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汉字字理 把握间架结构 提升写字能力

2020-07-16 03:50钱雷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7期
关键词:字理写字规律

钱雷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统编本教材对写字教学特别重视,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都编排了相应的写字提示和汉字书写的要领。那么,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写一手规范字呢?教師可以以文本教材为凭借,关注汉字的字理,并从汉字的间架结构方面对学生进行必要指导,使学生的写字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一、追根溯源,关注字理,传承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写好汉字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必备能力。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借助写字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素养。

1.从字理入手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

在汉字教学中,从字理入手,分析字形,了解字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汉字。为了让学生写好汉字,教师可以从字理的层面让学生明白这个汉字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学生今后再遇到这个汉字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想到与这个汉字相关的历史传统,从而加深印象,把汉字写得自然大方。

如在教学统编本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一课时,“果”字的书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书写要领,正确书写汉字,教师可以从“果”字字形的演变入手,先把“果”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以及楷书等形态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以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果”的本义:草木结出的球状籽实。这样教学,学生在书写的时候就知道了应该先写“日”,然后再写“木”字,“木”字的一竖应该在“日”字的中间穿过等,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进行书写,汉字书写的准确率就高多了。

2.从观察入手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

汉字之美,不仅在于它有审美原型可追溯,还在于它是像与形的结合。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并借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以使学生爱上汉字,树立将汉字写好的信心与决心。

如在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咕咚》一课的教学中,“象”和“家”是一对形近字,学生很难区分。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把“象”和“家”字的小篆展示给学生看,从“象”字的小篆形态学生可以看到长长的象鼻子与象牙,而“家”字的小篆下半部分则是一只大腹便便的猪,从而使学生明白“家”字的本义是蓄养生猪的稳定场所。如此教学,好玩有趣,把“家”字和“象”字的区别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对汉字的结构之美、线条之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依据科学,遵循规律,规范写字

汉字教学要体现科学化。所谓科学化就是指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科学的汉字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遵循汉字本体构造和使用的规律;另一方面要遵循学习者接受汉字教育的认知规律。只有科学、规范,才能保证学生汉字学习的高质量进行。

1.依据教材提示进行写字教学

统编本教材特别重视写字教学,写字教学主要以语文要素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这就为教师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提供了有力的引导与凭借。教师要依据教材提示,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写字教学,不缺位,不越位,以确保写字教学的科学实施。

在统编本一年级上册教材中,课后生字表中的每个生字都标明了笔顺,对于新出现的笔画都有明确提示。另外,在《语文园地》中,写字习惯和写字提示经常是以语文要素的形式出现。比如二年级上册指出“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的要求。还有“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保持页面整洁”等书写习惯与要领也是按照写字要求逐步在教材中得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教材对写字提示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按照笔画指导→偏旁指导→结构指导的顺序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坐姿和书写的坏习惯,注重对学生正确写字习惯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写字质量。

2.依据汉字结构进行写字教学

在写字教学中,掌握好汉字的间架结构是写字教学的难点,也是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汉字结构进行整体把握,以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之美,体现出汉字结构的规律。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学习写字的初始时期,让学生科学规范地写字,可以为学生今后的书写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想让学生真正把汉字写好,把握汉字的结构规律非常重要。如,“三、目、耳、日”这类生字,教师就要从间距相等规律方面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对于“要、百、舌”等这类生字,教师就可以从主笔规律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对于“木、马、虫”等这类生字,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当汉字作为偏旁的时候,笔画相应缩短的规律。如此教学,从间架结构着手,对学生进行写字规律的指导,有助于学生突破写字难点,提升写字水平。

三、以生为本,方法迁移,提升能力

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教师要从观察、动手、思维、记忆等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以夯实学生的写字基础,提升学生的写字能力。

1.注重写字方法的迁移

在写字教学中,汉字之间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对于一些间架结构类似的汉字,教师可以采取归类教学的方法,从写好一个字,到写好一类字,注重写字方法的迁移,以帮助学生写好汉字。

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首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汉字的特点,在观察中梳理汉字规律。以统编本二年级上册《树之歌》一课为例,对“桐、松、枫、柏、棉、杉、桂”这些汉字就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在掌握构字规律的基础上再进行写字教学。在观察中,学生会发现这些汉字都是木字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那么,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其中一个汉字为例子,在黑板上范写,教给学生这类汉字的书写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自主仿写,进行书写迁移练习,以促进学生写字能力的提升。

其次,在写字教学中,教给学生写字的要领非常重要。以左右结构的汉字为例,有“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宽窄基本相同”等类型。以“上下结构”的汉字为例,同样有“上小下大、上窄下宽,上紧下松”等特点。如此种种,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以汉字书写要领为指引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对汉字有一个整体把握,达到提升学生写字能力的目的。

再有,就是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写字方法的及时总结。如在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对学生的书写就作出了明确的提示:“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这些书写汉字的要求如果教师在教学二年级学生时才按照要求指导学生,未免显得过迟,教师应在一年级学生学习“林、们、对、妈”等这些生字的时候,就进行书写方法的点拨指导。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总结,这样前有提示,后有总结,学生对汉字书写要求会记得更加深刻。

2.注重知识组块的形成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由几个字带出一个字,也可以由一个字带出几个字,进行整体教学。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写字要领的整合,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在头脑中主动构建出汉字形体的概念,形成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方法路径,为学生自主写字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如在二年级的写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具体的汉字书写指导帮助学生形成“上下结构找主笔,左右结构做对比”“上下相同上略小,下部放宽要写胖”“横若写长撇必短,横若短时撇写长”等书写的概念要领,必要时教师可以把这些书写要领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熟读成诵,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写字的时候就会自觉运用这些方法,为学生能够真正写好汉字奠定基础。

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学生写字能力的提升非一日之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从每节课、每个汉字入手,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写字指导,以使学生从小在汉字之美的熏陶与影响下,热爱祖国汉字文化,自觉形成写好汉字的意识,树立写好汉字的信心,再加上教师的用心指导与学生的勤于练习,学生的写字水平一定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春城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字理写字规律
学写字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找规律
运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写字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写字大课堂
巧解规律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