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的文化内涵及其启示意义

2020-07-17 09:16秦立凯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淮北市蹴鞠大运河

秦立凯

淮北师范大学 1.大运河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2.体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大运河安徽段“扼汴河咽喉,当南北要冲”,在隋唐大运河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一条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遗产长廊,是中原文化高地的重要组成板块,是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和最有特色的河段之一。大运河安徽段出土的体育文物艺术品位高、数量多而集中,文化内涵丰富,价值独特,是珍贵的运河文化遗产。2019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强调要推动运河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鼓励运河沿线发展体育休闲产业,积极开发徒步、健走、马拉松、骑行、自驾车、龙舟等运动项目,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加快体育休闲、健康、旅游深度融合。这些体育文物资源对当前发展体育休闲产业、城市转型、构建运河文化带具有深远的文化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学者对大运河安徽段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保护方式进行了探讨[1],针对大运河安徽段运河遗产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出很好的建议[2],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研究尚属阙如,本研究拟对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做初步探讨。

1 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

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主要集中在宿州、淮北两市。2006年宿州西关商业步行街隋唐运河遗址出土文物达1 440余件,其中就包括绞胎球、围棋、弹丸等运动休闲用品。2011年前后,淮北市征集“大运河瓷”时发现了一件晚唐磁州窑系白釉“相扑”瓷雕。2012年,淮北柳孜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影青蹴鞠儿童瓷器、捶丸用球绞胎球、相扑瓷俑、木剑、围棋子、象棋子、长寿瓷瓶等珍贵的宋代体育文物。比较京杭大运河而言,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数量多,而且集中,其价值弥足珍贵。

1.1 蹴鞠孩童瓷器

根据瓷器年代特征,相关专家考证影青陶瓷蹴鞠孩童应为宋代体育文物。孩童怀抱瓣状花纹蹴鞠,作盘坐状,笑容粲然,形态可掬,光鲜圆润,栩栩而生,对蹴鞠的喜爱之状一览无余(见图1)。整幅作品让人想象到宋代市井儿童三五成群嘻戏蹴鞠于运河两岸烟柳之下的情景。

图1 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宋代“蹴鞠孩童”

以蹴鞠为题材的瓷器孩童把件反映了宋代的审美情趣和蹴鞠活动较为普及的体育风尚,类似作品亦多见于画作、铜器、瓷器、镜子、俑等。如河北博物馆藏邢台磁州窑白釉蹴鞠瓷枕、河南博物院藏磁州窑蹴鞠瓷枕、成都体育博物馆藏彩绘抱鞠童子俑等。

宋代儿童蹴鞠运动融于日常生活中,儿童蹴鞠活动的场所不仅在庭院、繁华闹市,也可能在学堂、田野,尤以清明前后开展得更为频繁,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有诗曰:“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蹴鞠活动自宋代以后,依然流行于以淮北为核心地区的淮海区域,如清朝顺治时期,“立春前一日,迎春教场,蹴鞠走马,士民竞往观之。”[3]

宋代柳孜蹴鞠孩童文物和国内仅有的几件蹴鞠文物相比,无论是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都是很珍贵的。它反映了宋代蹴鞠运动开展得相当广泛,深受儿童的喜爱,在柳孜等运河重镇开展得更为普遍。

1.2 绞胎球

绞胎陶器是利用白褐两种色调的泥胎相间杂糅,然后模印成型的器物。与其他陶瓷器在器物表面进行施釉、绘画、雕刻、粘贴等技法装饰不同,工匠在坯胎成型前把不同色泽的陶泥或瓷泥一起绞揉,以使其绞胎器花纹图案充分展开,烧出的瓷器花纹内外一致,图案别致,变化多端,纹路自然流畅,淡雅优美。绞胎瓷,多色揉合,象征着凝聚与团结,色彩阴阳和谐,蕴含着自然大道的道家文化旨趣,饱含了华夏的传统美德[4]。绞胎球属于捶丸用球类型之一,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绞胎球,直径5.5 cm左右,球体圆润,黄褐色相间。另有1粒红黄色石球,直径5.5 cm左右;3粒黑釉球,直径3 cm左右(见图2)。

图2 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宋代绞胎球

宿州博物馆藏绞胎球1粒,直径5.5 cm左右,球体圆润精美,黄绿色相间,从球体上看,似有曾经被击打的痕迹(见图3)。

图3 宿州博物馆唐代绞胎球

有学者指出绞胎球是马球用球,见李小唐等的《丝绸之路岁时节日民俗体育图录》[5]。但笔者认为马球用球是在皮制囊中填充毛发等制成,球体较轻,便于骑马击打,而绞胎球是瓷质,球体较重,应多用于捶丸运动。捶丸被誉为古代高尔夫运动,是我国古代高雅的运动休闲活动形式。捶丸的玩法和现代高尔夫类似,把球放置球基内,然后依次向数十步,乃至数百步之外的球窝内击球。比赛形式可以是两人对打,也可以在两队之间比赛,球入窝多者获胜。宋、金、元、明初时期捶丸运动流行。

我国早在13世纪初就开始流行捶丸运动,一般认为捶丸运动是由唐宋时期的步打球转化而来的,而步打球是由马球转化而来的。作为捶丸运动的用球绞胎球是伴随球类运动演变而产生的[6]。捶丸文物主要集中在北京故宫、安徽淮北、宿州、河南洛阳、四川成都、重庆等地。如郑州出土唐代步打球青花塔形罐、河北巨鹿出土宋代儿童球戏陶枕、山东岱庙捶丸图、山西洪洞县捶丸图、1972年辽宁朝阳县辽代墓出土童戏纹鎏金银大带、故宫博物院藏明人《宣宗行乐图》、上海博物院藏杜堇《仕女图》等。

尽管没有发现大运河区域捶丸运动的直接记载,大运河区域发达的经济文化足以支撑捶丸运动的开展。生活富足的人们“劚场建旗,毬场上劚成了窝,立彩色旗儿。合众同乐,合聚捶丸之人,相与同乐”,共享捶丸运动休闲带给他们的乐趣。

1.3 唐代“相扑瓷雕”

中国相扑运动是从角抵运动发展而来的,而角抵运动相传起源于五千年前炎黄部落时期。《述异记》记载在黄帝部落与蚩尤部落大战中,蚩尤部落“以角抵人,人莫能御”。湖北江陵凤凰山秦墓出土了一件绘制有两人相扑图案的木篦,河南密县打虎亭的汉墓也出土有相扑壁画,敦煌宝库拥有多幅隋唐时期相扑壁画等,这些相扑文物都反映了我国相扑运动源远流长,传承有序的史实。

2010年,淮北市征集大运河瓷时,征得晚唐相扑瓷雕一件。这件作品属于磁州窑系,白釉制作。关于这类相扑瓷雕如传至日本,其路线图可作如下推测:船载流经隋唐大运河淮北段,运至东渡扶桑的起点扬州,再运往日本。该作品通高5厘米,胎质粉白细腻,质感较强。反映的是两名相扑手竞技的情形,两名选手一高一矮,身体壮硕,头绾发髻,身着罩衫,下身赤裸,腰束T形兜带,是典型的相扑运动着装。身高体重者躬腰抵肩,双手紧抱对手腰臀,似要把对手托举起来,一举击败对手。稍矮者双腿直立,双臂紧紧抱住对手大腿,双肩下扑,毫不示弱(见图4)。整个场景再现相扑的经典招式,角斗场面惊心动魄。

图4 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晚唐“相扑瓷雕”

唐代相扑运动流行。唐代的皇帝除了观看神策军的角抵表演,还在宫内组织“相扑朋”。皇帝每到祭祀天地时,都要先观看相扑。据载,唐文宗李昂有次要在南郊祭祀,祭祀前下级官员早早把相扑运动员挑选上来,供皇帝祭祀前观看表演,文宗说:“我正要清静斋戒,怎么能看相扑?”下级官员则回答说观看相扑是惯例[7]。两宋时期,相扑运动仍然开展得较为普遍,皇城开封每年都举行大规模的相扑赛事。上元节甚至还有妇人裸体相扑,此举受到司马光的强烈批判,他数次上书求禁,但效果不佳。南宋时临安举行男子相扑比赛前,往往由女相扑手先出场招徕观众。

淮北这枚晚唐相扑瓷雕,说明完全意义上的、独立成项的相扑运动在中国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也证明了日本相扑源于中国的历史。该文物可佐证唐宋时期捶丸运动流行,大运河已成为唐宋帝国经济文化带,因运河而繁荣的开封、柳孜、宿州等市镇相扑运动已成为居民喜欢的休闲健身活动。

1.4 木 剑

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宋代“木剑”(见图5)。木剑长约1 m,斑驳的木剑印记着宋代民间武士刻苦练功的场景。合理推测,这把木剑应是比武、练武用的模拟运动用品,因为锋利的铁剑在比武练武时容易受伤,就用木剑代替。根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候的邓展和曹丕比剑,就曾用甘蔗模拟铁剑进行比赛。这把木剑不仅佐证了史书记载的真实性,而且反映了当时淮海区域尚武之风盛行。淮海区域是当代 “武术之乡”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有历史文化渊源的。

图5 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宋代“木剑”

1.5 围棋、象棋

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藏的宋代围棋子和象棋子见图6。据载,宋代开封、临安等地棋类活动盛行,著名的大诗人陆游很喜欢观棋、下棋,他一生写了近200首棋类诗歌,如“对弈两奁飞黑白,雠书千卷杂朱黄。”柳孜镇出土的瓷质象棋子、围棋子、棋盘等说明当时棋类活动盛行。无独有偶,2017年9月,淮北市新湖路项目烈山区段施工过程中,发现4处宋金时代古窑址,发掘包括围棋子、象棋子在内的大量瓷器。淮海地区历史时期重要的萧县窑址也发现大量的围棋子,反映了宋代当地窑工等人的日常娱乐生活。宋代淮海地区棋类运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明清时期,皖南围棋盛名一时,与此不无关系,因为历史时期,江淮地区作为南北过渡地带,移民南迁是一种历史趋势,棋类文化随移民在皖南地区流行。

图6 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宋代象棋和围棋

1.6 长寿瓷瓶

图7 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宋代长寿瓷瓶

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宋代瓷瓶。瓷瓶上印着“鸟有千年鸟,人有百岁人”(见图7),说明宋代淮海区域的民众有着长寿富贵的追求。淮海区域体育保健活动源远流长,这里是历史上最早产生养生舞蹈的地区之一,是伟大医学家、体育保健学家华佗的故里,也是伟大哲学家桓谭、文学家嵇康的故地,他们对养生保健都有精辟的论述。嵇康的《养生论》提出要形神兼养,重在养神,养生要清心寡欲,守一抱真,鼓励养生者要有信心,争取“与羡门比寿,与王乔争年”。东汉哲学家桓谭以烛和火来比喻人的形体和精神的关系,认为形体是物质的、第一性的,精神则是第二位的,“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8]。桓谭的思想对后世哲学具有重要影响,在我国养生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2 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的启示意义

大运河安徽段发达的体育文化是这一区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安乐的表征,是承继汉代体育文化的结果。淮海区域是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汉代文化尤其发达,汉画像石分布广泛,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汉代体育形态丰富多样,有舞蹈、射箭、御车、六博等,武术和射箭活动尤发达,在宿州和淮北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大量的射箭和比武图像。唐宋时期大运河开通,这一区域地位日趋重要,成为维系帝国命脉的战略要冲,体育文化因此更为繁荣。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是体育文化发达的历史印迹,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2.1 隋唐大运河体育文化的标识

隋唐大运河体育文化指隋唐宋时期,建立在发达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之上的、以运河出土体育文物为核心标志、体现体育精神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是研究世界性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珍贵文物,透过体育文物可以认识运河古镇发达的经济、繁华的体育文化景观。淮北柳孜、宿州和开封、临安等古都同处在运河经济文化带上,其体育文化发展程度可以和开封、临安等古都相比肩。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体育文化交流,助推中国体育文化走出去,体育文化能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国家关系[9]。但隋唐大运河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意义却被忽略,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中枢站,同时也是运河的物质集散地,在中国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时代背景下,隋唐大运河对维系长安、洛阳等国都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作用的发挥离不开隋唐大运河的支撑,换言之,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带和隋唐运河经济文化带互为表里,都对中华文明的维系起到重要作用。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是隋唐大运河体育文化的重要符号标志,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隋唐大运河文化的新角度,对于探讨隋唐宋时期隋唐运河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2 开展体育旅游、实现城市转型的启示意义

大运河安徽段沿线文化资源丰富,楚汉文化、古乐文化、酒文化、淮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异彩纷呈,现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柳孜运河遗址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省级28项,市级79项,县级180项[10]。运河重镇淮北是因煤而兴的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城市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体育旅游以其关联度高、就业吸纳能力强等特征被淮北市委市政府定为优先发展战略。

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颁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同年,安徽省体育局颁布《关于推进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2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模式多元、体育服务便捷、建设空间集约,发展富有活力、生态健康宜居的省级体育特色小镇,在全省发挥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运河体育遗产资源具有独特性,契合当代人们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可以依托这些体育遗产规划建设运动休闲古镇。在古镇开展投壶、射箭、蹴鞠等古代运动休闲项目。唐球源于捶丸运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一项专、精、特、新的体育项目,传承了捶丸“谦和礼让”“信守承诺”的儒家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唐球运动正在推广普及,走向世界,应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引入推广唐球运动,既可满足旅游者的多元化、个性化的体验需求,也有利于提升城市美誉度。古镇建设中,把精美的体育文物通过雕塑等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品味,而且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同时把运动休闲精神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日常。

2.3 关于休闲体育“健康中国”的启示意义

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的发掘说明淮海区域不仅尚武之风盛行,其休闲体育也开展得十分普及。蹴鞠孩童文物不仅如实反映宋代儿童足球运动开展的普及程度,如何借鉴历史经验,培养青少年运动休闲的体育素养,提升青少年创新品质是值得深思的话题。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是进行体育史田野调查和开展爱国教育的极佳教材,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及其附着的休闲体育精神,是进行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树立休闲体育的观念,把体育生活化、休闲化,把体育精神融入人们的日常观念中的珍贵教育资源。

隋唐大运河曾在中国发展史上发挥巨大作用,是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大通道,体育文物作为运河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勾起乡愁的重要符号,发掘保护利用运河体育文化遗产的当代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运河文化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2015年3月15日,首都3 000多名职工在通州区大运河畔健步走;2012年2月18日,郑州的200多名徒步爱好者沿隋唐大运河郑州段,声援即将到来的大运河申遗。以杭州拱墅区为例,仅在2019年就举办60余场围绕运河文化的群众体育赛事,有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隋唐运河体育遗产沟通古今,是“活态遗产”,以运河为空间载体,构建勾联历史,汇通当代和未来的全民健身走廊对于提升全民素质,推动健康中国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3 结 语

大运河安徽段大部分淹没于地下,考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曾经的辉煌。精美的体育文物艺术品位高,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这一区域曾是我国经济社会繁荣的文化高地,民众安居乐业,运动休闲娱乐生活多样。这些体育文物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历史沧桑,独具文化价值、精神内涵,是勾起乡愁的文化符号,是沉淀于内心的民族自信源泉。这些体育物质文化遗产和运河沿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得益彰,是“打造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不可或缺的资源。做好大运河安徽段体育文物的保护开发,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多学科探究,在运河文化经济带中融入运动休闲元素是时代重任。

猜你喜欢
淮北市蹴鞠大运河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大运河,行走山东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浅谈中国古代蹴鞠的起源与兴盛
我国蹴鞠的起源与发展及消亡研究
历史上有一个大转折点是谁决定了古代足球的兴衰?
遇见“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