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
【摘要】从我国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职业教育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且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近年来企业也提高了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但是从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使得教师产生较大的困惑,因此在中职院校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成为广大教师教学的难点。文章先是简单阐述了中职生“工匠精神”培养所存在的困惑,紧接着提出了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思路。
【关键词】中职生 工匠精神 困惑 解决思路
【课题】本文系酒泉市2019年全市职业教育专项课题,课题名称: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235-01
当前社会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手工匠人也逐步淡出我们的视野。实际上并非如此,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即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这些都与实践操作技能很强的能工巧匠以及具有丰富知识的科学专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1]。从大国工匠衍生出来的工匠精神属于一种职业精神,其对社会的进步以及我国的建设都起到無法忽视的作用。科技,在中职院校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学生道德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毕业后更好的服务社会。
一、中职生“工匠精神”培养所存在的困惑
1.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中职院校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且传统教育中一直推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同时,当代教育者对重复性学习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提倡的是创新,却没有意识到反复性的练习也能锻炼学生,让其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也是卓越与创新的基本保障。中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开展具体的活动与社会服务途径给社会宣传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与必要性,通过中高职教育衔接等途径呼吁教育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缺乏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目前,影响中职培养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就是技能之上[2]。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基本上都是以解决学生眼前就业以及首岗适应性的问题,使得学生缺乏生命个性,自我创新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因此也就无法适应职业变动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且学生的个体精神也很难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精神提高人生的境界。中职教师应坚持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工匠精神。
3.缺乏培养工匠精神的制度环境
培养精益求精、消费之上等工匠精神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发展智能制造的关键。假若在缺乏制度保障的基础上要求人们具有工匠精神,最终就会沦为道德说教。工匠精神生根发芽也需要外在的土壤,但当前我国并没有与培养工匠精神有关的制度,因此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总结,深入探索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培养途径。
二、中职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解决思路
1.建设与工匠精神有关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也可以直接突出学校的文化特征,这也是其与其他学校的最大区别。校园文化也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提高教师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打造工匠精神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合理利用校园广播播报与工匠精神有关的新闻。校园广播也是学校传播时事新闻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给学生播放能工巧匠的事迹或工匠新闻的精神。学生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长期下去也会受到工匠精神的影响, 最终也能在实际的行动中体现这些工匠精神。另一方面,由学生自主组织学校社团活动,其可以作为第二课堂的补充,这样也能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社会性也是工匠精神的主要性质,社团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这也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其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磨练,从而提高自身的团队精神与工匠精神。
2.强化校企合作的规范作用
职业院校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要想培养出更多得到社会与企业认可的学生,应以社会的需要与企业的需求为主[3]。要想培养更多企业急需的人才必须要强化校企合作,让学生能接受更多的工艺标准与技术发展要求,这样才能更新学生的技能,从而制定出订单式人才。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大力度与校企合作,将教学资源与企业的生产优势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技之长,又能让学生的职业素养、技能发展等于社会以及企业的发展要求相符合,因此必须要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行动与思想,为学生日后的训练、学习等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与技术基础,为其日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校企合作的方式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企业的生产模式、技术要求等引入学校,建立模拟车间或者是在校建立车间;引入高级技术人才,让其到校教学,让学生受到感染。如此才能更好的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思想与灵魂中。另一种是建立稳定、长期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在训练后进入实习基地中,并由企业在学生实习期中对其进行锻炼与塑造,提升其技术,培养其良好的“工匠精神”。
3.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这也是目前我国企业最短缺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企业应以鼓励与激发学生创新的上进心,给学生足够的机会。目前我国处于大力提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中职学校可以与其他职业院校或者是企业合作,在学校设计“创客中心”或者其他的基地,吸纳学校毕业生[4]。按照国家政策给学生提供更多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吸引更多技术与企业进入学校的基地中,为学生建设技术创新、创业实习等综合基地。除了要尽职、勤恳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参加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通过创新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的等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才能让中国制造朝着更加优质的方向发展,因而必须从现在做起,学好基础、勇敢创新、如此才能厚积薄发,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这样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结束语
总之,工匠精神也是时代发出的主要号召,同时也是中职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还是打造技能强国的必然结果。中职学生应积极相应国家的要求与号召,努力践行工匠精神,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法规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打造工匠型学生,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校与学生共同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磊.中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途径分析[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6(3):59-62.
[2]陈军.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径研究[J].文存阅刊, 2018(18):180.
[3]李美菊.中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9(16):155-156.
[4]王立平.工匠精神与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