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物质展现,在艺术当中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当中酝酿的结晶。中国画是中华民族艺术当中的璀璨明珠,以我国独特的形式展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着从古到今我国艺术创造者高深的美术早已。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是从我国社会当中吸取的精华,优秀的中国画蕴含了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彰显着我国劳动人民源源不竭的创意、才华,可以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本文将从自然、家国、社会的层面上,对中国艺术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进行详细解读与分析。
关键词:中国艺术;中国画;文化内涵;民族精神
中国画起源于汉代,作为一种具备独特性的艺术形式,中国画的绘画载体是绢、宣纸、帛等,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中国画的绘画题材诸多,有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在中国画创作技巧中,有写实、写意两种手段。中国画艺术创作当中,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社会、政治、文化、哲学等层次的独立见解。中国画的取材来源于生活,在不同时代之下,画作者都能够结合时代特征。彰显出创作的灵感与激情,并创作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画作。通过赏析、推敲中国画艺术作品,便可以详细的针对画作年代、化作时代特征进行诠释,真切的展现出来不同时代、不同处境、不同心态创作者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本文将针对以中国画为例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出中国艺术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1 中国艺術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精神
中国艺术当中深深展现出了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精神,并奠定了感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调。从“象形文字”文化萌芽开始,就奠定了我国文化走向了“形象思维”的道路。与西方形式化思维不同,中华文化艺术更加注重生活的鲜活力、情感的表达、感性思维的流露,所以中国艺术对艺术感悟能力非常强,感性思维倾向严重,先天禀赋艺术能力、人与自然亲和力。
中国艺术的主流所呈现出的内容,是人间性情。在表达人间情感的过程中,中国画格外喜欢利用自然来衬托人的情感,并走向了人与自然亲和方向、并非征服自然。中国画的绘画题材诸多,有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相比西方中世纪大批量描绘神学的绘画作品来说,中国画更加注重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性根源,并不倾向假藉神话、迷信力量。利用山水与人之间的和谐角度,真正让每个人能够在自然、社会、现实中生根,站稳脚跟。
道家的“大人合一”思想与中国艺术的精神内涵相契合,两者相辅相成。中国艺术与哲学精神想渗透,并在艺术作品当中呈现出了具有高深意境的精神情感。苏东坡说的:“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中国山水画,自顾恺之始标志着文人进入画坛,也酿就了中国山水画的诗化特质,诗的特征便是丰富的人文情感与情景交融所从抒发出的特质。例如,著名北宋画家范宽所画的《溪山行旅图》来说,巍峨的山峰,葱笼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绘出雄伟的自然景色;山路间行商的小小驮队又显出了人世间生活的脉搏,自然与人世的生命活动处于和谐之中。中国画当中重视对人类生命特征的展现、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充分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对生命带尊重、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 中国艺术热爱家国、热爱民族的精神
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当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渗透到了中国艺术的各个层次当中。在中华民族不断把发展与进步的历程当中,形成了具备中华民族特色的家国注意情怀,这也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生机活力。从《周易·系辞下》中的“《易》者,其忧患乎”,提出“忧患”一词,到屈原“哀生民之多艰”、曹操的“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归”,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历程当中,都展现出了文人义士对祖国、对家国的精神寄托
中华民族是家国思想,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洗礼中,烙印在了没人的精神归宿中,蕴藏在艺术家情感精神当中。家国精神作为一个永恒的人文话题,无论画家们有着怎样的人生道路、艺术造诣多深,家国是画家们永远的精神归宿。作为寄托情感的一种手段,历代画家们总会用画作的形式去表达自己对家国的热爱。宋代王希孟的书画作品《千里江山图》;清代画家李鮮书画作品《五松图》;傅抱石、潘大寿、李可染等一批20世纪诞生的艺术大师,利用他们精妙笔墨在大千世界当中绘出了热爱家国、热爱祖国的一笔,其书画作品对世世代代的影响颇深,并激励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民族、热爱家国。
无论何时何地,家国情怀都是联系中华儿女的情感线索,中国的自然山水孕育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自古以来,长江就是令绘画家们激动不已的题材。著名画家张大千多年旅居海外,愈到晚年,思乡愈切,泼墨山水画成为他寄托思想情感的途径,《长江万里图》便是著名画家张大千在“卧游”祖国山河时所作。家国情怀是人文情怀最高境界体现,也是一种世世代代烙印在人文精神当中的精髓,蕴含在中国画艺术作品当中的家国情怀,充分展现了中国艺术当中热爱家国、热爱民族的精神。
3 中国艺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历来中华劳动人民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动力,更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根基。无论我国社会经历了怎样的风吹雨打,都无法阻挡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作为炎黄子孙,此种乐观的情感,体现在艺术创作、民俗生活当中,根植在中华艺术体系的长河里。
优秀的艺术是广大群众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艺术所讲究的便是“美”,在中国画当中往往容人了宗教思想,蕴含了深刻的生命智慧与期许。中国画在创作的过程中,作家们会借助绘画作为载体,用具体的绘画物象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并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例如,山水、花鸟等题材当中,往往会借助“梅兰竹菊”等绘画物象来体现作家们对自身品质的标准,在体现植物之美的基础上,对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行劝诫;借助“荷花”寓意清雅、淡薄;借助“牡丹”寓意富贵、美好;借助“群鸟围绕着凤”寓意百鸟朝凤、国泰民安;借助“仙鹤立于松树间”寓意松鹤延年,长命百岁;借助“喜鹊栖息于梅枝”寓意喜鹊登枝、吉祥高照;借助“鸳鸯相互依偎”,象征夫妻恩爱、自头偕老。
客观来说,意识作用于实践。历代书画大家往往会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将画笔作为一种记录社会、记录美好的工具,并升华了对美好生活渴望、期许之情。中国画当中有很多“风俗性山水史画”,都是通过画作者记录社会实况来呈现出不同时代的生活史料,并体现出不同时代入们的实际生活。例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描绘出了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山水、市井图画,一派繁荣的景象,展现出了在繁荣市井下人们生活幸福的场景。切实通过对于生活中物象的感悟,通过绘画的载体来体现“美”,并且借助写意花鸟的形式将對生活的美好期许充分彰显。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画作为中国艺术领域的璀璨明珠,充分呈现出了中国艺术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在未来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下,中国画将会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进步和创新,但是无论中国画怎样发展,都无法脱离中国艺术文化和精神内涵本质。中国画艺术创作者,也应该深入的分析蕴含在中国画当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本质、感知民族精神,在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促进我国艺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展现出中国画的魅力和与时俱进性。
参考文献
[1]杨宇翔.艺术创新与地域文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北中国人物画家的艺术实践与精神价值[J].大众文艺,2019(10):35-37.
[2]张律.浅谈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再发展——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32-33.
[3]夏静.笔墨意蕴达意抒情——从齐白石作品浅析中国画之艺术美感[J].好家长,2018(39):221-221.
[4]王涵琳.中国文化于国画的流传——以《洛神赋图》为例[J].艺术科技,2019(8):135-135.
[5]黄敏.浅谈中国民间艺术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J].艺术评鉴,2017(3):58-60.
[6]李影彬.古代艺术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南阳画像石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2):100-101.
[7]杨春玲.茶文化在中国国画艺术中的体现与传承[J].福建茶叶,2017,39(5):400-401.
作者简介
郭秋月(1983.07-),女,汉族,山东德州人,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美术绘画与群众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