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

2020-07-14 08:58黄艳艺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信息化

【摘要】《车模制作》课程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教学变得更有效,富有弹性。通过线上任务引导,提升学生自我学习和创造性,线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好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  转向系统  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248-02

1.教学分析

1.1教学内容

内容选自《车模制作》课程,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体系中的职业核心课程,也是创新创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汽车相关的原理与结构知识于实践,熟悉团队合作模式,初步具备车模的设计与制作能力。                          1.2学期分析

授课对象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汽车结构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欠缺创新能力、学习主动性和技能应用能力。学生不喜欢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一本教材、一PPT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喜欢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动手为主,辅以新奇的仿真、视频等直观手段的讨论式、开放性学习过程及具体成果(车模)的学习结果;喜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随意、活跃讨论的学习氛围。但欠缺系统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升的能力与习惯。

1.3教学目标

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课程标准的分析,要求学生能够描述汽车转向系统的作用及结构组成,能够分析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学生能根据车模底盘及车架的具体结构、动力布置方式等,设计合适的转向系统;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和自学等能力。

1.4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为车模转向机构的设计,教学难点是在车模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

2.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以“车模转向系统设计”为载体,实施项目式教学,通过设置“课前测试、草图绘制、仿真模拟”等任务进行导学,教师通过“任务驱动、仿真指导、评价总结”等教学方法配合学生的“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共同支撑起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1]。

3.教学实施

3.1课前探究学习

3.2  课中引导学习

3.3  课后拓展

4.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借助网络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便捷延伸,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的方式方法,和对资料的收集整合。此外,学生接触理论知识众多,并未学会运用。通过混合式教学,学生学会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加强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也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2]。

(2)教学手段:以课堂派、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学院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仿真软件等为载体,让学生在课堂以外地灵活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学生按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4)通过小组辩驳形式,学生在相互探讨问难、辩论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庞成立.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1):148-150.

[2]吳健.基于微信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职业教育研究,2018(1):68-74.

作者简介:

黄艳艺(1986-),女,福建漳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汽车维修研究。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