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提升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已然已成为了小学生语文教育的重要战略。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是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的先天性优势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从而促使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得以显著提升。
【关键词】语文课堂 小学生 传统文化素养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051-01
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对人民的重要意义,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对语文课堂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存有的先天性优势做了重要说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天性优势,从教学的点滴中渗透传统文化精髓,从而促使学生在习得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并逐步内化为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扎实语言文字基础,为深入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奠定良好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通过语言文字得以传承的,同时语言文字也是国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提升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致力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通过识字教学让学生掌握自主识字的本领,并不断地扩展学生的识字量和词汇量,从而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这样才能为更好地学习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存留着深刻的历史痕迹,其中有许多生僻字,这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设置了不小的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教会学生运用字典、工具书来自学识字当成了教学的首要任务,这样,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遇到生僻字就可以通过查字典、拼拼音的方式去读准字音,理解字义,从而真正理解传统文化所要表达的含义。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将学习中遇到的生字词,特别是有着古今不同含义的字词摘抄下来,通过不断的积累促使学生的识字量得以不断增加。再次,我还有意识地将学习到的成语、俗语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典故讲给学生听,使得学生在增加词汇量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二、利用晨读诵读经典,从点滴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发展,其之博大和精深超乎想象,其中典籍众多,内容亦是或浅显易懂,或深奥晦涩。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使得其理解能力尚有不足,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适合小学生去阅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精选那些适合小学生朗读的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晨读时间来带领学生诵读经典,将传统文化精髓和思想一点点地渗透进学生的心中,从而促使学生既培养了诵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又能够从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例如,我利用晨读时间来带领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适合小学生诵读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有许多,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孝敬》、《孟子》、《老子》、《笠翁对韵》等,我带领学生边读边学习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如《孟子》中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给学生要尊老爱幼,《老子》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则教给学生看问题要存辩证的观点,美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美和丑之说,学习也是一样。而《笠翁对韵》更是学生学习的优秀文本,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传统文化中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内容更是上涉天文下通地理,神话典故多得数不胜数,在诵读的过程中便带领学生穿越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隧道,领略了古代文人无穷的智慧。这样,我利用晨读时间来带领学生诵读经典,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滲透进学习的点滴之中,从而促使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开展特色实践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化为个人品行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庞杂,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方式亦是多种多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喜爱表演、游戏、歌谣等这一特点,来精心设计并组织学生开展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趣味十足的活动中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将这些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并内化为个人的良好品行。
例如,《守株待兔》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文中用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想不劳而获是行不通的”深奥道理。在学习时,我为了让学生深刻明白这一道理,组织学生开展了“不劳而获行不行”的辩论赛。在辩论中,我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让各方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得文章的思想主旨深入人心。除此之外,我还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组织学生开展“我讲传统节日故事”、“传统文化讲坛”、“传统思想入社区”等特色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下积极准备丰富的与节日有关的传统典故在课堂上进行演讲、知识竞赛等,并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宣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思想。这样,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特色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继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将学到的文化精髓和深刻思想内化为了自己的言行,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行,实现了在语文课堂上传播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
总而言之,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件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间就可以促成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将传播传统文化工作当成是一场持久战来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有步骤、成系统地渗透进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更为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使得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得以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丁卫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2).
[2]王长静.加强传统文化渗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快乐阅读,2016(20).