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莹莹
【摘要】在当前特殊教育倡导“康教一体”、“融合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培智学校要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实际需要,构建以自闭症儿童发展为主导,以小组训练课程、工作时间课程和多元融合课程相结合的“三课一体”课程模式,通过融合与个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切实提升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效果,使他们今后能够回归主流、独立生活。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 课程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202-02
一、自闭症儿童“三课一体”课程建设缘起
我校是一所以招收智障儿童为主的培智学校,同时兼收自闭症、脑瘫、多重障碍等残障儿童。近年来, 随着自闭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我校招收的自闭症学生人数也在逐年递增。起初,学校按照自闭症儿童的生理年龄将他们安置到相应的智障儿童班级之中进行随班集体教学。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不断的实践,我们发现仅仅从个训或智障儿童一般性课程出发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育康复并不能满足自闭症儿童的发展需要,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学校便开启了以自闭症儿童发展为主导、个体训练、小组教学和融合教育相结合的自闭症“三课一体”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二、自闭症儿童“三课一体”课程的架构
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我们完成自闭症儿童“三课一体”课程的架构,三课即为学生设置三种课程:基于智力障碍共性特点的小组课程、基于自闭症学生个体特点的个人课程和基于自闭症学生共性特点的融合性课程。具体如下:
(一)小组训练课程
由于自闭症儿童注意力分散、注意范围狭窄,极易产生情绪行为问题,因此我们开发了以认知与思维、运动与感知、语言与沟通、艺术治疗为主的小组训练课程,引导自闭症儿童在小组学习中提升专注力、控制情绪行为,逐步建立学习意识和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升沟通交往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课程设置一般为一周6到8节。
(二)多元融合课程
融合是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根据自闭症儿童的需要,构建了多元融合课程。即,一是将自闭症儿童置于普通培智班级中进行融合教学,培养自闭症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沟通意识,从而提高沟通交往能力;二是将自闭症儿童置于真实的社区环境中进行社区融合,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课程设置一般为一周3到4节。
(三)工作时间课程
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语言、动作以及自我照顾能力差异较大,导致其不同的缺陷在小组课和融合课之中都无法得到相应的教育康复。因此,我们根据每个自闭症儿童的不同教育需求,开设了工作时间课程,即:根据学生的需求布置个别化的训练任务,通过结构化教学一对一对自闭症儿童的缺陷进行补偿教育。课程设置一般为一周5到6节,训练内容主要为学生当天或近期未掌握的教育康复内容。
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中,这三种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着教育康复的主要作用。
三、自闭症儿童“三课一体”课程的实施
(一)以评估为出发点,为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由于自闭症儿童个体差异性较大,在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为每个自闭症儿童都建立了详细的个人评估档案。通过阶段跟踪、观察和记录等多种方式,对自闭症儿童从认知、情绪、运动、智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设计课程实施方案,做到“一人一案”,从而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二)以多元化教学内容为依托,为课程实施注入内涵
“三课一体”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程内容的选择。根据课程体系,学校开发了动作训练、思维与认知训練、语言与沟通训练、知觉与动作训练、生活自理、艺术治疗、融合活动等内容的多元化自闭症教育康复课程内容体系,使自闭症课程的实施有的放矢,促使学生在体能、专注力、认知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三)以结构化教学为中心,为课程实施提供支持
在“三课一体”课程的实施中,我们采用结构化教学的教学方法展开教育训练活动。它主要通过物理环境结构化、作息时间结构化、工作制度结构化和视觉提示结构化等四种组织所构成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视觉提示,引导学生学习听指令、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个人工作系统和习惯,为他们今后独立生活、融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四、反思与建议
在“三课一体”课程模式的建设与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将自闭症儿童仅仅安置在特殊儿童群体中学习、生活导致他们缺少了正常沟通的“场”,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较为缓慢;二是在课程实施中仅仅单一的使用结构化教学并不能满足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需要。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还应注重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小学的融合教育以及教育训练方法的多样化,这样才能使自闭症儿童真正受益,回归主流。
参考文献:
[1]徐柳琴.低学段自闭症学生“三课一体”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10):35
[2]卢雪萍.培智学校自闭症学生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特殊教育,2016(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