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有效预习策略

2020-07-14 08:45叶建军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有效预习初中语文策略

叶建军

【摘 要】初中语文预习这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常被许多师生所忽视,从而导致语文预习效果极差。初中语文有效预习的目标应直指语文核心素养,内容应立足于教材,检测反馈应有助于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笔者的做法是:增强预习意识,做好预习准备;明确预习目标,搭建内容体系;注重检测反馈,走向深度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预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145-02

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语文教学中师生常忽略预习在教学中的地位。师生预习意识薄弱,预习目标和内容不明确,在预习过程中,教师未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检测反馈,不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使预习和教学脱节,语文预习低效。

有效预习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点,学会质疑,并且将预习情况得以有效反馈给教师。通过有效预习,“以学定教”,走向“深度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对初中语文有效预习要有正确的认识

(一)预习目标应直指核心素养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掌握知识,提升素养的过程。语文有效预习应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因此,教师应科学合理地构建预习内容体系,设置合理的预习任务,进行有效的预习检测。

(二)预习内容应立足于教材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实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工具,教材是多年教育教研探索的成果,其内容体系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核心理念。语文有效预习应将教材作为构建预习内容体系的依据,以求全面而有序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预习内容的确定应遵从“一课一得”的原则

语文教材有科学而有序的体系,每一学段、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都有不同的素养侧重点。教师在确定预习内容时应当依据部编版教材的编排序列,根据教材内容设置预习任务及恰当的预习路径,让学生在素养提升的过程中扎实前行[1]。

(四)预习反馈检测应有助于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预习检测是对学生预习成果的评判,它能反馈真实的学情。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样而有效的预习检测手段,全面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已知与未知,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与不疑,并在学生提出的各种疑惑中发现问题,深入分析,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及策略,以带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以预习的高效奠定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初中语文有效预习的策略

(一)增强预习意识,做好预习准备

首先组织家长和学生召开“初中语文有效预习”动员大会,引导家长和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能够主动预习、自觉预习,家长能够勤督促孩子预习,多指导孩子预习,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明确预习目标,搭建内容体系

预习内容的确定,对学生预习效果及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在确定预习内容的环节,要突出重点,一课一得,科学合理地确定预习内容,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逐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1.整合教材,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预习内容的确定应直指语文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实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在确定预习内容时,要整合教材,借助教材的辅助体系,如教学建议、单元说明、课后练习、自读提示等,合理确定预习内容。要科学、有序地确定预习内容,让预习内容的指向性更明确,为学生深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注重学思结合,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在确定预习内容时,既要有文本知识性问题的落实,也要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更要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抓住重点,将文章重点列入预习内容[2]。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预习阶段,既掌握了浅层次的知识点,也对重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也可以让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质疑”,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从而真正帮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让课堂变得高效。

(三)注重检测反馈,走向深度学习

预习的“检测”是对预习成果的评判,而“反馈”则是用这些预习成果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预习的“检测”与“反馈”反映了真实的学情,影响着教师的教学重点,也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注重预习的“检测”与“反馈”,是预习高效化的重要保障,是师生走向深度学习的必经环节,是实现“以学定教”教学构想的关键[3]。

1.分类检测,反馈“未知和质疑”

“汉字常识”“文学文化常识”“文体知识”等知识类预习成果可采用量化检测的方式。口头或书面呈现检测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检测,而后让学生记录下未知或陌生的知识点以供进一步学习与识记。

“内容感悟”“课外阅读拓展”“文本质疑”等非量化预习成果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检测形式。让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悟”或“疑”,然后共同探讨,互相答疑,最后,得出结论或提出无法解决的疑惑。

2.“群学”讨论,生成教学内容

经预习检测后,每一学习小组都能生成小组的“未知和质疑”记录清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梳理、整合,以生成可待深入学习的教学内容。

3.“以学定教”,确定教学方法

适合深度学习的教学内容生成于讨论与展示之中,是集体舍异存同的结果,其含义和形式皆是多样的。相应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匹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提高深度学习质量的关键。在教学内容的产生过程中,教师需对学情进行分析,而后根据学情来确定与之相合的教学方法[4]。

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预习的核心目标,以初中语文教材为安排预习内容体系的依据,以“以学定教”“走向深层学习”为预习反馈的导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样语文预习就能变得高效,就能真正提高語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勇静.初中语文预习学案有效设计和使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2]汪生萍.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3).

[3]陈冬间.教学目标导引下的阅读教学预习作业设计[J].课程教学研究,2015(3).

[4]冯雯,王丽莹.部编版初中语文预习有效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6).

猜你喜欢
有效预习初中语文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策略应用初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