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霞
【摘 要】 小学生续写与仿写能力的培养是写作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基础所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将该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培养方法上应做到实用又好用,情感激发显然是理想选择之一。对此,文章对情感激发在小学生学习与仿写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路径加以论述,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加以借鉴。
【关键词】 语文课堂;情感激发;续写与仿写
由于对小学生续写与仿写能力的培养关乎到学生后期写作能力的发展,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普遍重视对学生该项能力的培养。而从学生学习的总体需要来看,情感分享与情感体验往往是学生的普遍追求,因此情感激发完全可以作为广大教师培养学生该项能力的重要方法,而如何将该方法有效应用成为了需要广大教师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以情感导入为起始点,为学生打造续写与仿写的情境
就小学生而言,续写与仿写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有浓厚的兴趣作为支撑,而课堂导入部分显然是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但从学习兴趣产生的一般需要来看,内容与话题更加贴合生活实际,并且教师能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往往是学生最期望的,而这也正是情感激发学生续写与仿写能力的必要条件。为此,在探索情感激发方法的应用路径时,教师必须将情感导入放在第一位,用极富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续写与仿写的兴趣。
以《难忘的泼水节》教學为例,教师先要意识到丰富的教学素材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必须从“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以及“泼水节的热闹场面”两个方面搜集和整理相关素材,同时还要结合自己小时候的亲身经历,以情感实录的形式体现在教学素材中,供课上学习与仿写情境创设时使用。课堂导入后,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有铺垫性质的问题,即:“你们参加过傣族的泼水节吗?有怎样的感受?周总理也参加过傣族的泼水节,大家能想象出欢乐的画面吗?”在学生思考与交流时,教师要将课前所准备的资料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在“交流与引导”过程中,将彼此的情感经验进行分享,最终将本课的“核心”导入进来,即:“认识本课17个生字”以及“体会周总理在傣族泼水节中伟大的情怀”,这样的导入过程显然为学生打造出了理想的续写与仿写情境,学生续写与仿写的兴趣也由此大大增加。
二、打造真实的情感体验过程,调动学生续写与仿写的欲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续写与仿写的欲望需要教师通过采取各种手段去调动。教师要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过程,这显然也是通过情感激发促进学生续写与仿写能力提升的关键一环,“角色扮演”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为例,在“新知初探”环节中,教师要饱含深情地为学生通读课文,其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全文,并感受教师的情感流露,能初步理解“谁需要帮助,我们就伸出热情的手;谁需要温暖,我们就献上一颗火热的心”这一句话的内涵所在。在步入“核心精讲”环节后,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自身体会进行角色扮演。其间,要让学生明确应以怎样的角度去表达雷锋叔叔的一言一行和作者内心真实感受,并且还要倡导学生即兴发挥,将自己的敬佩之情充分表达出来,甚至可以用肢体动作展现出来。教师要在角色扮演以及角色扮演后的思考与交流中加以引导,为学生打造出一个真实的情感体验过程。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将该故事进行续写,用文字将雷锋叔叔的情感寄托充分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根据课堂情感体验,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经历进行仿写。学生既受到了教师的感染,同时又有了真实的体验,所以续写与仿写的积极性更高,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三、围绕“情感”打造双主体评价,力保学生续写与仿写的意识产生
毋庸置疑,一切良好意识的产生都需要一个完整过程,即兴趣的激发、意识的培养、意识的形成,小学生续写与仿写的意识也不例外。前文分别就利用情感激发法激发和引导学生续写与仿写的意识进行了阐述,接下来就需要针对意识的产生的渠道加以明确,而围绕“情感”打造双主体评价显然是最理想的选择。
以《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为例,在课堂总结与评价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课上生字掌握的情况以及故事中传递的美好情愫加以总结,还要将重点放在“师生双主体评价”之上。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真实了解到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是否深刻,情感表达的意愿与效果怎样;了解到自己课上究竟学会了什么、续写与仿写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以及努力的方向。最后,教师要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活动,让学生针对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两个环节,说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教师在总结和归纳的同时,可以将其作为今后教学设计的主要切入点,尽量满足学生在续写与仿写时的需要,促使学生续写与仿写的意识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有效运用情感激发方法培养学生续写与仿写能力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一项极为系统的工程。望广大教师能够积极分享教研成果,使小学生续写与仿写教学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梁丽霞.以仿写感悟《乡愁》中的情感[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7(1).
[2]银紫荣.在诗化的仿写中渗透情感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