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2020-07-15 01:06刘惠林刘丽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脑出血个性化满意度

刘惠林 刘丽琴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受到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改变,以及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有了明显上升[1]。针对脑出血的治疗,临床并无特效手段,药物维持治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但要想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往往需要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2]。常规护理干预一般以医嘱为中心,患者被动的接受护理干预,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导致护理干预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3]。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显得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恢复[4]。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当前临床疾病治疗是常见的护理手段,在疾病的护理干预中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应用报道并不多见[5]。为进一步理解脑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对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将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展开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4月在我院寻求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进行研究。经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余下50例归入观察组。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1.23±4.58)岁;丘脑出血16例,脑叶出血13例,小脑出血11例,基底节区出血1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1.30±4.61)岁;丘脑出血17例,脑叶出血14例,小脑出血10例,基底节区出血9例。两组各资料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1)符合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6];(2)经头颅CT、MRI等检查确诊;(3)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发病48 h内死亡;(2)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内科疾病;(3)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4)伴有药物严重过敏;(5)临床资料不完善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包括病情、用药、宣教、饮食、心理、并发症等护理和预防工作等。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制定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干预,具体如下:

(1)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构成人员包括主治医师、主管护师、护士长和护士,划分好各自的职责,分配好各自任务,明确各自的责任。各成员对脑出血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从分析和讨论的结果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后续日常护理干预措施依据路径表完成,并在完成的内容后做好标记,每日进行反馈和总结,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补充。

(2)入院第1 d: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微笑面对患者,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拉近同患者之间的距离,帮助患者快速地适应医院环境。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30 min监测1次并详细记录监测情况,在主治医师查房前,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使得患者能够密切配合。

(3)入院2~7 d: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患者的内心疑惑,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出现的心理波动保持高度重视,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抚和疏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以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特别是对于并发症风险系数较高的患者,应指导陪床家属掌握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措施。

(4)入院8~14 d:以患者的病情恢复为依据,结合患者的耐受性,制定相应的康复性训练计划,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训练,并说明和告知康复性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指导行床上和上肢功能锻炼,引导患者实施床上排尿、肌肉松弛等行为训练。

表1 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分)

组别 躯体功能 物质生活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对照组(n=50) 72.15±5.67 71.34±5.58 68.82±4.79 65.40±4.53观察组(n=50) 76.03±6.20 75.41±6.16 73.06±5.83 70.89±5.42 t值 3.265 3.463 3.973 5.496 P值 0.002 0.001 0.000 0.000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5)出院后:叮嘱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将常规性护理干预的内容和措施向患者强化,使其牢记心中并付诸行动中。定期以电话、微信(或QQ)、上门等形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告知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medical out-comes study,MOS)开发的普适性量表SF-36简易生活质量评估表[7],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4项指标,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2)采取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的形式[8],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问卷总分100分,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不足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年龄、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性别、出血部位、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

在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脑出血指的是脑实质内部血管的非自发性出血,发病比较急,致残率和致死较高,不仅会威胁患者的健康,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极易造成患者死亡[9]。针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临床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手段,而康复的关键在于护理措施的实施,科学合理地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改善预后[10]。以往,常规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尽管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因为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往往难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导致临床效果欠佳[11]。如何提升护理干预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脑出血患者的健康恢复。

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常见的护理管理手段,有着广泛地应用范围,受到临床的高度认可,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借助事先制定好的图或表,来对重要功能过程进行控制,通过对横轴和纵轴(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内容)的设计,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有效提升[12-13]。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其最大的特点是个性化,即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治疗情况、病情恢复情况、耐受情况等,制定护理干预内容表并予以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改善,以提高护理干预的质量和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表明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通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获得患者的高度认可,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脑出血个性化满意度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