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红蓝光治疗脾胃湿热证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2020-07-17 00:44高睿迪邢素亮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3期
关键词:丙酸润燥证型

王 伟,高 敏,高睿迪,邢素亮

(1.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安徽 阜阳 236000;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安徽 合肥 230022)

痤疮(Acne)俗称青春痘、粉刺,由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引起,常反复发作,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损容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男女,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常规治疗多采用口服维甲酸或四环素类抗生素,副作用较大,且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痤疮主要为风湿热邪侵袭,应采用清热除湿凉血之法治疗。本研究采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红蓝光治疗脾胃湿热证型痤疮取得较为明显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门诊2016年7月~2017年6月就诊符合脾胃湿热证型痤疮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8例,男35例,女23例,年龄(18~36)岁,平均(26.4±1.8)岁,病程2个月~9年,平均(1.8±0.6)年,严重程度GAGS评分[1]为(5~29)分,平均(21.7±3.6)分;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19~38)岁,平均(25.9±1.4)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1.9±0.8)年,严重程度GAGS评分为(6~28)分,平均(20.3±2.9)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严重程度及病程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 所有患者均经中医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诊断;② 符合《皮肤性病学》[2]和《中医外科学》[3]痤疮的相关的诊断标准;③ 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证;④ 年龄>18岁;⑤ 采用GAGS评分,轻度为(1~18)分,重度为(19~30)分;⑥ 近1月内无应用任何治疗痤疮的口服及外用药物;⑦ 无肝肾功能异常及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排除标准:① 患有其他面部疾病影响疗效判定的;②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 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光敏性疾病患者;④ 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⑤ 内分泌因素、职业性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痤疮;⑥ 对润燥止痒胶囊不能耐受或过敏者;⑦ 不能按要求定期复查、完成全部疗程者。

1.3 治疗方法 患者治疗前均常规清洁面部,治疗时使用眼罩保护眼睛,采用红蓝光光子治疗仪(深圳普门Carnation-87)治疗,蓝光波长为(415±5)nm,标准剂量为 48J/cm2,输出强度为 40mW/cm2;红光波长为(633±6)nm,标准剂量为126J/cm2,输出强度为105mW/cm2。照射时光源置于患者面部上方,光源距离皮肤表面(15~20)cm,每次红光与蓝光各照射15min,每周两次,8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加用润燥止痒胶囊(国药集团同济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030)口服,4粒/次,3次/d,4周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均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外用,2次/d。所有患者每周随访1次,每次随访予以评估疗效及复查肝功能,4周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

1.4 疗效观察 在治疗开始前和结束时分别观察患者皮疹情况,根据患者皮疹性质及分布情况,按照Doshi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the Global Acne Gfading System,GAGS)评分,评价症状严重程度,并评估疗效,疗效指数(SSRI)=(治疗前GAGS评分-治疗后GAGS评分)÷治疗前GAGS评分×100%。SSRI≥90%为治愈;90%<SSRI≥60%为显效;60%<SSRI≥20%为好转;SSRI<20%为无效。治愈率与显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组间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GAGS评分(见表1)经t检验比较,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见表2)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4.5%,对照组有效率为58.7%,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06 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AG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出现轻度腹泻,继续服药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两组均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面部潮红、瘙痒,考虑红蓝光照射所致,外用保湿剂1周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功能异常,无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

3 讨论

痤疮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导致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皮脂分泌旺盛、继发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感染为主要病因。饮食、生活不规律、含糖及脂肪较高饮食会诱发或加重痤疮,精神因素在痤疮的诱发或加重过程中亦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医古书称痤疮为“肺风粉刺、面疱、酒刺”,认为肺经血热,肾阴不足,相火过盛,加之后天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瘀滞而成。根据患者中医表现可辨证为肺经风热证、脾胃湿热证、痰瘀凝结证和冲任不调证4个证型。研究认为脾胃湿热证患者中湿热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痰湿质和阳虚质,通常伴有口臭、便秘、尿黄等症状[4]。润燥止痒胶囊是由生地黄、生何首乌、制何首乌、桑叶、苦参、红活麻6味中药组成。生地黄有清热凉血之功效,为君药;生何首乌及制何首乌为补肝肾之品,有养血润肠、通便解毒之作用,为臣药;佐以桑叶能疏风散热、苦参能燥湿清热;苗药红活麻辅以活血、祛风、除湿;合而成方,共奏祛风润肠、凉血解毒的效果。现代医学认为:生地黄中含有环烯醚萜甙类成分,有镇静、抗炎及促进免疫作用;何首乌里含有蒽醌类化合物,有抗炎、促进免疫及肠管蠕动的作用;桑叶内含有脱皮激素,其可刺激真皮细胞分裂增殖,产生新的表皮,还含有芸香苷和懈皮素,大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明显减少炎症性渗出,有利于皮损愈合,桑叶含有丰富的黄酮和氨基酸,可促进表皮的修复、营养皮肤;苦参含有22种生物碱,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产生抗炎及镇静作用[5]。苏志强等[6]认为红活麻有效部位含有乙酸乙酯,有镇静、抗炎作用。因此,润燥止痒胶囊有滋阴养血、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及抑制微生物繁殖的作用,符合脾胃湿热证型痤疮的治疗原则。

大量研究表明,痤疮炎症发生的主要致病菌为痤疮丙酸杆菌,痤疮丙酸杆菌为G+厌氧菌,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大量以粪卟啉Ⅲ为主的内源性卟啉,内源性卟啉能选择性吸收一定波长范围的光(400~430)nm,吸收峰值为415nm,从而被激活,成为高能量而不稳定的卟啉,产生单态氧,损伤痤疮丙酸杆菌的细胞膜,大量单态氧使其被破坏、清除,因此可减轻或消除痤疮炎症性皮损。医学使用的蓝光波长415nm,是卟啉吸收峰,因此可用于轻中度具有炎性皮损的痤疮患者。另外,蓝光还可以破坏、减少皮脂腺分泌,引起痤疮丙酸杆菌的跨膜质子的流入及细胞内pH值的改变,从而杀灭细菌[7]。由于蓝光波长较短,因此其穿透能力较浅,红光波长为633nm,其虽然对卟啉活化能力弱于蓝光,但其具有更强的组织穿透能力,有利于改善深部组织的血液循环,而且红光不但能增加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刺激巨噬细胞及其他细胞的抗炎细胞因子达到抗炎作用,而且能够通过调整基质蛋白酶(MMPs)诱导新生胶原的表达,激活细胞中的纤维母细胞产生生长因子,从而加速对损伤组织的修复,减少痤疮疤痕的形成。因此,红光有抗炎、促修复作用,对深在性损害治疗效果更好。红蓝光联合应用,不但能快速杀死痤疮丙酸杆菌,消除炎症皮损,而且能促进面部皮肤修复,使皮肤柔嫩光滑,减少痤疮疤痕形成。孙莉等[8]研究发现红蓝光治疗痤疮可明显降低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IL-4、IL-6、IL-8、TNF-α表达,提示红蓝光治疗痤疮可能是通过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少和抑制炎症介质产生及减少渗出等,从而阻断炎症级联反应,减轻痤疮的炎症反应。H.H.Kwon等[9]通过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发现红光照射治疗后,痤疮患者皮脂腺分泌及炎症细胞明显减少,多种炎症因子分泌减少,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安全有效,而且有很好的依从性。

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在痤疮的发生和加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是一种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类似于大环内酯类,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有试验研究表明,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或乳剂抗炎效果与口服四环素相似,因此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作用[10]。与红蓝光联合,可进一步加强抗炎作用,再与润燥止痒胶囊的滋阴养血、清热解毒及抑制微生物繁殖的作用联合使用,能很好地清除痤疮丙酸杆菌,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脾胃湿热证型痤疮疗效显著,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红蓝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本研究中,单纯红蓝光照射有效率稍低于文献[11-13]报道(64.5%~73.2%),可能是由于我们把单纯粉刺的轻度痤疮患者亦纳入本研究,有文献[14]报道,红蓝光照射对黑头或白头粉刺效果欠佳,对脓疱效果较好。因此,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脾胃湿热证型痤疮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丙酸润燥证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正丁醇/丙酸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冬季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
丙酸盐对厌氧氨氧化除氮性能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饲料中丙酸、丙酸盐的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润燥止痒胶囊在湿疹中辅助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