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行动学习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调查研究至关重要。行动学习因问题而生,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不断反思、不断完善方案的过程。需要秉持“项目推进到哪里,调查研究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行动学习就贯穿到哪里”的工作理念,通过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组建团队、灵活运用工具和丰富调研形式等途径,保证项目研究质量,提升项目参与者的决策能力、协作能力、统筹能力和执行能力。
关键词:行动学习;项目实施;调查研究;能力建设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0.02.019
[中图分类号]D2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339(2020)02-0107-04
调查研究是推进行动学习项目的关键环节,把调查研究贯穿行动学习项目始终可以提高项目实施效率。贺州市是中德合作广西行动学习项目第二期第一批试点实施单位,从2010年5月开始探索实践行动学习。贺州市委党校作为项目推进主体,注重在各种主体班特别是中青班的教学实践中,把行动学习贯穿于党性锤炼、挂职锻炼、专题调研、异地教学等各个关键环节,极大提高了培训质量。笔者多次主持或参与行动学习研究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研究团队灵活运用问卷调查、异地调研、人物专访、专题研讨等各类调查研究方法,并大量穿插使用头脑风暴、团队列名、鱼骨图、SMART目标分析法、六顶思考帽等行动学习工具,对如何在行动学习项目实施过程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问题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决策能力
实践证明,在调研课题选取过程中,运用行动学习工具可以有效激发研究团队成员研讨潜能,提升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研究选题更加精准、对策建议更加务实。在明确选题及设计研究框架的过程中,课题组注重通过集体研讨、群策群力来完善研究方案、丰富研究层次,最大限度地杜绝了“为研究而研究、用惯性思维研究、用个人智慧代替集体研讨”的问题,又进一步丰富了研究层次。以开展“贺州市如何在东融背景下加快发展新经济新业态”专题研究为例,一些研究团队在制定研究计划时,往往会通盘考虑国企改革、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人才引培、区域合作以及园区建设等相关要素,这类研究计划周密、细致,但做出来的研究报告可能并不是为发展新经济新业态“量身打造”的,提出来的对策建议可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事实上,新经济新业态有其新内涵、新标准和新要求,研究过程中要把“新”的关联要素研究透彻,在对策建议中重点聚焦“新”内容,而不是面面俱到、混为一谈,特别是要符合市情,区分清楚哪些是当前能够做或者马上就要做的,哪些可列为中长期规划,这些都可以通过运用行动学习经典工具,在调研计划制定阶段就最大可能地梳理清晰,从而大大提高调研效率。
行动学习最大的优势在于打破条条框框,在“没大没小”的氛围中开展无差别、全方位研讨,使问题越辩越明,最大可能地接近事实。很多时候,看起来复杂无比的问题,只要找到了产生的真正原因,解决起来其实很简单。例如开展全力东融系列专题调研,其实不需要把问题复杂化,只需要找准研究样本,把可行性分析研究透彻,如果可行就可以在一定范围进行先行先试。东融机遇千载难逢、转瞬即逝,特别是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培,更加需要抢抓机遇,特事特办,大开方便之门。对于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过程中暂时看不清、看不透、拿不准的问题,不要急于去“管理”、去“规范”、去“叫停”,更不可轻言“封杀”。
二、科学组建团队,提升协作能力
一个优秀的研究团队是推进行动学习项目的核心要素,也是提高调研质量的重要保障。实践中,研究团队奉行的不是人多力量大的原则,而是根据课题需要来确定人数,以每个小组5—8人比较适宜。这样分配人员,既避免因组员人数偏少造成观点不多、创造性不强的问题,又避免因组员人数太多造成观点表达不充分、创造性不集中的弊端。如笔者2017年参与并主笔的行动学习项目《贺州市打造生态健康产业集群对策研究》,就是通过合理组建“两套人马”来共推项目。这“两套人马”分别是以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委党校、贺州学院为牵头单位的“智库研究小组”,以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文旅局、市旅实集团、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的“业务部门研究小组”。每个小组5—7名成员,这样搭配便于提高调查研究的针对性、理论实践的匹配性、信息互通的便捷性,最终实现项目成果的科学性。
在項目推进过程中,我们注重在提升团队成员调查研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和推动成果转化的能力等方面下工夫,通过旁听市委常委会、组织专题论坛、开展异地培训、常态化举行专题辅导、开展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等方式提升团队整体水平,为打造精品项目奠定基础。在团队20名成员中,有10名学员先后到市区及广东中山、肇庆等地工业(产业)园区挂职锻炼,有2名学员被推荐为贺州市第一、二批宣传思想文化签约人才,真正达到了“既推出了研究成果、又培养了优秀人才”的目的。在研究团队的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要体现相关性。比如2019年市社科联、市委党校、市委政研室联合课题组开展的《释放试点政策红利助推贺州全力东融》研究课题,涉及“多规合一”“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全域旅游和医养结合等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在团队组建过程中注重邀请发改、卫健、民政、文旅等部门的同志参与进来,确保研究成果质量;二是要体现互补性。要注重团队成员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工作阅历的互补性,力求课题研究工作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得到均衡发展、全面突破。比如在开展《汲取湾区先进经验,壮大贺州村集体经济对策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吸纳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具有企业工作背景的相关同志参与研究团队。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何组建研究团队并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作用也是培养领导艺术的关键环节,在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何为行动学习的情况下,要让团队成员真正投入到项目研究中来,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消遣”,需要团队负责人或召集人积极营造一种彼此尊重、彼此坦诚和彼此信任的氛围,让每位成员都感受到自己被认可、被需要、被尊重,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
三、灵活运用工具,提升统筹能力
一项成熟的研究报告应具有一定的深度,经得起实践检验。灵活运用行动学习工具可以另辟蹊径,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而创造性开展工作,提升统筹兼顾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在过程中收获,在过程中成长,这便是掌握并灵活运用行动学习工具的终极目标。对于运用行动学习工具,当前有一种现象,即一些行动学习初涉者在项目启动阶段对于团队列名、头脑风暴、鱼骨图等行动学习方法工具因感到好奇而愿意参与,并能取得不错成效,但随着新鲜劲逐渐消失,便逐渐减少了持续展开互动式探讨的耐性与行动,就想尝试新的方法工具,这是典型的“技巧迷恋”。实际上,很多行动学习经典项目仅需运用头脑風暴法、团体列名法等常规工具,并不复杂。项目推进是有计划、有阶段性的,在哪个阶段哪个环节运用什么工具要统筹把握,不能随意运用。行动学习工具为目的服务,与其多而不透,不如少而精深。行动学习常用的工具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头脑风暴法。项目组在拟订《贺州市打造生态健康产业集群对策研究》项目研究方案的前期,通过头脑分暴法,把贺州在打造生态健康产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再找准最核心的问题。项目组认为,当前贺州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区域间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比如把城市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的地区至少有25个,贺州提出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美丽后花园”的定位,从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上来看是成立的,但如何在大湾区周边城市中脱颖而出,如何放大自己的独特优势,如何让优势资源成为优势产业等都是项目组要通过行动学习,运用调查研究方法来解决。找准了关键问题,项目组对本市三县两区实地调研所掌握的一手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对25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特别是核心支柱产业、竞争优势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了集体研讨,罗列了50多条产业相同点和发展异同点,并列出了10个突破方向,比如如何承接大湾区旅游康养项目、如何科学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土地瓶颈问题、如何系统掌握大湾区相关城市群的旅游消费群体消费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等。
二是团队列名法。头脑风暴法与团队列名法,前者罗列问题,后者归纳问题,是一对承前启后、环环相扣的行动学习工具。团队列名法可以使行动学习项目的研究方向更加清晰、研究逻辑更加严密、研究对象更加具体。项目组对《释放试点政策红利助推贺州全力东融》项目的破题就是运用团队列名法,按照“着力解决相关国家改革试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1—2个关键问题”为研究思路开展专题研究工作。如 “多规合一”试点主要聚焦如何破解“规划打架”的问题、“十三五”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聚焦如何引培服务业项目的问题、全域旅游试点主要聚焦如何避免旅游产业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医养结合试点则聚焦如何构建部门联动机制破解医养两大领域相关业务衔接不畅的问题。
三是鱼骨图法。鱼骨图法在于通过逻辑严密的推理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再反向推理出问题的堵点和痛点,进而达到科学破题的目的。如《全力东融背景下优化园区营商环境的对策研究》项目组在认真学习《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的基础上,运用鱼骨图法对其优化营商环境涉及的改善政务、建设经营、融资、税费、人力资源、通关、信用、法治等8大评估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将全市各产业园区内的民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
在开展调查研究过程中,不能只关注于热闹的形式,要做到“发散与聚焦的辩证统一”,笔者将其归纳为“四大四小”。一是要“确定大方向、设立小目标”。大方向即研究主题,比如东融系列专题研究,所有的研究内容都必须紧扣东融这个大背景;小目标则是要对研究的各版块各要素进行细化分解,找准各自的关键点。二是要“定好小分队、统筹大团队”,即把组员按专业、部门等要素合理分成若干小组,在分配好各自研究任务后,在规定时间里同步统筹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定期运用各种工具开展集体研讨,达到优化方案的目的。三是要“先小圈子转,再大范围跑”,即在开展调查研究过程中要先摸清底数,找准关键问题以及相对应的样本和座标后,再有针对性开展异地调研活动。四是要“先搞小专访、再换大座谈”,即在开展关键人物专访,明确重点、掌握要点、了解难点,做到心中有数的前提下,再到相关部委办局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论证写作观点、多角度补充写作要点、多方面充实写作素材。
四、丰富调研形式,提升执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2]。行动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即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贺州市2019年中青班学员在推进“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发展贺州旅游康养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4个项目过程中,主要通过开展驻点调研、异地调研、挂职锻炼等调研形式,不断地在学习、行动和反思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是开展驻点调研摸清实情。为进一步摸清实情,每个课题组都围绕各自的研究课题制定了详细而缜密的驻地调研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调研内容、人员分工等,分小组对项目涉及到的市发展改革委、行政审批局、大数据发展局、黄姚管委会、姑婆山管委会、黄姚镇、桂岭镇等单位、园区及部分乡镇进行驻点调研,通过访谈、座谈、实地查看、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相关工作的具体做法、存在问题,听取意见建议。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各课题组通过头脑风暴、团队列名法等对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归类和详细分析,进一步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比如“营商组”梳理了影响贺州市园区营商环境涉及园区优惠政策、政务服务、基础设施、人才引进等4方面12个问题,为下一步研究对策奠定了基础。“振兴组”在全市范围内选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好、一般和较差的村屯作为研究样本,深入调研分析差异根源,形成的调研成果数据详实、案例丰富,非常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二是开展异地调研拓宽思路。为引导学员学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市委党校安排中青班学员到深圳市经理进修学院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异地教学和专题调研活动。在课程安排上,学校坚持“理论围绕应用转”的理念,安排了4个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专题教学,适时为课题需要补充知识。同时,还根据课题内容,安排学员到深圳村级集体经济腾飞的典范——南岭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区——前海深港现代化服务合作区、产城融合园区管理创新典范——天安云谷以及贺州市人民政府驻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让学员体验“深圳速度”、体会“深圳精神”、学习“深圳经验”。学员分别提出了“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规划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人才兴贺、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产业振兴是村级集体经济振兴的保证、人才振兴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等学习体会,为进一步推进项目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是开展挂职锻炼寻找对策。挂职锻炼是提高调研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干部成长成才的有效措施。为使学员在不同岗位工作实践中进一步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磨练品行、提升能力,市委党校根据各组研究选题,安排学员分别到东融项目一线、脱贫攻坚一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和调查研究。如振兴组安排在平桂区沙田镇、公会镇、鹅塘镇和羊头镇挂职锻炼;东融先锋组安排在昭平县项目一线、黄姚产业区、黄姚镇挂职锻炼。在挂职锻炼期间,各组带着问题边学习、边实践、边调研、边总结,并充分利用周末时间穿插进行行动学习研讨,对原有的问题、对策等作进一步修改完善,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和总结,使问题发现更加全面、研究方向更加多元、对策建议更加具体。
【参考文献】
[1]游宇明.拉上你的“窗帘”[J].领导文萃,2008(5).
[2]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N].学习时报,2011-11-
23(01).
责任编辑:任淮南
收稿日期:2020-03-02
基金项目:广西“行动学习理论发展工程”课题(LLGC-2020-03)。
作者简介:陈殿余,男,中共贺州市委政研室调研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基层党建、行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