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开平地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原因分析与对策

2020-07-15 01:06劳玉琳刘艳虹马玉姗吴妙琼陈月柳罗群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开平个体化分类

劳玉琳 刘艳虹 马玉姗 吴妙琼 陈月柳 罗群芳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我国对于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为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4.4~6.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4.4~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2]。我国人口总数占据全球比例较高,2010年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7%,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且逐渐呈现增长趋势[3]。近年来,广东省流行病学报道开平三埠城区中老年人DM患病率较高,且开平地区接诊的患者中,有很多患者存在血糖控制不达标的现象,继而增加了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4-5]。本次研究通过筛选500例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患者,收集相关数据以及资料,分析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一些对策,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开平地区日常糖尿病就诊患者中筛取血糖不达标患者500例,将500例患者进行分类分组,按照不同人群进行分类:(1)性别分类;(2)农村与市区分类;(3)有无工作分类;(4)文盲与受过教育分类;(5)有无并发症分类。根据患者年龄的不同,分为0~14岁儿童组、15~20岁青少年组、21~40岁青壮年组、41~60岁中老年组、>60岁老年组。

诊断标准:纳入研究的500例患者,均为开平地区医院日常糖尿病就诊患者。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6-7]:(1)患者伴有糖尿病症状且任意时段测量血浆葡萄糖水平≥ 11.1 mmol/L(2 000 mg/L);(2)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1 260 mg/L);(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显示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1.1 mmol/L(2 000 mg/L)。血糖控制不达标标准:在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1 260 mg/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0.0 mmol/L(1 800 mg/L)。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4.4~6.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4.4~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500例糖尿病患者均按照2013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8]进行治疗,给予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选择:二甲双胍、α-唐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等。对此500例患者进行跟踪探访,记录患者的生活习惯、对疾病的认知、用药依从性,分析不同人群血糖不达标的真正原因,提出个体化解决的对策。

1.2.2 个体化对策 个体化对策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健康宣教:患者对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取决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又与患者自身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受过教育息息相关。针对此,我们在患者就诊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的文化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采取患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度。(2)饮食干预:大部分患者存在不良饮食习惯,虽有部分患者意识到控制饮食可以降低血糖,但是无法具体量化,盲目控制进食量甚至不吃主食,故而达不到通过饮食干预达到血糖平稳的效果。针对此,我们将糖尿病相关饮食干预知识印发成小手册,小手册上的内容通俗易懂,制定好每日三餐量化细则,让患者作为参考,同时应注明哪些食物不要食用、哪些食物可以多进食。(3)运动干预:让患者知晓运动可以控制体重,提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运动过程中,应根据个人喜好、身体状况及并发症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但是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周至少运动150 min,运动活动以轻中度的有氧运动为主。(4)按医嘱监测血糖:嘱咐患者要定时测量血糖,不能以自身的不适症状作为测量血糖的标准,让患者意识到监测血糖的重要性,每周应做到规律测量血糖,保持规律生活。(5)用药干预: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认为症状好转即为疾病好转,自行停药或者减少药物使用剂量;部分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出现误服、漏服现象;部分患者认为服用药物存在不良反应,“是药三分毒”,担心服用药物后机体存在依赖性,故而用药依从性较差。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医院建立了“糖尿病学校”,每月都会鼓励糖尿病患者前来听课,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知识宣讲,让患者意识到规律用药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此外,针对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或已经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我们联合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血糖控达标。

2 结果

2.1 500例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情况统计

分析500例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原因,按照不同类别,将500例患者分为5类。(1)性别分类:其中男性占比54.8%、女性占比45.2%;(2)农村与市区分类:市区占比58.6%、农村占比41.4%;(3)有无工作分类:有工作占比33.2%、无工作占比66.8%;(4)文盲与受过教育分类:文盲占比3.2%、受过教育占比96.8%;(5)有无并发症分类:无并发症占比26%、有并发症占比74%。见表1。

2.2 500例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原因分析

归纳原因可能为:(1)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较低;(2)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血糖控制失败;(3)单一的生活方式,缺少运动;(4)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无法规律测量血糖,或不按时复诊无法及时调整药物剂量,血糖仍处于较高水平;(5)合并有其他疾病,以致血糖控制不好;(6)不遵从医嘱按时、规律用药,认为药物存在不良反应,用药依从性较差;(7)病程长,家庭经济负担大,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不愿联合或更换胰岛素治疗。为方便列表对比展示,观察表2中的(1)至(7)对应上述归纳原因的(1)至(7)。

3 讨论

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若是血糖控制不达标,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概率大大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9-10]。相关数据表明[11-14]:中国每年在糖尿病管理中投入约1 734亿人民币,用于糖尿病的医疗费用占据中国医疗总费用的13%。所以为了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中,通过收集开平地区500例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患者的数据资料,通过分类、分组的形式反映血糖不达标情况及原因,给予个体化的解决对策,有助于指导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促使血糖控制达标。患者对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取决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针对此,应提升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度,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以及运动干预,嘱咐患者要定时测量血糖,每周应做到规律测量血糖,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知识宣讲,联合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血糖控达标。

表1 500例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情况统计

表2 500例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原因统计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原因较多,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提出一些个体化的解决对策,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的态度,从而提升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

猜你喜欢
开平个体化分类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分类算一算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古镇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