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亮
摘 要 在教学比赛过程中,“以赛促教”几乎成为教师、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共识。但是,“以赛促教”只是教师参加教学比赛的目的之一,并非唯一目的。明确教学比赛的宗旨,回归“以赛促学”的比赛本真,不仅是教师成长的需要、学生进步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教学比赛 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以赛促研
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是教师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磨练,组织教师参赛并取得好成绩,是所有学校都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在教学比赛过程中,“以赛促教”几乎成为教师、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共识。但是,“以赛促教”只是教师参加教学比赛的目的之一,“以赛促学”才是教师参加比赛的宗旨。
一、“以赛促教”对教学比赛的单一导向
“以赛促教”与“以赛促学”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定位与导向却大不相同。把比赛的宗旨定位在“促教”上,忽视“促学”这一关键要素,在备赛及比赛的过程中就易出现与教学规律不符合的现象。
1.备赛时间过长
很多教学比赛都是以年为周期的,各学校为了让本校教师取得好成绩,在本年度教学比赛结束后,就启动下一年度参赛教师的遴选与备赛过程。因而,教师每参加一次教学比赛,备赛时间都要在半年以上。备赛时间过长及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教师参赛的积极性。
2.磨课以学生为道具
备赛过程中少不了磨课,参赛教师在长时间的磨课过程中,同一节课要进行多次演练。演练的过程必须要有学生的配合,因而,部分班级成了教师磨课的道场,学生成了教师备赛的工具。只要参赛教师有需要,学生就要无条件配合教师磨课,学生成了教师教学的配角。
3.比赛时“借生上课”
进入比赛环节,参赛教师都是“借生上课”。在正式比赛前,提前幾小时让参赛教师与学生见面,像排练节目一样,详细告诉学生如何配合教师上课,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好准备。例如提问哪些问题?谁来回答问题?怎么回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与教师互动?等等[1]。
4.比赛注重形式
信息技术是教学的辅助,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按需使用,比赛主办方拟定的评分标准中也有相关要求,但参赛学校及教师个体在对评分标准解读时却出现了偏差。有的学校不惜花费数十万元将参赛教师的课件、视频及相关链接的制作外包给互联网公司。这种注重形式的比赛,造成巨大的教育浪费,却对教师教学能力及学生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5.比赛后缺乏研究
比赛结束后,很少有学校能“以赛促研”“以研促赛”地对各种比赛进行研究。获奖了,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待遇;没获奖,垂头丧气。如果学校安排本年度参赛教师下一年度继续比赛,就再熬一年;如果学校没有安排,比赛这一“片段”就成了过去,很少看到有教师对“比赛”进行课题研究及论文写作。
6.参赛教师间没有交流
参赛教师集中在赛场上,相互之间只是竞争关系。在备赛过程中,相互封闭,没有共享;在比赛过程中,只有博弈,没有交流;在比赛结束后,即使个别参赛教师间有了私人交往,也局限在一般网友层面,很少对教学比赛进行深层次交流。
二、将教学比赛向“以赛促学”回归
“以赛促教”的比赛导向,并没有真正促进教学,很容易让比赛变成表演。即使表演得天衣无缝,最终比赛成绩的好坏与教学质量也未必成正相关。要让赛课回归教育本真,必须转变赛课的定位与宗旨,由“以赛促教”向“以赛促学”回归。
1.减少比赛数量,提高比赛价值
各种比赛数量过多,对常规教学造成很大干扰。参赛教师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每参加一项比赛,都要投入半年多的时间专心致志备赛,严重影响教师其他方面的发展。比赛过多,比赛的功利目的过大,让教育不再安静,让很多参赛教师无法静心教学,对教育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减少比赛数量,以“以赛促学”为宗旨,开展真正对教师发展有用、对学生成长有用、对教育质量提高有用、深受学校及教师欢迎的比赛,切实提高比赛的价值。
2.降低比赛成绩在各项考核中的比重
目前的各项比赛变得那么复杂及熬人,其根本原因是比赛成绩在考核中的比重过大,功利作用特别突出。只要在省赛或国赛中获得一等奖,即使一年不上课,不参加任何教学活动,综合考核成绩都是最好的,拿到的绩效奖也是最高的。比赛,需要用成绩来区分参赛选手之间的差距,让每一个参赛选手通过成绩看到自己的不足,但要适当降低比赛成绩在考核中的比重。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还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比赛获奖的占比以不超过考核总成绩的15%为标准,以此降低参赛的功利目的,让比赛回归应有的教育要义。
3.严肃比赛纪律,让参赛教师的精力不跑偏
非常规的做法,让很多学校及教师把精力及资源用在人际关系的运作中,不仅催生出很多不公平的比赛结果,也让不正之风在教育这块净土上蔓延。比赛主办方要从源头上严肃比赛纪律,在确定评委人选时,要将评委的职业操守放在突出位置。评委人选确定后,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要对评委提出明确的纪律要求,发现违纪现象,不仅要取消该评委及参赛选手的比赛资格,还要取消不公平的比赛成绩,对评委及相关学校进行严肃的纪律处分。
4.采用切合教学实际的比赛形式
很多比赛追求课件制作的精美、教学设备的优良、信息化手段的先进、教师讲授过程的完美、学生活动的新奇、师生配合的默契。经过半年时间的操练,达到在赛场上的熟练程度完美到让自己不留遗憾,让别人找不出问题。这种表演性质的比赛与本真的课堂教学几乎没有任何相通之处。赛课的形式与方法与原生态教学离得太远,就背离了比赛的宗旨。应积极倡导与本真教学相吻合的比赛形式,不搞形式、不玩花样,让教学比赛回归教学本真。
5.探索多元化比赛模式
(1)“流动式”评审,参赛教师用自己学生上课
所有参赛教师集中到赛点学校“借生上课”进行比赛,是无法看出“学”的效果的。这样的比赛模式势必导致参赛教师及评委评审将比赛重点放在“教”的外在形式上。考察真实的“学”的效果,应由目前的“集中评审”改为“分散评审”。评审组严格执行评审标准,以“流动式”评审到每个参赛教师所在学校,让参赛教师在本真的教学环境里,用自己的学生上课。评审组不仅要看参赛教师课上得怎么样,还要在课后对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与研究,将重点放在学生学得怎么样上。
(2)“答辩式”比赛,考察参赛教师的课程理念
所有参赛教师集中到赛点学校,但不应局限在“借生上课”一种比赛模式上,应探讨通过“答辩”考察参赛教师教育理念的比赛模式。在“答辩式”比赛中,让参赛教师针对本章节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进行答辩。基于答辩的开放性及问题的不确定性,更容易比较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及教学基本功。
(3)“跟踪式”评审,重点考察学生进步情况
从一节课、一场答辩,对参赛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难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果将比赛周期拉长,以学期为周期,对参赛教师进行学生进步情况的比较,对教学比赛回归“以赛促学”具有重大意义。当参赛人选确定后,先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及方式对各参赛教师的任教班级进行学习成绩的量化考核。学期末,再用同样的考核标准及方式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业情况进行量化,根据学生学业进步情况,决定参赛教师的比赛成绩。
6.加强参赛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
比赛的目的并非只是单一的获奖,参赛教师之间并非只有竞争关系。相互交流研討,对参赛教师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在比赛开始前,主办方应召开参赛教师会议,让参赛教师相互认识。比赛结束后,召开总结研讨会,让参赛教师针对比赛中的一系列问题相互交流与研讨;创建微信群,让参赛教师保持联系、保持交流,由“以赛促学”向“以赛促研”拓展。
教学比赛,作为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及教师之间展示教学能力的一种教研方式,将是一项长久的存在。明确教学比赛的宗旨,回归“以赛促学”的比赛本真,不仅是教师成长的需要、学生进步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吴维煊,“借生上课”是优课评比的误区[J].教学与管理,2017(07).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