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患儿的护理干预45例效果观察

2020-07-17 03:01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流行性流感消失

邱 局

(咸宁市中心医院儿内科,湖北 咸宁 437100)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流感患儿的临床症状有发热、鼻塞、头晕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另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抵抗能力较弱,还可能累及肺部,导致肺部感染,增加治疗难度[1]。为探讨流感患儿的护理对策,我院将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流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流感患儿,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8个月至6岁。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9个月至1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诊断标准[2]。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卧床休息、清淡饮食、隔离消毒、病情观察和指导用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①心理护理。流行性感冒患儿入院后需进行隔离,每天要面对输液、喂药、测量体温和心率等操作,会出现抵触心理,表现为哭闹、畏惧、躲藏等。护理人员积极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儿的心理脆弱点,采用注意力转移法,将治疗过程编排成具体的故事情节,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治疗前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打招呼,增进与患儿间的熟悉度,降低患儿的心理防备。治疗后采用口头鼓励的方式,加强患儿对治疗的接受度,提高患儿治疗后的舒适度。②健康教育。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着重介绍流行性感冒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高危因素及预后情况,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消除因认知错误而出现的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使家长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③病情监测。从患儿入院后即给予生命体征监测,每间隔30min对体温、心率、呼吸进行测量,病情稳定后每间隔2h监测并做好记录;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出现异常情况,立刻告知医生并及时进行处理,病情一旦恶化及时转入儿童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发热、头晕头痛、鼻塞症状消失时间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发热、头晕头痛、鼻塞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较快。近年来随着生活结构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逐渐加重,小儿流行性感冒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秋冬季节为流感的高发期[4]。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较差,一旦发病很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对其健康的威胁较大。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科学的护理管理对于改善病情和促进康复尤为重要[5]。

本次研究中,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病情监测等护理干预应用到流行性感冒患儿的护理中,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头晕头痛症状消失时间和鼻塞症状消失时间,都要明显比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短(P均<0.05),提示护理干预在促进患儿临床症状转归中的作用更加显著和突出。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使患儿家长更加认可并积极配合治疗。这一结果与吕昌东等[6]的相关研究结果相似。

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在小儿流行性感冒护理中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予以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因为本研究选取的病例仅限于一家医疗机构,流行性感冒患儿样本量不大,相关患儿的护理经验受限,有必要在临床工作中收集更多的病例数,积累更多的护理知识,深入地研究和掌握流行性感冒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流行性流感消失
流感大作战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研究
养成健康卫生好习惯 做好流行性疾病预防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小心,流感来了
为什么儿童容易患“流感”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流感”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