能力小学低年级核心素养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初探
小学生估算能力培养初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实践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