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玲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数学基础知识形成的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数学思维发展而构成的一种本身所能拥有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有利于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与传统数学教学不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学不应以考试为目的,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质和能力,提升其综合数学水平,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深刻而敏锐的思维方法,并能将这种思維方法延伸至生活,进而形成个人专属的理性力量。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际出发,探索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一、结合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不可否认的是,相比起初中数学,高中数学内容繁复且较难,给学生学习造成了障碍,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课堂内容给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构建趣味性的知识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高中数学教材内容里包含了较多的理性知识,教师在上课前可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这些理性知识融合进去,并由简及难地给其设计情境,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逐步地给其导入课堂内容。
其次,教师可结合情境设置一些问题,在上课时以问题来推动情境的发展,同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主动思考,进而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如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一课教学时,在上课前教师要搜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并将其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图片整理出来。在上课时教师可先从投影的概念给学生讲起,并结合阳光下的影子来让学生深刻理解。然后教学可拿出投影仪对课堂上不同形状的东西进行投影,如粉笔盒、粉笔、板擦、帽子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利用问题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推动情境发展,如可询问学生从左边看帽子的形状是什么? 鼓励学生画草图。在学生画出来后,教师再结合投影仪进行投影验证,也可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呈现图片,从而能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理性认识,在激发其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内容给学生创设趣味性情境,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能力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能力品质。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有效教学策略来提升其探究性思维,进而完成核心素养教学要求。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上课时把课堂的主动权和空间交给学生,结合课堂内容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机会和探究机会,从而能提升其探究水平。
其次,由于学生毕竟缺乏经验和缜密的逻辑思维,因此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予以学生一些提示,适当地引领其找准切入点,从而也培养其探究性思维。如在《直线、平面的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课教学时,教师要着重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要注意把控课程进度。在上课时教师可先从空间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给学生导入课堂内容,逐步地给学生渗透直线和平面的垂直关系以及判定定理。在学生有了大致的理解后,教师可让学生去试着证明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判定定理。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其通常会遇到一些思维障碍,对此教师要及时地予以提示,如可引领学生实际想象和画草图理解,要证明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垂直,可以先证明一条直线垂直另一条直线所在的平面,那么就可以证明这两条直线垂直等,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给其一些关键提示,但课堂教学进度和主动权要交给学生,从而来培养其探究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能有效地发展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力。
三、梳理解题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新课标背景下的重要教学要求,也是学校的重点培养目标。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实际着手,引领学生梳理解题过程,不断地优化解题流程,并鼓励学生创新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可在课堂上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针对某一类型的习题进行讨论分析,梳理解题过程,并尽量地将其简化。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解题方法,能针对题型提出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简化解题步骤,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和意识。
四、联系实际生活,提升学生应用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实际应用,并在生活中能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而这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最终要求。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从而有效地发展核心素养能力。一方面,教师在平时讲课时要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并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去解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让学生考虑实际,结合实际情况给其渗透多种解析方法,从而提高其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如在《定积分的简单应用》一课教学时,在上课时教师就要联系实际生活来授课,可针对一些生活问题或者现象提问学生,如一只白炽灯泡的体积如何计算,有的学生会立即说出可倒满水,然后运用量筒来计量。对此教师要先给予鼓励,但同时提出新的问题: 水对灯泡是否有伤害或者没有量筒怎么办? 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教师可适时地提出定积分的概念,并利用定积分帮助学生算出灯泡的体积。同时教师也可从实验误差、无规则曲面面积等多方面给学生渗透定积分的实际应用,进而在加深学生对定积分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其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能有效地提高其知识运用水平。
七、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发展的最终方向,也是实现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基本途径。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制订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全面思考和分析,不断地优化教学模式,进而在真正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同时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J].学周刊,2020-04-01
[2]严发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探究及实践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9-12-11
[3]肖凌戆.高中数学“优效教学”的十年探索[J].中国数学教育,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