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路径探析

2020-07-14 10:12艾想龚雪
文存阅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资助育人

艾想 龚雪

摘要:资助是育人的途径,育人是资助的目的,资助、育人,二者要紧密结合,不可分割。资助育人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资助育人工作,也是精准扶贫在教育领域的要求。所以,高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崇高。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还存在重资助,轻育人;资助育人主体单一;资助育人形式单一等问题。“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迈向更高水平指明了方向。本文旨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探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资助;育人;三全育人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三全育人”理念,对高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1.重经济资助,轻全方位育人

资助是手段,不是结果,资助工作关系到教育公平、贫困学生的利益。各高校都十分重视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从资助体系构建、资助政策宣传、贫困生认定、助学金发放、投诉通道宣传等环节都形成了规范、完整的办法,保证了资助工作的圆满完成。但助学金发放到学生手中,不应该是资助工作的结束。无投诉无举报,也不应该成为衡量资助育人工作实效的唯一指标。停留在经济资助发放到学生手中,是学校当前存在的问题。贫困学生的全方位教育还需要同步跟上。

2.資助育人主体单一,未能形成合力

当前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主要依靠辅导员以及班级同学,来配合完成。育人主体单一,力量单薄,资助育人工作需要高校更多的力量参与,协同育人,形成合力。

3.资助育人形式单一,缺乏系统规划

由于资助工作涉及学生多、环节多、工作量大,依靠辅导员等老师圆满完成资助工作已是不易。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多是采用班会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诚信教育、金融知识教育等宣讲教育,缺乏对贫困学生教育培养的系统规划来保证育人质量。

二、“三全育人”的内涵

“全员育人”是对育人主体的要求,指人人都要有育人的意识。高校的“全员育人”主要是指高校的员工都是育人的主体,都要承担育人的责任,要相互融合,凝聚育人合力。

“全程育人”是对时间的要求,是指育人要融入到大学生涯各个阶段和成长的全过程中。要根据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促进学生成长进步。

“全方位育人”是对空间的要求,是指育人面要广,要涉及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中,促进学生全方位提高。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现路径

1.全员参与、协同育人

做好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广泛动员,全员参与,打造好的机关,好的队伍,好的作风,好的管理,好的服务。高校要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增加资助育人内容供给,把启发式的“隐性教育”和完善的“显性资助”相结合。辅导员要做好资助政策宣讲、资助工作开展、贫困生数据库建设、贫困学生教育;专业课教师要将爱国奋斗精神、诚信感恩意识、金融法律常识与专业教育融合,引导学生树立自强意识,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心理中心要做好贫困学生心理帮扶;招生部门要做好新生的资助政策宣传、资助政策资料邮寄;后勤部门要做好贫困学生物质资助、后勤保障;财务处要保障助学金发放及时,学费减免等工作落实快;就业部门要做好就业补助、就业信息推送、就业岗位推荐,精准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学工部、团委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贫困生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各部门要协同育人,全员参与,形成育人合力,提升育人实效。

2.有的放矢,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要求要根据规律将资助育人落实到大学生涯各个阶段和成长的全过程中,每个阶段各有侧重,针对性的开展教育。除了全过程的经济资助以外,学生入学之初,学校要注重资助体系的介绍、资助政策的宣讲,做好动态贫困生库的建设,帮助贫困的学生做好大学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心理疏导;对大二、大三的学生,要注重价值观的引领、技能培养、心理建设、学业帮扶、综合能力提升、突发情况干预,帮助贫困学生向优秀学生转变;对于毕业班的学生,要注重成才观、就业观的引导,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在学生参加升学、就业、创业培训上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去祖国需要的岗位上去,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在学生在校的每一个阶段,各有侧重,实现全程育人。

3.科学施策,全方位育人

对贫困生的帮助,要将要“扶困”与“扶志”,“扶困”与“扶智”结合起来,建立“物质资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全方位育人机制。在物质资助方面,除了国家助学金,还要争取社会力量,校友资源,学校设立专项资助经费,构建完善的奖助体系。在道德浸润方面,要利用第一、第二课堂,主题宣讲,典型激励,朋辈帮扶,励志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自立自强,感恩奉献,实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目标。在能力拓展方面,要鼓励贫困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参加学科竞赛,参与学生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在精神激励方面,要将日常教育与典型激励结合起来,帮助贫困学生建立信心,树立爱国奋斗精神。在贫困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科学施策,构建全面提升的全方位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王俐,王前.“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9(05):60-64.

[2]阮晓芳,向维娜.“三全育人”模式引导下的高校资助工作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9(22):26.

作者简介:

艾想(1992年—)男,汉族,湖北十堰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资助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