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摘要: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应用与推进过程中,我国各大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变革,尤其在会计核算、预算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高校而言,如何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与升级,是其取得长效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新政府会计制度为背景,研究高校改进和优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模式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应用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自新政府会计制度颁布和落实以来,我国各大高校在会计核算、报表编制以及收入确认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从核算方式来说,高校以前所采用的预算报表编制往往是以“先编制,再将收支纳入明细账目”的方法,而预算报表的编制也通常是基于当期年度业务规划。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下,“双重平行记账”的模式逐渐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它不仅要求相关人员针对财务和预算进行平行记账,还要求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的方式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将会计要素设置为资产、净资产、收入、负债和费用。而预算会计则需要采取“收付实现制”的记账方式,并全面涉及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等三个会计要素,对高校的一切经济事务进行全面核算。从报表编制层面来说,高校的年度报表编制形式发生很大改变,从传统的“单报告”模式向“双报告”的模式转变,即需要财务人员同时编制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在双报告管理体系下,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质量,并为高校的经济决策提供信息基础。从财务管理信息科目设置层面来说,在新制度实施以后,固有的财务管理系统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会计核算工作,新制度对高校的基础核算、报表编制、固定资产处理、收支差异核算、净资产变动核算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这需要高校及时升级系统,并依照政策规定合理设置会计科目[1]。在不断推进新制度的过程中,规范了高校的会计核算口径,大大提升了财务管理效率。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自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为尽快实现新旧制度的衔接,已经对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了改革,但在实际管理和操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基层人员对新制度的应用缺乏重视。基于新制度与新政策,我国高校已经更新了会计处理工作的范围、流程以及方法。实际上,新制度不仅关系到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还涉及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等活动的方方面面,如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及绩效评价都需要全员参与。但大部分高校对新制度的贯彻执行仅局限于财务管理部门和会计核算岗位,缺乏教务处、科研、资产管理、基建管理、合同管理等部门的全力配合,影响了新旧制度的衔接和深入执行。同时,由于新政策改革内容较多,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相关政策熟悉程度不高,可能导致在会计处理及会计科目设置等方面操作失误,影响高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其次,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有待更新。在新制度下,高校需要对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实行“平行记账”的同时,还需要分别编制会计核算报表,如果仍旧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会影响报表编制的效率。如何基于政策要求,满足自身管理需求,搭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完成数据迁移工作,是高校在新制度改革下面临的难题[2]。
最后,高校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地对高校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强化了会计功能,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满足预算管理、费用报销等基本职能,还要发挥对业务及决策的指导作用,尤其在资产计提分摊、资产清查部署等工作都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自主判断能力,这给会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新制度的落实与推进使会计人员工作压力增大,如果缺乏自主学习动力,将无法及时有效地适应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工作的要求。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应策略
1.更新财务管理制度
在新旧制度过渡与衔接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转变内部人员的思想意识,通过下发文件、组织基层人员培训等方式,让高校各层级及部门人员都能够了解到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基于新制度要求不断完善和更新财务管理制度,构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平行管理体系,结合高校运转现状(如资产状况、债务结构、在建项目、成本费用等)对财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重新定义。同时,在内部控制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高校应当建立预算经费审批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业务费用报销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考核管理方案等,为高校的一切经济决策和业务活动提供制度保障。此外,面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行,高校要重点培养会计人才,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不仅要保证会计人员深入了解政策内容、熟悉财务管理流程,还要推进财务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型升级,发挥管理会计在业务和决策等环节的指导作用,提升财务一体化能力,发挥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2.建立新的会计账套
依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结合会计科目适用范围,建立新的会计账套并更新会计科目,是高校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将原始账套的科目余额对应到新的系统中,转为新会计科目。例如,账目累计盈余=事业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对高校会计核算时期内所发生的交易往来账目进行分析,按类别区分和录入预算项目、财政拨款项目、科研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明细科目[3]。在新账套建立、应用过程中,高校要在财务管理系统中设置自动触发双分录功能,在预算会计科目下设置二级科目,包括资金来源、预算类型、结转结余属性等,并将预算会计科目与财务会计科目在属性的区别下一一对应,明确财务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在既定时间内,系统会依据初始设置格式自动生成差异化财务报表,不仅能提升财务管理效率,还能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量。充分借助信息系统,建立会计核算模块与预算管理模块之间的协调管理机制,发挥财务数据的分析功能,调整预算执行进程,促进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结合。
3.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应用
实际上,高校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就是财政资金,因而高校应发挥预算绩效评价的资源调配功能,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预算收支要坚持多元化收入、开源节流的基本原则,预算支出要保证主次有序、兼顾重点、量力而行,積极推进预算工作改革。同时,将全部预算收支纳入绩效管理范围内,编制合理的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并兼顾高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客观公正地考核各预算项目的实施成效。以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依据,合理配置财政资金、固定资产以及人力资源,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社会、经济效益更高的科研项目中,发挥预算绩效评价的调节统筹作用。
4.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
高校应充分借助新政策实施契机,将信息化建设纳入预算收支管理范畴,搭建完善的财务信息共享平台,更好地满足政策要求。将会计核算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教务处、图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基建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纪检监察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等功能模块进行端口对接,实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高度共享与融合,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例如,财务与科研系统的对接能够实现科研项目与科研费用核算科目之间一一对应,发挥财务对科研项目支出的引导作用;财务管理与教务处双方信息的流动能够实现学籍管理内容与学费金额之间一一对应,保证信息查询与核算的精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应用下,我国高校应当尽快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从制度更新、系统设置、预算绩效考核、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娟.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优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9(21).
[2]王国平,徐冰,王勇.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转型分析[J].教育财会研究,2019(3).
[3]叶芷杉.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当代会计,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